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酸分枝杆菌的染色镜检是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最古老、最廉价、快速简便而且特异性很高的一种诊断方法。常用的涂片方法有直接涂片和漂浮集菌涂片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亦有其不足之处。为了了解两法的差异,我们对100份临床标本分别用两法进行了对照.结果直接涂片法的阳性率为33%,漂浮集菌法的阳性率为54%.下面就两种 相似文献
2.
抗酸分枝杆菌的染色镜检是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最古老、最廉价、快速简便而且特异性很高的一种诊断方法.常用的涂片方法有直接涂片和漂浮集菌涂片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亦有其不足之处.为了了解两法的差异,我们对100份临床标本分别用两法进行了对照,结果直接涂片法的阳性率为33%,漂浮集菌法的阳性率为54%,下面就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比较出直接涂片法与浓缩集菌法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操作简单、阳性率高,更有利于辅助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方法:选择27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分别采用浓缩集菌法和直接涂片法染色两种方法查找抗酸杆菌,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浓缩集菌法和直接涂片法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0.1%和3.2%。结论:浓缩集菌法涂片染色找结核分支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找抗酸结核杆菌法。 相似文献
4.
液基集菌法能提高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液基集菌法抗酸杆菌(AFB)阳性检出率.方法 同时采用液基集菌法和常规涂片镜检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2月共1 066份痰标本进行AFB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液基集菌法阳性率为31.4%,常规涂片镜检法为12.6%.结论 通过两种方法比较分析,液基集菌法可提高AFB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结核病人中抗酸杆菌测定的两种方法 ,痰涂片方法和血清金标免疫斑点法。方法 :检测了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检测 2 5例标本中 ,涂片法阳性率为 5 6 % ,金标免疫斑点法为 2 4 % ,可见涂片法明显高于金标免疫斑点法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究溶痰液涂片法在痰液的抗酸杆菌检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于该院检验科痰液检查者的痰标本共计1100份,将每一份样本同时进行直接涂片法和溶痰液涂片法来检测痰标本中的抗酸杆菌,检测两种方法对抗酸杆菌的阳性检测率。结果溶痰液涂片法的阳性率为3.09%,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为1.3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各种痰液的检出率和阳性等级都高于直接涂片法。结论在结核病的抗酸杆菌的检测方法中,溶痰液涂片法阳性检测率明显优于直接涂片法,可以作为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和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室间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适合本地实际的痰涂片室间质控新模式。方法 以新登记肺结核病人痰涂片为质控重点,在县级实验室之间,开展双盲初级室间质控,市级参比室进行终级质控考核。结果 在不增加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县质控覆盖率可达100%,每年约有60%新登记肺结核病人痰涂片置于质量监控之下。镜下阳性符合率从双级质控实施前的99.6%~100%下降至96.1%~98.5%,阴性符合率98.2%~100%下降至97.5%~98.8%。结论 采用现场评价及双盲法实施县级间室间质控,是切实可行的直接和间接两种督导方式,可有效的扩大质控范围和质控频率,有助于县级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两级双重室间质控使质量控制程序更趋完善,可切实发挥痰检质控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临床资料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2002-06/2003-05结核病细菌学实验痰标本6588份,其中初诊患者痰标本3795份,确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2793份.采用萋-尼氏抗酸染色方法,按照<结核病细菌学操作规程>操作,以日本OLYMPUS显微镜,油镜100×,目镜16×.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性质痰液标本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差异。方法用抗酸染色液对患者痰液染色后涂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不同性质痰液抗酸杆菌检出率各有不同,血性痰和脓性痰抗酸杆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黏液性痰的检出率(均P〈0.01)。结论痰液标本检测抗酸杆菌时,建议患者留取脓性或血性痰,以确保抗酸杆菌检出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痰抗酸染色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58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抗酸染色涂片法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458例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160例,阳性率34.9%;结核菌培养阳性223例,阳性率48.7%;其中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阳性150例,阳性率32.8%;痰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结核菌培养阴性10例,阳性率2.2%;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结核菌培养阳性73例,阳性率15.9%;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阴性225例.结论:痰快速结核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但不能过分依赖仪器,应对可疑标本做好涂片验证.抗酸染色报告时间短,价格低廉,两种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相互弥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提高血涂片细胞形态和颜色以及持久性的制作方法。方法:实验从染色冲洗的环节进行改良,采用蒸馏水(纯净水)取代自来水。结果:血涂片用Wright-Giemsa染色、蒸馏水(纯净水)冲洗的方法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较清晰,层次分明,不易褪色,保存和使用时间较长。结论:该方法提高了血涂片染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杨秀军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8,21(1):6-7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疾病。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等多种途径感染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目前的结核病病人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控制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是我国目前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大力加强对结核病的诊断学研究。实验室诊断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痰涂片两种染色方法对肺结核病人发现的作用。方法采集初诊活动期肺结核病例痰标本进行抗酸染色、荧光染色,并用酸性改良罗氏培养基法进行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比较痰涂片阳性率。结果1344份痰标本中抗酸染色阳性率11.6%、荧光染色阳性率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P〈0.01);246份痰培养阳性标本中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镜检结果1+时阳性率分别为20.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1)。结论两种痰涂片染色方法对初诊结核病人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对痰标本中低密度结核分枝杆菌发现荧光染色效果更好,应加强基层技术培训,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