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梁网细胞外基质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梁网细胞外基质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研究陈林闻毅颐广州市第二医院眼科(510150)小梁网是小梁细胞贴附于小梁柱上形成的筛网状结构。房水是通过网孔引流的。房水引流通畅与否直接与网孔大小有关。小梁网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Matri...  相似文献   

2.
背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常见致盲性眼病,其特点是房水外流阻力增加导致眼压增高。位于房水外流通道的小梁网调节房水的外流,因此研究小梁网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POAG小梁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经小梁切除术收集8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患眼的带小梁网的深层巩膜组织块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用鼠抗人层黏连蛋白(LM)单克隆抗体、兔抗人纤维连结蛋白(FN)单克隆抗体、鼠抗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对传代细胞进行鉴定,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对传代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将传代小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本研究组前期培养的正常小梁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组织块培养10d左右,可见细胞从其边缘向外生长。传代细胞在4d内处于对数生长期,其后进入平台期,第7天细胞基本融合。第3代POAG小梁细胞及正常人眼小梁细胞中可见FN、LM和NSE均呈阳性表达,证实传代细胞为小梁细胞,而空白对照组细胞未见FN、LM和NSE表达。第3代POAG小梁细胞和正常小梁细胞中FN的A450值分别为0.354±0.06和0.26±0.01,LM的A450值分别为0.34±0.03和0.25±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N:t=14.446,P=0.001;LM:t=9.346,P=0.001)。与正常小梁细胞比较,第3代POAG小梁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细胞质的溶酶体及吞噬小泡含量减少。结论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成功在体外培养POAG小梁细胞,该研究结果为研究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 laser trabecular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e,POAG)的降压效果。方法对10例16眼POAG患者采用科医人公司生产的Selecta Duet激光机进行治疗。结果16眼治疗前基线眼压平均为30.93mmHg,SLT术后1周眼压平均下降5.8mmHg,2周眼压平均下降5.4mmHg,1个月眼压平均下降6.2mmHg,3个月眼压平均下降5.2mmHg,6个月眼压平均下降5.1mmHg。其中2例3眼停用降眼压药,对2例4眼眼压忽高忽低的患者,重复治疗3次,眼压水平仍偏高,建议手术治疗。结论SLT降压效果是肯定而安全的,对中等眼压水平以下的POAG短期治疗效果是满意的,对一次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可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家敏  麦继明 《眼科》1998,7(4):215-217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小梁切除术的远期效果。方法随访5年以上的POAG早期手术治疗民药物治疗一年以上再手术的对照组,就眼压,视野改变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罗红 《眼科新进展》2005,25(4):351-352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滤过泡情况,随诊时间3月。结果10例12眼术前眼压(36.6±11.8)mmHg(1kPa=7.5mmHg),术后1d(6.2±2.8)mmHg,术后1周(7.3±3.7)mmHg,术后2周(9.6±4.2)mmHg,术后1月(12.7±4.7)mmHg,术后2月(11.5±4.2)mmHg,术后3月(12.2±4.4)mmHg。术后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水平。12眼均有功能型滤泡。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及前房炎症反应。有1例术中少量前房出血,于术后1d全部吸收。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成功率高于单纯性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观察真空小梁成形术(pneumatic trabeculoplasty,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11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4例(20眼),均接受PNT治疗,观察PNT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记录PNT治疗前1h及治疗后1h、1d、7d、14d、30d、45d、60d、90d、120d的眼压情况,观察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4个月眼压得到控制和眼压显著下降的患者数量。随访4个月,比较术前和术后4个月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 PNT治疗前视力为0.76±0.23,治疗后为0.73±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治疗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4个月分别有13眼(65%)、12眼(60%)、11眼(55%)和5眼(25%)在减少药物或停用药物的情况下眼压得到控制,分别有17眼(85%)、15眼(75%)、15眼(75%)和11眼(55%)眼压显著下降。PNT治疗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所用药物明显减少。治疗后4个月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氩激光小梁成形术的疗效观察解放军第458医院李才柱,黄敏,张双爱1979年Wise等始创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rgonlasertrabeculoplasty,ALT)治疗开角型青光眼[1]以来,ALT正得到逐步推广应用。现把我们观察...  相似文献   

8.
防止眼压升高对视神经的不可逆性损伤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关键.手术治疗目前仍是临床控制眼压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微创青光眼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小梁消融术通过增加生理性小梁网房水引流途径而达到降眼压作用.与传统的滤过性手术相比,小梁消融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降眼压效果良好、术后护理简单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颖术式.本文对小梁消融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原理、适应证、疗效、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李旭红  张立军  黄红深 《眼科》2006,15(2):111-113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51眼)。方法本组病例随机分两组。试验组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即切除一垂直巩膜瓣和小梁网,同时做周边虹膜切除和部分球结膜下的筋膜组织切除;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眼压、视力、功能性滤过泡存留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主要指标眼压、视力、功能性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年,试验组中 97.2%(25/26)的眼压低于21 mmHg,对照组则为76.0%(19/2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组无明显差别。术后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较传统小梁切除术的长期眼压控制好,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李美玉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个体眼球对眼压的耐受力不同,有些眼球眼压高于2.8kPa(1kPa=7.5mmHg)可产生视乳头和视野损害,形成真正的青光眼;有些眼压虽高出正常值,却不产生视乳头和视野...  相似文献   

11.
12.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观察。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0例160眼,蓝黄视野检查未见明显损害或轻度损害,眼压>30mmHg者20例40眼,眼压<30mmHg者60例120眼。使用倍频Q开关,波长532nm,Nd∶YAG激光,照射180°~360°小梁网,光斑400nm,脉宽3μs,能量设置0.3~1.0mJ。光斑点数50~80点,术后1d;1wk;1,3,6mo测眼压。结果:对于眼压在>30mmHg的POAG患者眼压控制不理想。眼压<30mmHg的POAG患者效果明显。结论:SLT的降眼压效果,虽然针对性较强,适宜患者人群窄,但给POAG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希望。  相似文献   

13.
人眼小梁细胞体外培养与细胞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钟丽春  李梅 《眼科学报》1998,14(4):190-194,198
建立人眼小梁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确定该细胞的鉴定要点。方法:小梁网和我巩膜组织来源于除眼部疾患以外各种原因死亡的6岁以下儿童,在24小时内取材的34人68只正常眼球。组织块原代培养和细胞传代培养。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培养细胞,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P法染色培养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包括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致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随着房角的关闭,小梁细胞在形态及生理功能上都会发生变化。有报道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在一定时间内眼压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房角重新开放后,小梁细胞也发生了相关变化,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其具体机制以及与房角关闭持续时间的关系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与青光眼阀植入术两种不同的抗青光眼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58眼,其中24例32眼接受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A组),另21例26眼接受青光眼阀植入术( B组)。比较两组术后眼压、视力、视野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1)眼压:A组术后2d;1,2wk;1,3,6mo眼压分别为13.56±4.91 mmHg (1 mmHg=0.133 kPa ),14.47±4.03,17.56±5.74,18.25±5.49,18.13±4.24,19.68±4.55mmHg;B 组术后2d;1,2wk;1,3,6mo 眼压分别为13.58±4.16,16.00±4.83,18.00±5.05,19.42±5.41,18.42±3.37,20.00±5.37mmHg,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视力:术后随访6mo,A 组视力下降者7眼(22%);B组视力下降者5眼(19%),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检查无统计学差异(χ2=0.061, P>0.05);(3)视野:术后随访6mo, A 组视野缩小者13眼(41%);B组视野缩小者10眼(38%)。两组患者术后视野检测无统计学差异(χ2=0.028,P>0.05);(4)并发症:术后随访6mo,A组浅前房4眼,并发性白内障4眼,后弹力层脱离1眼;B组浅前房1眼,并发性白内障1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4,P<0.05);(5)手术成功率:术后6mo,完全手术成功率:A组37%(12眼),B组35%(9眼)。部分手术成功率:A 组19%(6眼),B 组15%(4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5,P>0.05)。
  结论:青光眼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均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手段,两者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青光眼阀植入术安全性较高,术后合并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正常人眼与中,青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本综述了细胞黏附分子CD44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机制的关系。CD44分子参与了POAG的病理过程,它可引起小梁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细胞凋亡以及细胞数目减少,并能影响小梁细胞的内环境(小梁网细胞外基质和房水)稳定,以及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蒋鑫  苏颖  王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6):933-936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是以持续性眼压增高导致视神经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现阶段临床治疗相对困难。影响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房水引流是否通畅,而房水引流途径中小梁网(trabecular meshwork,TM)起重要调控作用。TM细胞的形态、数量、结构和功能改变均可使房水外流阻力增大,从而导致IOP升高。研究证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已被用于TM细胞的分化和再生,为POAG小梁网的干细胞替代治疗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近年研究发现,小梁网干细胞(trabecular meshwork stem cells,TMSCs)在分化为TM细胞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为细胞移植治疗青光眼提供新的靶向,这标志着干细胞治疗POAG进入一个新纪元,为青光眼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将对不同种类干细胞的小梁网移植进行综述,为细胞移植治疗POAG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谢海娟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7):1353-1355
目的:比较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angle closure glaucoma, ACG )及开角型青光眼( open angle glaucoma,OAG)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4-07/2015-07的136例136眼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青光眼类型分为 ACG 组72例72眼与 OAG 组64例64眼,均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浅前房、功能性滤泡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1、3mo,两组眼压均明显下降,ACG 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 OAG 组(t =11.037、12.660, P<0.05);术后3mo时,ACG 组患者眼压控制率98.6%明显高于 OAG 组89.1%(χ2=5.580, P <0.05);ACG 组浅前房总发生率11.1%明显低于 OAG 组25.0%(χ2=4.497,P <0.05);ACG 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62.5%明显高于 OAG 组43.5%(χ2=4.035,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6% vs 7.8%,P=0.475>0.05)。
  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助于降低 ACG、OAG 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安全性高,且 ACG 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优于OAG 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0.
唐浩英  王璟  卢敏 《眼科新进展》2013,33(8):725-72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小梁网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对膜蛋白copinel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所用钙离子荧光探针为Fluo3-AM;应用钙离子运载剂A23187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小梁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前后copine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 经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培养的细胞为小梁网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流式细胞仪定量结果均显示,应用钙离子运载剂A23187增加了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Real-time PCR检测证实A23187的应用使copine1 mRNA在小梁网细胞中表达增加了(1.8±0.3)倍.结论 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可引起copinel在转录水平表达的上调,copinel在小梁网细胞中的功能研究将会增加对POAG病理学机制的理解,有助于新药物靶点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