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贾可欣  李寒  刘闰平 《中草药》2023,54(5):1609-1619
“肠-肝”轴相关疾病是一类基于肝脏和肠道相互作用失衡而引起或加重的疾病。传统中医学基于五脏整体观对“肠-肝”轴相关疾病的认知延伸了自身的肝脾概念,调和肝脾类中药对“肠-肝”轴相关疾病亦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契合中医“肝脾同调,治肝实脾”的独特理念。通过对调和肝脾类中药调节肠道微生态及免疫微环境、保护肠道机械屏障、平衡胆汁酸稳态、调节神经递质治疗“肠-肝”轴相关疾病进行系统性回顾,为从“肠-肝”轴角度阐释调和肝脾类中药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新的思路,助力创新中药开发。  相似文献   

2.
血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成 ,既可濡养肢体 ,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内经》等医学论著中提到“肝藏血” ,即是说肝的生理功能之好坏与血的盛衰有着密切的联系 ,“治血先治肝”的论治思想对于中医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血分之病变,中医主张“治血先治肝”,因肝藏血,五脏功能的协调发挥,均依赖血之濡养,肝之功能正常,血之功能也随之协调。故“治血先治肝”是中医很重要的诊治思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不可逆的终末期肾病。肠道微生态紊乱是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始动环节之一,早期预防和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失衡对缓解DKD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这与中医“治未病”认识相契合,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结合肠道微生态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联系,探讨如何通过调控饮食、情志和运动改善肠道微生态以及早期监测肠道微生态变化来实现“未病先防”。结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疾病传变认识以及DKD属于“脾病传肾”的认识,先助脾以维持肠道微生态稳态来实现“既病防变”,使DKD病情进展得以延缓,以期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DK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傅晓霞 《国医论坛》2002,17(5):13-14
血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成,既可濡养肢体,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 物质。《内经》提出“肝藏血”,说明肝的生理功能之好坏与血的盛衰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治血先治肝”的诊治思想对于治疗内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肝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整理和临床总结,对肝与治未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肝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在中医文献中有多处记载,而且也得到现代临床的支持。因此,从肝未病先防和从肝既病防变的角度,提出了“从肝治未病”的观点,为临床治未病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急则治其标”源于《素问·标本病传论》,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其意为当病情危急之际,标病甚急,如不先治其标,可影响本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须采取“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在危急重症的救治中,若能深入探究,权衡标本之缓急,灵活运用,每每能收到逆转病势,转危为安之效。现就其在临床中的运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肠功能紊乱在中医学上属于“泄泻”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是结肠动力及肌电活动易激性异常而引起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其发生发与神经因素、遗传因素、饮食不节及肠道反应性异常等原因有关,是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部分患者的临床特点是夏季易于发病或加重,冬季常自然减轻,对于本病进行反季节治疗,运用夏病冬治的方法。常可获得治  相似文献   

9.
血是由脾胃等器官消化饮食后,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气,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除可营养全身组织外,尚主宰其他重要功能,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皮肤的感觉等。如果出现血虚、血热、血寒、血瘀等病证,则人体阴阳会受到极大影响,更有可能导致生命危殆,所以血是人的生命之本。对血分之病变,中医主张“治血先治肝”,因肝藏血,五脏功能的协调发挥,均依赖血之濡养,肝之功能正常,血之功能也随之协调。故“治血先治肝”是中医很重要的诊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11):1510-1511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思路。方法:从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和西医"肠肝轴"学说两方面分析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病机,探讨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可能存在肝与大肠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提出治肝调肠的防治思路,应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腑泻浊等为原则的中药直肠滴注或结肠透析机给药的方法,西医应用改善肠粘膜通透性、合理应用抗生素、调节肠道菌群及增强肠蠕动等措施。结论:从肠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喘咳重症和临床上是较常见且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笔者往医疗实践中用中医性体观和调节理论出发,采用“上病下治”之法,即疾病症状虽表现于躯体上部(心、肺),但可根据经络、脏腑的密切关系而从下部脏器(脾、肾、肝、胃、肠等),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肝和脾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的联系,"实脾法"治疗肝癌是中医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重要体现,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论治肝病成效显著。随着肝-肠轴学说研究的深入,发现通过胃肠道多种途径调节肝-肠轴上行通道,如肠道黏膜屏障、内毒素、肠道菌群等对肝功能均具有调节作用。大量的证据表明,调节肠道稳态是治疗肝癌等肝病的潜在途径,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临床应用,并联系肝-肠轴学说,探讨"实脾法"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对肺与大肠相表里进行研究 ,从三个方面探讨其机理 :即肠道气体排泄途径的影响、肠源性内毒素的作用及肠道内分泌物质的影响 ,指出其治则可归纳为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并治 ,并提出“肺与肠道相表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特色理论。文章首先论述了“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来源、含义及其发展和形成过程,并以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为例介绍了肝脾两脏对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以及肝脾同治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从五行制化的正常和异常、脏腑关系与肝脾同治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肝脾同治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论述治未病与肝脾同治的关系,阐释了肝脾同治在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阶段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肝脾同治在抑郁症和亚健康失眠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肝脾同治对于治未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治未病思想的发展和应用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治骨先治肉"在骨折迟缓愈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育刚 《四川中医》2005,23(1):70-70
目的:以“治骨先治肉”理论为指导,探讨何氏骨科对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何氏行气活血汤及何氏1、2号外敷散,对257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7%。结论:“治骨先治肉”理论对于骨折迟缓愈合的治疗,确具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治风先治血是临床常用治疗风证的法规。所谓“先”,是强调治血为治风之先导,并不是先治血而后治风。至于治血的概念,则凡是能调和营卫气血、通利血脉、疏畅经络之法,皆在此例。历代医家于治风的同时对不同的风证,分别配伍不同的治血之品,从而构成了不同的治风先治血之法。这些治法散见于历代医家的各种著作中,依笔者之管见,可归纳为如下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基础电针组、脑肠共治电针组、针药结合组,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基础电针组给予“百会”“大椎”“肾俞”电针30 min;脑肠共治电针组采用基础电针组穴结合“足三里”电针30 min;针药结合组采用基础电针组穴结合益生菌灌胃联合治疗,各组干预均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18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透视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肠黏膜损伤,海马神经元明显减少,血清中IL-1β、IL-18含量升高(P<0.01),肠道中有害菌相对丰度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基础电针组、脑肠共治电针组、针药结合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血清中IL-1β、IL-18含量降低(P<0...  相似文献   

18.
对血分之病变,中医主张"治血先治肝",因肝藏血,五脏功能的协调发挥,均依赖血之濡养,肝之功能正常,血之功能也随之协调.故"治血先治肝"是中医很重要的诊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早期乙肝肝硬化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早期乙肝肝硬化的慢性肝炎阶段(未病先防)、肝纤维化阶段(先病而治)、肝硬化阶段(既病防变)、调养阶段(瘥后防复)不同阶段治疗思路的分析、探讨。结果:“治未病”思想对早期乙肝肝硬化各阶段的影响较大,正确运用该理论可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结论:“治未病”学说其实远远不止是目前的“预防医学”,它是包括预防在内的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甚至分子生物等等在内的多学科的综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有病及时治疗少生大病,使人们更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胸痹”范畴。受现代作息习惯、工作压力、情志异常等因素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日益增加,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变化包括“气病”“血病”“络病”“脉病”四个阶段,早期临床仅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属于现代医学中的亚健康状态,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管闭塞甚至坏死等由络脉异常引起的危急重症。治疗应当以“治肝通脉”为原则,分阶段论治。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或药物维持,但其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使得预后较差。导师牛天福以“气血络脉”为理论基础,提出该病早期治肝、中晚期通脉的治疗原则,临床据证加减用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