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征(附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 (STD)发病率的快速上升 ,由此而引起的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征也日渐增加 ,本病由于病因复杂 ,临床表现多样化 ,病程迁延易复发 ,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们自2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共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征 6 0例 ,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年龄 2 0~ 6 0岁 ,平均 37.8岁 ,其中30~ 4 9岁占 6 8.37%。病程 3个月~ 3年 ,平均13.3个月。 90 .0 %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频、尿痛、尿道烧灼感、排尿不畅 ,腰骶部、会阴、腹股沟及耻骨上区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CP)的发病率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254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术后前列腺病理学结果及患者年龄分布特点做临床分析回顾。结果254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合并前列腺炎共53例,占20.87%,其中70—8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达26.21%。53例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46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7例。结论需外科干预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发病率,临床诊断时预先考虑合并前列腺炎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临床意义。手术治疗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附65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为研究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特点,对65例性病后前列腺炎病人进行病原体检测,并通过尿流率测定和性生活状况调查,针对给予治疗。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8.5%(2565)。其中以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占60%,1525)。前列腺液霉菌检查3例阳性。前列腺液PCR检测衣原体阳性13例,支原体阳性9例,淋球菌阳性12例。尿流率检测发现8例病人最大尿流率偏低(9.3~14.6mls)。对14例病原体检查阴性患者进行性生活状况调查,发现9例患者放弃性生活或性生活频度减少(≤1次月)。认为前列腺液病原体检查,对指导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还应注意患者尿流动力学改变和性病后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性传播疾病后慢性前列腺炎(STDCP)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渐趋年轻化.本病治疗困难,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而不良的心理因素本身也可能成为CP的直接病因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α_(1A)受体阻滞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α1A受体阻滞药合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α1A受体阻滞药在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17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α1A受体阻滞药(盐酸坦格新)及氧氟沙星,对照组仅口服氧氟沙星.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前列腺液常规及前列腺炎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合用α1A 受体阻滞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较单用抗生素更为有效。结论;α1A受体阻滞药可降低后尿道压力,缓解尿液前列腺反流.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严重程度与病原菌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我们对2002年6月至2003年9月586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常规及多种病原体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α1A受体阻滞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α1A受体阻滞药合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α1A受体阻滞药在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中的作用屯机制。方法:将178例民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α1A受体阻滞药(盐酸坦洛新)及氧氟沙星,对照组仅口服氧氟沙星,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学指标,前列腺液常规及前列腺炎症评分的变化。结果:合用α1A受体阻滞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较单用抗生素更为有效,结论:α1A 体阻滞药可降低后尿道压力,缓解尿液前列腺反流,改善民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较为难治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复发率高。近年来,随着革兰染色阴性(G~-)双球菌等所致性病的蔓延,慢性前列腺炎不但发病率有所增高,而且治疗也变得复杂化了。我科对9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抗生素单用或联用治疗,借以探讨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94例,年龄17~52(平均32.6)岁。病程2周~7年。其中73例承认有不洁性交史(77.6%)。诊断标准:①曾患尿道炎和(或)急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性病和慢性前列腺炎 (CP)在病原方面的联系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性病后CP的疗效。 方法 :治疗前对所有性病后CP患者的前列腺按摩液 (EPS)进行相关病原微生物检测 ;72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n =2 0 )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 ,B组 (n =2 7)采用左氧氟沙星、α1受体阻滞剂 (高特灵 )、微波治疗 ,C组 (n =2 4 )采用左氧氟沙星、中药、微波治疗。疗程均为 1个月。通过治疗前后EPS白细胞计数及CP症状积分指数 (CPSI)评分结果比较 3种疗法治疗性病后CP的疗效。 结果 :72例患者EPS中检出性病相关病原者 7例。 3组患者治疗后EPS白细胞计数和CP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0 1) ,其中B、C两组下降较A组显著 (P <0 .0 0 1) ,B、C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性病后CP和性病之间在病原学上无严格的因果关系 ,综合疗法治疗性病后CP较单一疗法优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服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加直肠给药消炎痛栓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2010年2月选择门诊CNP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74例,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直肠给药消炎痛栓;对照组72例,只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缓解膀胱颈口的紧张度,降低后尿道阻力,减轻CNP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状;消炎痛栓直肠给药其有效成分可穿透组织到达前列腺炎症区域,缓解慢性炎症反应,减轻CNP所引起的疼痛和下尿路症状(LUT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前列安栓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前瞻对照试验方法,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安栓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分别采用前列安栓联用氧氟沙星或单用氧氟沙星治疗。以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和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作为评估手段,对每个患者随访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研究中共有6例患者未能完成第2周的随访而退出试验,其中A组2例在第1周末因腹痛、腹泻拒绝进一步治疗,B组2例失访,2例因对疗效不满意而退出,其余病例均完成了4周的随访。结果显示:前列安栓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17.2%),显效20例(34.5%),有效19例(32.6%),总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7%和66.7%),P<0.01。结论 前列安栓直肠给药联合口服抗生素对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前列安栓直肠给药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口服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加直肠给药消炎痛栓对慢性非细茵性前列腺炎(CN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选择门诊CNP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74例,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直肠给药消炎痛栓;对照组72例,只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缓解膀胱颈口的紧张度,降低后尿道阻力,减轻CNP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状;消炎痛栓直肠给药其有效成分可穿透组织到达前列腺炎症区域,缓解慢性炎症反应,减轻CNP所引起的疼痛和下尿路症状(LUTS).  相似文献   

13.
坦索罗辛联合抗生素加压灌注及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盐酸坦索罗辛口服,药物尿道内加压灌注,并联合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淋病后慢性前列腺炎98例,采用NIH-CPSI及EPS实验室检查判断疗效。结果:52例(53.0%)获得治愈,35例(35.7%)获得改善,11例(11.3%)无效。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尿道内药物加压灌注及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门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若没有及时正确的干预,可进展为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RCP)。RCP患者病情反复难愈,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有关RCP的研究及报道较少,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且较难治愈。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RCP的治疗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情绪因素与森田疗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分析情绪因素对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影响并探讨森田心理疗法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 (NIH CPSI)症状评分和疾病 90症状清单(SCL 90 )总分和因子分 ,2 36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自评 ,分为病程 >6个月组 (31例 )、<6个月组 (2 0 5例 ) ;性病后组 (2 5例 )、非性病组 (2 11例 )。其中 5 6例有情绪因素病人应用森田疗法后 ,进行治疗前后CPSI和SCL 90再测评。 结果 :① 2 36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SCL 90总分平均值高于我国 (P <0 .0 1) ;其中因子分 1项阳性者 10 7例 ,(45 .2 % ) ,其中有抑郁因素者 2 7例 (2 5 .2 3% ) ,焦虑因素者 80例 (74 .77% ) ,同时伴有强迫思维者 2 3例 ;因子分 2项以上阳性者 38例 (16 .1% )。②病程 >6个月组、性病后组 ,SCL 90总分和因子分阳性项均高于病程 <6个月组和非性病组 (P <0 .0 1)。③ 5 6例有情绪因素病人经森田疗法治疗后 ,4 3例CPSI与SCL 90评分呈正相关 ,有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情绪因素是前列腺炎症状加重和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森田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情绪和症状。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子的常见疾病 ,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且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值得深入研究[1] 。与前列腺炎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献报道不多 ,针对公众和社区居民的大范围普查工作更少见。缺乏对前列腺炎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了解以及前列腺炎临床症状的复杂多样化都给流行病学研究制造了障碍[2 ] 。现就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发病率前列腺炎一直是男科和泌尿外科的主要问题之一 ,人群中的发病率变化较大 ,各家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国际健康中心的健康统计表明 ,1977至 1978年前列腺炎发病率约为 2 5 % ;35 %~ 5…  相似文献   

17.
性病门诊中前列腺炎218例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沈阳110015)李正刚白义杰辽宁省绥中县医院皮肤科胡士光近年来性病门诊中前列腺炎患者比例较高,据我科1994年7月~1995年9月1725份性病门诊档案资料统计,共确诊244例,约占总数的1/7。...  相似文献   

18.
对慢性前列腺炎国内外研究表明,全身给药药物难以渗入前列腺体脂膜而进入腺体。目前临床上尚未有特效治疗方法。我院于1982~1985年间,研制并应用双囊四腔硅橡胶导管局部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19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9例平均年龄38.1岁,其中30~40岁者占57.6%。病程1~16.5年,平均病程5.9年。5年以上病史者46例,占全部病例的38.7%。119例病例共做893次注药治疗,其中细菌性前列腺炎65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4例。  相似文献   

19.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1例,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或)前列腺液WBC计数>10/HP;健康对照68例.对169例受试对象的中段尿、前列腺液(EPS)/按摩后尿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0%、4.4%,EPS/按摩后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7.6%、39.7%,EPS/按摩后尿性病系列(STD)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5.6%、35.3%.2组中段尿、EPS/按摩后尿病原微生物捡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前列腺炎组不存在随EPS中WBC计数增加EPS/按摩后尿培养结果阳性率增加的趋势.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EPS/按摩后尿培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可能不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而是一种移生或伴生现象.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试行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3(21):1766-1776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其庞大的患者人群和高昂的医疗费用给公共卫生事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目前对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许多医师在临床诊治前列腺炎过程中感到棘手。至今,对前列腺炎的认识、病情轻重的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疗效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我国尚无明确的标准可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