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自 1996年以来 ,对 78例老年性便秘者实施情志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均为 1996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就诊的老年性便秘患者。其中男 5 1例 ,女 2 7例 ;年龄最大者 85岁 ,最小者 6 3岁 ,平均 6 9.7岁 ;病程最长者 17年 ,最短者 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 :排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之间隔在 72小时以上 ,便质干结 ,甚或如羊屎或团块 ,排便费劲 ,或大便并不干结而排除困难者 ;并除外器质性便秘。2 护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5 6例 ,对照组 2 2例。两组均接受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 :护理人员主动介绍医院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2.
许轶兰 《陕西中医》2006,27(8):982-983
笔者自2002年~2004年采用自拟芪术润肠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观察4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均符合习惯性便秘诊断标准:排便时间延长,排便间隔在3d以上,大便干燥或秘结不通,排便困难,或屡有便意,大便不干结但排出不尽,或见腹胀腹痛,疲倦乏力,胃纳减退。所有病例均经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便秘3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林 《西部中医药》2003,16(12):21-22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之称为老年便秘。因其生理上的特殊性,临床用药物治疗后,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而迁延难愈。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针刺结合药物穴位外贴治疗老年便秘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7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病程5年。均表现大便秘结,排便次数减少,时间延长,最短3天1次,最长15天1次。大便干结或不干结,但排便艰涩不畅,气短乏力。所有病例均属虚秘及冷秘,其中气血虚弱者26例,阴寒凝…  相似文献   

4.
老年习惯性便秘属中医“虚秘”范畴。多由于身体虚弱或久病失于调养 ,肺肾虚损 ,大肠传导失职所致。笔者采用补肺益肾通腑润下之法 ,自拟固金益肾汤加减治疗便秘 ,疗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均系门诊病人 ,均符合便秘诊断标准 ,及排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之间隔在 72 h以上 ,便质干结 ,排便费力 ,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者。年龄 62~ 70岁 2 6例 ,71~ 80岁 17例 ,80~ 83岁 4例。病程 1年以内 11例 ,1~ 3年 2 9例 ,3年以上 7例。2 治疗方法 固金益肾汤 :生黄芪、生白术、生首乌、瓜蒌仁、肉苁蓉各3 0 g,当归、桃仁、杏…  相似文献   

5.
习惯性便秘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大便干结常致肛裂而出现大便带血或腹痛不适。笔者用西沙比利日服结合中药外用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3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儿中男17例.女13例;1岁以内7例,1~3岁5例,3~6岁15例.>6岁3例。病程1个月~5年。30例患此均超过48小时排便1次。其中23例患儿平均3~4大排便1次.最长者5~6天排便1次,有24例常用肥皂条或开塞露通便.靠家长用手指或小木棒抠粪者4例,间断服果导片或饮番泻叶茶者6例。1.2治疗方法:西沙比利0.2~0.3mg/(kg·d),分2次于饭前半…  相似文献   

6.
腹部贴穴治疗习惯性便秘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习惯性便秘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以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排便困难者为主症。笔者于 1996年~ 1999年采用牵牛子贴穴治疗习惯性便秘 5 6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6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32例 ;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 2 0岁以下 6例 ,2 1岁~ 5 0岁 18例 ,5 0岁以上者 32例 ;病程最短者 2浕 ,最长者 32浕。2 治疗方法2 1 材 料 生牵牛子适量 ,洗净、晾干后 ,装瓶备用。2 2 取 穴 上脘、中脘、下脘、水分四穴。2 3 方 法 取生牵牛子四粒 ,分别粘在四块 1cm× 1cm胶布中心 ,嘱患者仰卧位 ,…  相似文献   

7.
增液润肠饮治疗习惯性便秘10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4-10~ 1999-10 ,笔者用自拟增液润肠饮治疗习惯性便秘 10 5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0 5例均是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9例 ,女 46例 ,年龄 35~ 80岁 ,平均年龄 45岁。病程最短 1a,最长 15 a。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0 6 -2 8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便秘诊断依据 :1排便时间延长 ,3d以上 1次 ,粪便干燥坚硬 ;2重者大便艰难 ,干燥如栗 ,可伴少腹胀急 ,神倦乏力 ,胃纳减退等症 ;3经肠镜或 X线钡剂灌肠检查 ,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2 治疗方法增液润肠饮…  相似文献   

8.
平胃散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7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用平胃散加味治疗77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7例中门诊病人 6 0例 ,病房病人 17例。男性 47例 ,女性 30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89岁 ,平均 5 6岁。病程最短 10 d,最长 8a。其中 5个月以内 2 0例 ,6个月~ 1a者 18例 ,1~ 4a者 10例 ,4a以上者 2 9例。便秘 2~ 3 d者 40例 ;4~ 6 d者 30例 ,7~ 9d者 7例。大便干结如羊屎 40例 ,大便稍硬或软 37例。 70例曾接受过中西药内服。大部分患者均有胸胁痞满 ,甚则腹中胀痛或嗳气频作 ,纳谷不香 ,苔薄白 ,脉弦滑等湿阻脾胃 ,传导失常…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有学者将其分为结肠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以大便次数减少,一般2天以上无排便,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及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为临床特点。我科2007-2009年采用红薯大枣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60例,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习惯性便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习惯性便秘 1 88例患者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88例 ,其中男性 99例 ,女性 89例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 5 3 .8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3 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 ,2~ 7日行 1次大便 ,需泻药 ,手助排便 ,有的伴肛门坠胀 ,排便时间长 ,里急后重 ,小腹、肛门疼痛 ,便血等。直肠指诊其中发现有内痔 ,混合痔98例 ,肛裂 68例 ,肛乳头炎 1 3例 ,肛周脓肿 9例 ,直肠内外脱垂 8例 ;高血压 1 2例。2 治疗方法  针灸主穴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支沟、大肠俞、承…  相似文献   

11.
1996年3月~1997年3月,笔者采用疏肝理气,清热通便法治疗功能性便秘68例,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68例中门诊病人38例,住院病人30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20~39岁20例,40~49岁4例,50~59岁22例,60岁以上22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5年,平均33年。伴发胆道结石、胆囊炎34例,胃溃疡4例,无伴发病30例。排便间隔时间3~6天22例,7~10天42例,2周以上4例。大便性状:绝大多数患者的大便呈羊粪状,干结难解,蹲厕时间多数在半小时以上。全部病例根据文献〔1〕诊断为功能性便秘。中医诊断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诊为便秘,其中属于肠道实热者3…  相似文献   

12.
王氏保赤丸治疗中老年便秘(脾胃湿热型)5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氏保赤丸是根据清代道光年间通州著名中医王胪卿祖传九世秘方配制的纯中药制剂 ,原治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等证。笔者临证用王氏保赤丸治疗中老年人便秘 (脾胃湿热型 ) 5 0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体现了异病同治之妙 ,现总结如下 :  一、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系我院内科门诊的便秘患者 ,共 5 0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2 9例 ;最大 6 6岁 ,最小 4 6岁 ,平均 5 4 8岁 ;病程最长 3年 ,最短 4个月 ,平均病程 1 5 6年。   2 . 病例选择 ①有不同程度的排便艰难、大便干结 ,排便次数减少 ,其中大便 3~ 4天 /次…  相似文献   

13.
复方生脉散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向学 《山西中医》2007,23(4):15-15
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复方生脉散加减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8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老年病的诊断与中医治疗》[1],症见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间隔在72h以上;大便质地干结或不干结而排出困难;伴有面色不华、心悸健忘、形体消瘦、食欲减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 ,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 ,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长期便秘易引起痔疮、肛门裂伤、脱肛等病 ,特别是老年人顽固的便秘常可因努挣太甚而引起虚脱、暴厥等危候。我科使用中药肠毒清灌肠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 3例 ,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记录如下。一般资料3例中男 2例 ,女 1例 ;年龄最小 76岁 ,最大82岁 ,平均年龄 78.6岁。均表现为大便干结 ,5~ 7天未排便 ,自服泻药、蜂蜜、香油 ,外用开塞露等方法通便 ,而无效。同时伴有腹胀、腹痛治疗方法及效果先行肥皂水 5 0 0…  相似文献   

15.
补肺润肠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便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以老年及久病患者为甚,且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目前在治疗上尚无较好的方法。1998年以来,笔者用补肺润肠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并与对照组普瑞博思进行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30例观察对象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诊断均符合1998年7月WHO糖尿病咨询委员会临时性报告提出的诊断标准[1],具有不同程度的排便费力、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等临床表现,并排除习惯性便秘及结肠器质性病变[2]。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62.3岁;糖尿病病程平均9.6年,血糖平均水…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至2018年,笔者用润肠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8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6岁;病程最短6年,最长42年。均曾在区级或以上医院确诊为习惯性便秘,排除其他疾病引起。中医诊断标准:3天以上排便1次,解大便艰难,干燥如栗,病程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7.
麻子仁丸加减治疗老年人顽固性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近年来 ,笔者用麻子仁丸加减对 40例顽固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 ,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7~ 1999年所观察的 4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30例 ,女 10例 ;年龄在 6 0~ 6 9岁者 19例 ,70~ 79岁者 2 0例 ,80岁以上有 2例 ;病程 10a以内 15例 ,5~ 6a18例 ,8~10a7例。 40例患者均反复用过泻下药 ,疗效不佳。临床表现 :反复大便干结不通 ,长则 1周 1次 ,短者 4~ 5a排便 1次 ,有时虽有便意而临厕又排不出 ,几经努挣虽有大便排出 ,量甚少 ,且…  相似文献   

18.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治疗较棘手。笔者运用润肠宁治疗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引起的虚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均系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2岁,病程1月~30年;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9~70岁,病程1月~28年。2诊断标准①排便时间延长,每次间隔在72小时以上;②大便干结,团块状或羊粪状,排便费力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③病程在1个月以上,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者;④除外由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息肉、肠结核等)所致肠道狭…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 ,应用大剂量百合为主治疗老年性便秘 3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就诊病例。其中男 2 2例 ,女1 3例 ;年龄最大 85岁 ,最小 58岁 ,平均年龄 66岁 ;病程最长 1 5年 ,最短 4个月。所有病例均有大便干结 ,排便困难 ,排便间隔时间最长 1 0天 ,最短 3天。伴有不同程度的口干舌燥、腰酸腿软、头昏乏力、纳少腹胀等表现。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2 .1 方药组成 百合 50~ 60 g(鲜者 80~ 1 0 0 g) ,蜂蜜 2 0 g。2 .2 煎服方法 将干百合浸泡 4小时 (鲜者无需浸泡 ) ,加水 30 0 ml,文…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对参楂汤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进行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0 9例 ,男 6 4例 ,女 4 5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81岁 ;其中 2 0岁以下 11例 ,2 0~ 4 0岁 2 3例 ,4 0~ 6 0岁 2 1例 ,6 0岁以上 5 4例 ;因下肢骨折卧床者 71例 ,因脊柱骨折或椎间盘突出 2 6例 ,全身多处复合伤者 12例 ;单纯骨伤病者 76例 ,合并其它病者 33例。所有患者伤前均无习惯性便秘。在卧床治疗期间 ,均出现便秘 ;3~ 5天或更长时间一解 ,虽有便意 ,大便干硬或稀软 ,排出困难 ,伴有腹胀痛 ,脘闷嗳气 ,食欲减退 ,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