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小儿脾胃的基本生理特点——“脾常不足”着手,阐述了健运脾胃在儿科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可根据病情分别使用运脾化湿、运脾和胃、温运脾阳、养胃助运、理气助运、益气助运六法。  相似文献   

2.
董廷瑶教授在调补脾胃方面注重从脾胃升降机理着手,和胃运脾;肺脾同病时,除调肺之标外,采用培土生金法杜绝生痰之源;在小儿疳证方面,也同样注重调理脾胃,消补兼施,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足,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为稚阴稚阳之体的生理特点,因此在得病之后,往往易于转变或病后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影响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累及身体生长发育。故在儿科治疗中,对健脾益气法则尤为重视。“盖脾为后天之本”,只有在保持脾胃功能健旺的基础上,才能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小儿脾胃康口服液对小鼠脾虚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儿脾胃康口服液对小鼠脾虚的治疗作用。方法:复制小鼠脾虚模型,通过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实验,研究小儿脾胃康口服液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小儿脾胃康口服液可以治疗小鼠脾虚出现的泄泻、纳呆、体重下降,被毛散乱稀疏等症状。结论:小儿脾胃康口服液可以治疗小鼠脾虚,使胃肠运动速度减慢。研究表明,小儿脾胃康口服液大、中、小三个剂量对小鼠脾虚和胃肠运动的药理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大剂量与阳性对照药归脾九近似。  相似文献   

5.
衢州雷氏医学儿科继承钱乙的学术思想,同时结合衢州当地特色和学派,著书《时病论》,发展了小儿辨治思想,提出以下观点:小儿属嫩阴嫩阳,治疗时注重养阴护阳;重视望诊的同时,强调诊查小儿面色与苗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四诊合参;古今方剂,化裁运用,同时注重药引的运用和煎药水的选择;小儿时病急性期要兼顾脾胃,慢性调治期重视调治脾胃,做到肺脾同调;用药除轻灵精专外,需要常调小儿心肝;诊治时关注小儿情志,提倡养护应顺应四时等。以上观点不仅丰富了中医儿科的理论内涵,而且依据所发展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值得今后进一步挖掘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中医儿科护理学的学术思想,包括望诊思想、季节辨证护理思想、脾胃辨证护理思想、饮食辨证护理思想和用药剂量5个方面。该书包含的学术思想对现代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护理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玉艳 《医药世界》2005,(12):65-66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生理上不同与成人,小儿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就小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合理用药的原则阐述如下,并对不合理用药剖析,以引起重视小儿的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1.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对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参苓白术散合三甲散具有健脾气、渗水湿、祛瘀滞、化疳积的功效,在肺脾胃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该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可使脾运得健,湿积得清,卫外得固,身体康健。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小儿健康保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述小儿智力糖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针对小儿难治性神经、精神类疾病,结合已有的相关实例,阐述小儿智力糖浆在儿科临床中应用及其疗效。结果小儿智力糖浆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小儿智力糖浆能有效地治疗肾阴不足、肝阳偏旺之类的病症,且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神经、精神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太平圣惠方》中小儿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梳理。书中补充了6岁以下小儿疾病的治疗方法;划分了惊风与痫病的区别,认为惊风是热极生风而导致的疾病,而痫病则是痰热所致;在治疗中,多用食物赋形,注重小儿服药时的口感;在调制内服外敷药物时,又用不同汤剂来促进药效;方法上注重针药并用、辨证论治;在方药应用方面,讲究寒热并用,注重顾护小儿脾胃。  相似文献   

11.
稚阴稚阳学说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高度概括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同时对儿科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提出稚阴稚阳学说也是小儿喂养调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证候表现和病因的分析,认为湿邪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的治疗中应当重视健脾化湿,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李东垣在《脾胃论》气火学说中的理论,从气火关系角度探讨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乳蛾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虚火旺、正虚邪恋,所用方剂为当归六黄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其组方原则以温补与清火并用,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4.
王霞芳老师在诊治小儿脾胃病时,必先察脾胃之厚薄,处方遣药则尤顾养胃存津;治病首辨虚实,又重在诊视脾胃状态,一见不足,必须及时扶助脾胃气阴,补益元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万病回春》中有关小儿脾胃系统常见疾病的辨识和方剂,总结该书治疗小儿脾胃系统疾病的常用治法(补脾法、运脾法、消积导滞法、清热法、软坚散结法、外治法)和预防调护、从脾胃论治其他系统疾病的思想和方法,并总结其学术特色,对后世医者诊治和预防小儿脾胃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彭云  郑军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0):636-637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中医疳症,“疳者干也,”是指消瘦、气血津液不足的疾病,其病变在脾胃。小儿脏腑柔嫩,脾常不足容易受伤,脾胃损伤则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受到障碍,不能将水谷精微输送全身,不能维持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现面色不华、食欲不振、乏力、唇舌色淡、脉弱等血虚症状。小儿的缺铁性贫血以营养性的发病率较高,目前我国发病率仍为37%左右,偏远山区以重度贫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西药因其作用迅速,剂量准确,对疾病的改善作用快,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中多种常见疾病,如:小儿呼吸道感染、小儿病毒性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肠炎等。本文从儿科的几大系统入手,阐述西药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调肝理脾是傅山治疗小儿病的重要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山治疗小儿病不仅注重脾胃的调理,也非常重视调肝理脾,尤其在《傅山儿科》中调肝理脾是较常用的治法。下面就我们学习并结合临床体会,对调肝理脾在治疗小儿病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非处方药物(OTC)管理制度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儿用药问题愈来愈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市场销售的药品大多数均为成人剂量,不论从剂型、含量以及外包装上绝大多数都是按成年人要求设计的,只有极个别药品属于小J[用药剂型。虽然目前有少数新药制剂是专为小儿设计的,但远远不能够满足儿科临床用药。众所周知,小儿用药难,喂药更难,难在何处,一是服药数量多、剂量小,二是服药时小儿不合作。一般在喂药时由于医嘱剂量小而原有制剂不能直接使用,往往需要大人掰药片,或碾成粉,或披胶囊,或包药包,而且到头来还常常出现孩子吐药现象…  相似文献   

20.
钱乙在治疗小儿疾病时,每每重视脾胃的调理。遣方用药时顾护脾胃生生之气,以防药物伤胃碍脾;用甘平微温之品以补脾益气,清热生津;保护胃气,畅达气机,重视脾胃运化功能;他脏之痰也从调治脾胃的角度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