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引流     
腹腔引流种类:一、被动引流被动引流可使皮肤表面细菌进入腹腔.对上腹部手术,被动引流相对无效,因上腹压力常低于大气压力,故当呼气时空气向腹腔逆流而唯有当腹腔压力增加时才可间歇向外引流.实验证实在放置烟卷引流24小时后引流即可被网膜围绕使腹壁引流口受堵,而在48小时后烟卷引流可已完全与腹腔隔绝.放置4天以上的引流周围可见脓性分泌物,而腹腔内并无感染.在腹部手术中,烟卷引流最常用于胆囊切除术后作预防性引流.但胆囊切除术后常规放置引流已被证实可增加发病率.Budd在1982年所报告300例胆囊切除术根据术后用烟卷引流、双套引流分或无引流分为三组分析,结果引流的两组中手术后发热、不适、肺不张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增高.有关胆囊切除术后引流问题尚有争论,但在美国一般对单纯选择性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窝尚能完全闭合,又无急性感染者一般不  相似文献   

2.
自有人类外科史以来 ,“切开引流”就是手术的基本术式。祖国医学中“捻”的目的即是引流。有历史记载的 Hippocrates首先提出用引流以来 ,采用的材料及方法有不断改进。一、常用外科引流的分类及品种引流的材料常用的有纱布、橡胶、乳胶、硅胶及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的膜状及管状物。按其作用方式有被动引流 (靠重力及毛细管虹吸作用进行引流 )、主动引流 (藉负压吸引及冲洗 )等 ,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目前常用的引流有以下几种。1.Penrose引流 系 1890年美国妇科医师 C.B.Penrose倡用 ,沿用至今仍为最常用的引流之一。用内径为 0 .6 4cm~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选取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43例,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的20例为观察组,放置普通引流瓶的23 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引流时间、术后肤坏死、皮下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引流总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真空负压引流瓶应用于跟骨骨折后术后引流效果优于负压引流球,可减少术后伤口积血的发生,有利于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和伤口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就诊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颅内压监测下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对照组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CT扫描结果 进行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预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脑积水、脑疝、再出血)、脑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①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1,P<0.05);②试验组颅内感染、脑积水和脑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脑室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岀血疗效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肾盂成形术后内引流与外引流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肾盂成形术后内引流与外引流的优缺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盂成形术6 2例 6 8侧 ,其中 31侧术中置双J管 ,37侧置肾造瘘支架管 ,观察术后与引流方式有关的各种并发症及恢复情况。 结果 术后并发症包括血尿、尿路感染、吻合口漏尿或狭窄、尿盐结垢等。内引流组7侧 (2 2 .6 % )、外引流组 17侧 (45 .9%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内引流组术后腹膜后引流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 (3.9± 0 .9)d、(8.2± 1.9)d ,外引流组分别为 (7.9± 2 .3)d、(16 .0±4 .3)d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肾盂成形术后置双J管内引流的效果优于外引流支架管。  相似文献   

6.
上尿路取石术后内、外引流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上尿路取石术后置内支架引流与外支架引流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调查上尿路取石术后双 J管内引流 46例和外引流 52例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内引流组术后住院天数及腹膜后引流天数明显低于外引流组 ( P <0 .0 1 ) ,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内引流组 ( 1 2 .76% )也明显低于外引流组 ( 2 8.85% )。结论 :上尿路取石术后置内引流优于外引流 ,但在肾功能不良、出血较多、下尿路有梗阻和感染时置外引流或同时置内、外引流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持续腰池引流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创伤小、便于临床观察等点,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疾病.但在持续腰池引流过程中,常发生引流速度过快或慢,导致引流效果不理想或患者头痛等不良反应.为此,我科2006年1月对今对持续腰引流的患者采用输液泵控制引流速度,取得满意,现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乳腺脓肿对口冲洗负压引流与传统开放式纱布务填塞引流的优缺点,探讨对口冲洗负压吸引引流的可行性.方法:64例乳腺脓肿病例分为对口冲洗负压吸引和常规纱布填塞引流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口冲洗负压吸引组较常规组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瘢痕小.结论:对口冲洗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安全、微创、有效,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55例接受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三组:引流自体血回输组25例、延迟开放引流组12例、常规引流组18例.各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比较术后总引流量(包括术中开放止血带止血时的出血量),异体血输血情况,术后第1、3、7天体温,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肢体肿胀情况,伤口愈合质量和术后关节功能.结果 引流自体血回输组平均引流量为(799.2±196.7) ml,明显多于其他两组;延迟开放引流组平均引流量为(381.7±129.2) ml,明显少于常规引流组(666.1±155.0) ml.常规引流组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平均为(81.33±9.86) g/L,引流自体血回输组平均为(91.96±9.57)g/L和延迟开放引流组平均为(91.50±7.92) g/L,较常规引流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引流自体血回输组与常规引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引流组有8例患者(44.4%)术后接受异体血输注,明显多于引流自体血回输组(4例,16.0%)和延迟开放引流组(2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流自体血回输组与常规引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自体血回输组术后第1、3、7天最高体温明显增高,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肢体肿胀、伤口愈合质量和术后关节功能三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迟开放引流可以减少术后显性失血,降低异体血输注率,与自体引流血回输相比,降低术后发热和额外费用,带来更大的临床收益,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硅胶外支架外引流与双J管内引流在肾积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积水患儿160例,并随机分为硅胶外支架外引流组(外引流组)和双J管内引流组(内引流组),每组80例.两组患儿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引流方式,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肾盂分离度和肾功能.结果:两组...  相似文献   

11.
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引流方式主要有前腹壁切开引流、经腹腔镜前入路引流、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左右侧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情况,指导优化胸腔引流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9月53例三孔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资料,左肺上叶30例,右肺上叶23例,术后均采用双管引流.比较2组术后引流时间、肺复张时间、拔管延迟(引流>7天)比例.结果 5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引流方式主要有前腹壁切开引流、经腹腔镜前入路引流、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等.  相似文献   

14.
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探查后T管引流是传统的手术方式,由于其引流时间长及并发症较多,一直有学者探索替代T管引流的方法.曾有逆行经肝胆道引流[1]、经胆囊管探查引流[2]、不置引流的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口[3-4]以及顺行胆道支架引流[5-9]的报道,但各有优缺点及使用局限性.笔者研制了一种能在术后2周自行脱落的胆道支架,并分别应用于腹腔镜及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医院使用的引流袋须打开底部活塞,行开放式引流方可通过观察引流物滴数来判断引流的通畅情况.此举不仅使引流物暴露于空气中,增加病房异味,而且盛放引流物的容器易被打翻,造成污染或引起职业暴露,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形成感官上的恶性刺激.鉴此,我科护理人员设计密闭状态下可视引流滴数装置,并与苏州林华器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成品200件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留置带囊气管导管引流法;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24号气囊导尿管引流法.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及直肠黏膜的完好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未发现直肠黏膜受损病例.结论 带囊气管导管引流能显著降低神经外科大便失禁患者的肛周皮肤受损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囊导尿管引流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乳腺脓肿微创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6例乳腺脓肿患者分为穿刺引流组(29例)、小切口引流组(33例)和传统切开引流组(24例),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穿刺引流组在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方面优势明显,传统引流组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脓肿直径大于5cm者微创治疗失败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微创治疗在乳腺脓肿的治疗中具有极大意义,尤其适用于脓腔较小者,但传统切开引流法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引流方式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胶片正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d平均换药次数、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及组织复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负压瓶持续引流方法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引流与否与术后感染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髋关节置换术后引流与不引流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筛选结局指标中包含引流组和不引流组术后感染率的研究进行分析.偏倚风险评价应用Cochran...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克秀 《护理学杂志》2007,22(18):26-2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最佳引流方法.方法 将79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负压引流组30例,将皮下积液排出后继续保留负压引流管引流;半管引流组22例,采用橡胶管半管引流条1根在积液腔最低处置入引流;硅胶管引流组27例,采用一次性硅胶导尿管,将置入体内的导管再剪2~3个侧孔,在积液腔最低处置入引流.观察三组愈合时间和皮辩坏死率.结果 硅胶管引流组平均愈合时间和皮瓣坏死率显著优于负压引流组和半管引流组(P<0.01,P<0.0125),负压引流组和半管引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0.0125).结论 硅胶管引流比较彻底,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皮辩坏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