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塞因塞用是中医学的治病大法之一。笔者在多年跟随我院名中医邹列纲老先生临床学习过程中,常见邹老治疗疑难杂症,辨证准确,思路清晰,选方用药恰当,收效满意。现对邹老运用塞因塞用一法治病的效验,举例数则,供同道分享,也是弘扬地方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
祛风温阳通络法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有皮肤和多种内脏损害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能缓解病情,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老中医丁济南先生认为该病从中医角度分析,系风寒湿邪侵入所致,故可从痹论治。笔者于1991年~1996年间运用了氏治痹大法——祛风温阳通络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中医邹必禄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已有五十年。邹老谙熟《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历览各家名著,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在治疗时令病、乙脑、血证、疑难杂证、救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将邹老的部份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揭假象抓本质古人曰:“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火极常似水,水极反类火”。病至严重关头,往往真假疑似,感人眼目。临床最应悉心体察,去伪存真。前贤对辨别真假疑似证指出了很多判断方法。如仲景曰:“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者骨髓也。”即是示人从喜恶上着眼断其真伪。邹老根据先哲前贤的教诲,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辨别真假,首先应察病史,询问治疗经过,若条件许可,应翻阅以前治疗过的处方。若服寒  相似文献   

4.
业师洪哲明先生,系辽源市名老中医,年已八旬。临床近六十年。对中医学术造诣颇深,经验丰富,深受病家信任,求诊者踵趾相接。先生诊务繁忙,无遐著述,我幸得列门樯,亲聆教益。不忍吾师学术经验泯没,故不揣浅陋,勉成此文,将吾师学术经验介绍于中医同道。  相似文献   

5.
结构化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规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名老中医临床实际的特点是以门诊为主,所诊治病种较多,多以中医病名或症状性表述来指导诊疗。故应立足于临床实际,从利于研究分析的角度,按照“真实、全面保存,多维动态地分析和挖掘名老中医经验规律”的目的要求,设计广泛适用于各位老中医的临床专业病种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6.
复方犬骨注射液出于一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风湿汤.该风湿汤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疗效,但需连服70多剂,病人难以坚持,且有便血副作用,对上部关节疗效较差,故难以推广.经曲沃县中医研究所对该方多年研究、终于制出复方犬骨注射液,治疗患者37  相似文献   

7.
吾师伍炳彩教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师承名中医姚荷生先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0多年,笔者有幸伺诊于侧,今整理其临床从湿论治肝病验案2则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8.
名医梅国强     
梅国强名老中医现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杂志》编委、湖北省科协常委、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原伤寒论学科)重点学科带头人。梅师于大学期间经组织批准,拜著名老中医洪子云先生(教授)为师,获其真传,更以数十年心力,精勤治学,对中医经典理论研究颇深,在学术上多有建树,并在临床运用方面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9.
邹鑫 《河南中医》2004,24(4):18-18
邹文华老中医从事内科临床50余年,潜心钻研,治学严谨,对血液病的临床研究(如白血病、再障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肿瘤等)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从师学习,颇得真传,获益匪浅。兹将邹老治疗白血病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朝富 《新中医》1993,25(2):3-5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董德懋老中医(1912~)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早年曾师事于施今墨先生,并执教于华北国医学院、创办了《中医杂志》。先后历任中华全国  相似文献   

11.
业师许寿仁先生,系江西省南昌市著名老中医,毕生从事中医临床及中医教育工作,医名远播,桃李盈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先生祖籍皖、歙,年青时曾师事当地名医  相似文献   

12.
我省已故名老中医江映青副主任医师,幼承庭训,后又从师东台名医吴越人先生,并于1956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先生临症50余载,精于内、妇、儿科,屡起沉疴,惟先生生前诊务繁忙,无暇著述,笔者不  相似文献   

13.
武建设 《中医药通报》2012,2(5):59-60, 66
中医来自民间,中医在于民间。"学院派"与"经验派"之间,本不应有什么门户之见。民间老中医也许没有受过系统的医学理论教育,但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方面有自己积累下来的经过多年实践的丰富经验,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升华,也许对广大中医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生都是一种良好的借鉴。文章精选老中医验案三则,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医者意也"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新中医》编辑室于一九七七年编辑出版的《老中医医案医话选》收载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一百一十八位名老中医的医案医话。这些老中医经验丰富,各有专长,充分显示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理法方药清楚,使读者一看便了然某案属于某种治法。在一  相似文献   

15.
任瑞文老中医治疗癃闭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守志 《新中医》1995,27(4):4-5
任瑞文老中医治疗癃闭的经验介绍李守志主题词癃闭/中医药疗法,任瑞文先师任瑞文为我市名老中医,主任医师,1938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后师从赵锡武先生,从医执教40余载,擅治中医内、妇、儿科疾病。尤其对男性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现将其验案3...  相似文献   

16.
洪竹书先生系湖北省鄂州市中医院名老中医、湖北省知名中医。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有幸跟师侍诊于洪老,受益颇深。现笔者将洪老临证处方用药特点介绍如下。1辨证与辨病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卫生工作提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条腿走路的方针。然中医多以辨证论治,西医则以辨病治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六日,是著名老中医章次公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次公先生的生前友好和学生等五十多人,在沪集会纪念。章次公(1903-1959)曾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他毕生为中医的医疗、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发掘祖国医学遗产,最近,陕西省中医研究所文献医史研究室校勘、整理、重印了一批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 这部《伤寒杂病论》,据云为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家藏的该著第十二稿.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原北京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室主任、长安黄竹斋先生于一九三九年筹资刻版.该书共十六卷,其内容比宋本、康平本《伤寒论》多三分之一,文辞简洁流畅,叙述别具一格,且对诸通行本多所订正.陕西中医研究所所长、名老中医、研究员米伯让特为这次重印本作序.又据黄竹斋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会通》、《针灸经穴图考》增补“左修之先生像传”、“祝告医圣文”和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理事、本刊顾问关幼波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5月13日21时1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关幼波先生17岁随父关月波学医,悬壶济世70多个春秋,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其擅长治疗肝病,是著名中医肝病专家。虽是中医,但他毫无偏见,对中西医结合事业大力支持。他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五届名誉理事;从本刊创刊以来,一直担任本刊的顾问,对编辑工作提出过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使我们获益匪浅。他的离去,不仅使广大患者失去了一位健康保护神,也使我们失去一位良师益友。对他的逝世…  相似文献   

20.
一位白血病患者,经治疗得到了缓解,已上班五年多了。他从千里以外,来到辽宁中医学院当面感谢为他治好病的老中医。他就是老中医王钟贤副主任医师。王钟贤,今年六十八岁,有四十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尤其对治疗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许多独到之处。他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