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阮汉利  张和武  樊龙昌 《医药导报》2002,21(10):678-679
目的:探讨分娩后结核病强化期抗结核治疗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分娩后结核病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育龄结核病妇女8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强化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强化期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中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期抗结核药物对分娩后结核病妇女不产生更大危害,可采用同于普通人群的强化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2.
姚琳  顾斌斌  张建平 《抗感染药学》2023,(12):1229-1234
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是结核病的成功治愈的关键,但抗结核治疗通常所用药物较多、疗程也较长,因而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其中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肝脏损害、胃肠道反应、耳肾毒性、过敏反应、血液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该文主要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处置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抗结核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特征,从而减少或避免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本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在结核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8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以肝脏损害、胃肠道反应、关节痛、肾损害为多见,经调整方案、合理治疗,所有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抗结核药物易引起不良反应,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人类与之斗争了数千年。随着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的问世,人类对结核病的治疗取得显著成效,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但随之而来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常给机体带来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其中肝损害是抗结核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了解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确保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应用诊断为肺结核病的患者110例,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最高,其次是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和神经损害,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与相应的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郭向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45-1546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而药物性肝炎是仅次于胃肠道反应的常见不良反应,肝脏损害直接影响患者能否完成结核病规范化治疗,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及转归和预后。2004年3月~2008年8月在不停用抗结核药物条件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抗痨”又称结核病化学治疗,是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结核病化学治疗是已公认并广泛推行的有效的结核病防治手段.成功的化学治疗可治愈结核病,促进结核病疫情下降,降低结核病感染率、患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化学治疗是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策略之一.但是,较长疗程的抗结核治疗常会伴随出现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依从顺应性差;不规律治疗、中断治疗→治疗失败、复发使耐药结核病例增加.结核病药物不良反应是正确实施化疗原则的一大障碍例.为更好地防治结核病,应对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现就本院2005~2010年住院结核患者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及表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患者的肝损害问题.方法 对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16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高发年龄,60岁以上的占80%.平素有酗酒的患者占75%,肝功能改变发生在治疗2周之内占85%.轻者不改变治疗方案,加用保肝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予保肝治疗,142例恢复正常,11例好转,7例放弃治疗.结论 掌握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副不良反应,种类、发生率、时间及防治方法,并及时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确保抗结核方案可达到全程,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些痛苦,甚至终止化疗,是造成不规则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归类,就如何加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用药护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帮助患者完成全程化疗达到治愈目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国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结核病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集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使用抗结核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选取的100例结核病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是在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后的50天之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较大的年龄段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年组。抗结核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不止一种,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肝胆系统损伤,然后是胃肠道系统受损、皮肤及其附件受损。以上三种情况在不良反应中占比最多。结论:结核病患者在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后,易产生不良反应,患者需要通过定期来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不良反应,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双黄连注射液在对患者进行抑菌、抗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具体的用药原则进行分析,以便于临床中对于该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的药物使用量以及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部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表现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以及血管、神经系统反应等,并且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不同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不同,因此该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研究分析患者在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时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地控制医生对于该药物的使用剂量,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涂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19-2220
目的:探讨青光眼药物治疗时的护理模式。方法:分析2000年-2002年我科使用青光眼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003年采取用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评估及药物评估,用药中、用药后观察用药反应,及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能降低青光眼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青光眼药物治疗中的有效护理是保障青光眼药物安全使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及其治疗成本,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医药费用的支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40例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造成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140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主要为抗感染药物(50.71%),其次为心脑血管药(12.14%),ADR主要表现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每例平均治疗时间为2.69天,平均每例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直接成本费用为112.11元,间接费用为100.10元。结论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治疗成本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更多地进行ADR经济成本的监测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社会和患者的ADR成本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烟肼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同顾性分析1例口服异炯肼抗结核治疗后出现发热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复习。结果1例10岁男性患者,诊断为肠结核,在口服常规剂量异烟肼0.3gQd后当天出现发热的症状,为稽留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诊断为异烟肼致药物热。结论异烟肼致药物热为临床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在异烟肼应用过程中出现用原发病不能解释的高热时,应高度注意此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明确诊断后应停药。  相似文献   

15.
杨炳川  方应权 《中国药房》2012,(48):4556-4557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72例已被我院确诊的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132例患者仅口服兰索拉唑。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4周和6周时的有效率和疼痛缓解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和6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83.6%VS.66.7%和97.9%VS.85.6%,2组同时期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抗溃疡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1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的主要方法。方法:从一般病史、用药史、疗效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用药教育等方面分析1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用药方案。结果:从病史及用药史采集、观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应用、专科药物的应用等方面分析得出该患儿用药方案基本合理,但用药仍有值得改进之处。结论:从疗效、不良反应、专科药物应用等方面分析用药方案,是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监护的基本工作内容;深入研究抗感染用药、专科用药、益生菌等药物的使用是实施儿童支气管肺炎药学监护的亮点。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分析现状、临床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持续改进这一循环方式推动临床药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加巴喷丁胶囊(300 ~ 1800 mg/d).共持续治疗12周,评价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莱彻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咳嗽严重程度(VAS评分)、咳嗽次数,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CQ评分、VAS评分、咳嗽次数分别为(16.7±3.4)、(26.7±10.5)mm、(22.5±7.9)次m,相对于治疗前与对照组,LCQ评分、VAS评分显著增高,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40%,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建议应在兼顾疗效和副作用的基础上给予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化疗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l例直肠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联合化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治疗,并进行药学干预、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对症和对因治疗后,患者安全度过化疗期。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药学监护,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熟悉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协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本院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综述。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用药过程应严密监视其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结论通过合理使用可以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手术科室的抗感染治疗与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1例骨科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和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在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下,成功治愈患者,使临床对颅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了进一步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