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39例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薇  郭珊  王春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1):7-8,F0003
目的评价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39例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心脏病患者39例,男性14例,年龄(38.3±25.2)岁;女性25例,年龄(31.1±14.4)岁。在手术前、中、后,对所有病人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手术过程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39例心脏病手术患者,其中纠正诊断错误2例(5%),发现问题4例(10%)。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监测,及时解决术中的问题,预测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娜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133-134
目的 评价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监测价值.方法 术前22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即刻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效果.结果 本组22例中,19例1次性手术成功,2例术中TEE发现反流较重达2级或3级而再次成形后成功,1例反流3级以上改行瓣膜置换.结论 术中TEE在手术中及时、准确、安全、可靠的为二尖瓣成形术提供手术的效果评估,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倪锐志 《云南医药》1993,14(5):303-305
目前广泛开展的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在临床心血管病诊断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对有些病例,如肥胖,肋骨或肺气阻挡,使部分病人(约10—20%)经胸壁显像很差,诊断受到限制。80年代后期发展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补充了经胸壁检查法的不足,为心脏的超声诊断另辟新径,且因探测途径的特殊性,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独到的优越性。我国上海中山医院1989年首先报告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我院1992年8月引进并开展了此项检查。现将其临床应用简介  相似文献   

4.
倪锐法  顾云等 《云南医药》2001,22(3):172-173
目的 建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的方法,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冠脉病变奠定基础。方法 用双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20例成人冠状动脉的长度、内径和血流速度。结果 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显像清晰。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检查冠状动脉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critical aortic stenosis,CAS)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VR)术中的作用。方法40例CAS患者术中应用TEE监测,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检查比较两者在主动脉瓣环测量差异,并评价TEE在CAS患者行AVR手术的应用。结果 TEE检查可对手术操作实时评估,可进行针对性排气和明确的补救手术。 TEE对主动脉瓣环直径的评估较TTE精确( P <0.05)。结论通过术中TEE,有望进一步完善CAS患者术前的临床诊断,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制定、修改手术方案。 TEE可以在术后即刻了解有无瓣膜开放关闭问题,跨瓣压差,反流及有无瓣周漏,在体外循环期间就可以再次手术纠正,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免遭二次开胸和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肌部室间隔缺损镶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经食道超声,观察手术前室间隔肌部缺损大小、位置以及观察整个镶嵌手术过程,评价缺损封堵情况。结果10例肌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均成功置入封堵器。其中3例缺损有细小残余分流。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具有实时直观,能监控手术全过程,引导镶嵌治疗,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对肌部室间隔缺损的镶嵌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翔  李永吉 《云南医药》1999,20(2):93-94
房间隔缺损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数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大,病情逐渐加重,形成肺动脉高压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早期诊断就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心动图成为诊断房间隔缺损(ASD)的首选方法。常规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术前1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即刻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效果。结果本组15例中,13例1次性手术实施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2级再次行成形术,最终获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3级改行二尖瓣人工置换术,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结论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对5例体肺循环栓塞病人进行了栓子来源的研究,发现心内血栓2例和心辩膜赘生物3例。TEE较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心内血栓和辩膜赘生物敏感而可靠。  相似文献   

11.
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特点。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624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年(年龄≤44岁)缺血性卒中172例和老年(年龄>60岁)缺血性卒中患者452例。分别在青年组和老年组内按照有无高血压分为合并高血压及非高血压。并测24 h动态血压,分别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及收集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食特点等流行病学资料。高血压病为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较多,有高血压患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血压以夜间升高为主,并具有盐敏感性。青年缺血性卒中有其自身特点,应根据这些特点对缺血性卒中进行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影像学表现(MRI、SPECT),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 P ﹤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显示新发梗死率观察组(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SPECT 检查改善率观察组(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梗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神经功能水平,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克林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克林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克林澳、对照组予血塞通治疗,两组其它治则同。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病情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7. 00±4. 19及3. 86±2. 95,对照组分别为6. 49±3. 32及5. 69±4. 09。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BI评分分别为60. 86±26. 42及77. 86±20. 37,对照组分别为61. 29±33. 09及62. 29±34. 75。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日住院费用431. 17±143. 93元,对照组平均日住院费用499. 04±175. 98元。结论: 克林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办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16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办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通过测量踝臂指数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情况。 方法:对住院的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踝臂指数测量,并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20例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疾病踝臂指数的均值为0.831±0.079)。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组与非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史(P=0.001)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P=0.001)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而吸烟史(P=0.228)、高血压病史(P=0.359)、血浆C-反应蛋白(P=0.339)和相关血脂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测量ABI确诊下肢PAD简便易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多见于糖尿病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速避凝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防治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速避凝配伍司匹林静滴及单用速避凝治疗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25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临床研究。在应用速避凝配伍阿司匹林治疗前及用药后第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F),在病人出院时和第12周进行两次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氏指数)。同时于治疗前、后检测凝血功能、脑出血并发率及肝功、肾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A)在用药后显著降低(P<0.05),近期疗效,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出院时Barthel氏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进步(P<0.05)。对肝功、肾功无影响。结论 速避凝配伍阿司匹林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沈春峰 《上海医药》2016,(24):23-25
目的:观察丹参酮、血塞通、中风回春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序贯疗法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3月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在其头晕、耳鸣、肢体麻木等症发作时先每天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50 mg及血塞通(冻干)0.4 g,连续14 d,停用补液后每日3次口服中风回春丸1袋(1.8 g)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粒(0.4g/粒),连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1.7%(49/60),有效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51例(85%)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血塞通(冻干)、中风回春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序贯疗法具有明显缓解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症状的作用,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改善中风(脑梗死)患者经络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疗效。方法:借助CDAS2.0统计软件,给定种子数,将112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例和28例。试验组给予血塞通软胶囊和银杏叶胶囊模拟剂,每次各2粒,tid;对照组给予银杏叶胶囊和血塞通软胶囊模拟剂,每次各2粒,tid。疗程均为28d。结果:共有100例完成了试验(试验组75例,对照组25例)。治疗后2组在改善患者半身不遂(上肢)、感觉减退或消失、头痛如刺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患者半身不遂(下肢)、言语蹇涩或不语、头晕目眩、口舌歪斜等方面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中风患者经络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永爱  濮孟久  李京 《天津医药》2005,33(10):630-631
目的:探讨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需注意的事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8例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与68例完全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选取37个可能相关的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血糖升高、发热、不全前循环梗死、心功能不全、脉压差小、焦虑状态、假性球麻痹、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为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部分前循环梗死伴上述危险因素时要高度警惕卒中进展,在抗栓治疗的同时要强调全身性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根据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进行分型,测定血清NSE水平并使用开放源图像处理软件OsiriX计算脑梗死体积,对血清NSE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缺血性卒中亚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按血清NSE中分位数截取点11.46μg/L将患者分为2组进行比较,NSE>11.46μg/L组患者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6.0(4.0,10.0)分vs4.0(2.0, 6.0)分]、脑梗死体积较大[4.3(1.3, 15.9)cm 3 vs0.8(0.4, 4.3)cm 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患者血清NSE水平(μg/L)分别为16.7(10.0, 27.4)、11.5(10.1, 13.8)、11.0(9.9, 14.6)和10.3(9.5, 11.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NSE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s=0.417,P<0.01),并且两者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2.438+ 0.100X(X:脑梗死体积;Y:血清NSE)。结论 血清NSE可作为判断缺血性卒中患者脑损伤程度的一种简易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