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相反理论的历史衍化和认识、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特点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十八反"结构形式上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特点。"十八反"一方面表现出配伍产生毒性和干扰中药效应发挥方向实质效果,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病证条件、一定配伍环境影响下、反与不反的呼应和冲突。"十八反"研究过程反映了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十八反"结构形式的研究模式有别于化药等禁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从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理念和视角出发,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毒性-效应并重的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从而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刍议(湖南中医学院中药系410007)陈建国主题词中药配伍,配伍禁忌正确掌握中药配伍禁忌,是确保中药疗效和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从《神农本草经·序例》提出“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  相似文献   

3.
中药"十八反"是本草配伍禁忌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古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在明清时期更加趋于统一,这种经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通过梳理明清本草和医案著作,发现明清医家对中药"十八反"禁忌理论总体上继承,同时又在临床应用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王道和霸道理论、相反相激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十八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临床医家用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几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中医临床安全用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药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十八反”则是目前中药安全性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十八反”中药反与不反的客观界定及其科学本质的阐明,对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细胞色素P450 酶作为人体重要的玉相药物代谢酶系统,对药物代谢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中药以合并用药为主且其中许多成分或许为P450 酶的底物、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有可能存在基于P450 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本课题组将现代药理学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P450 酶引入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十八反中各组药物与药物代谢酶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揭示一类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模式,阐明中药配伍产生相反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药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中药配伍禁忌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关于配伍禁忌的记载,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中药配伍禁忌有清晰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研究基础,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凡属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依据和应用经验,临床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伍禁忌是中药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古人总结中药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有"十八反"和"十九畏",但现代文献资料、临床观察或实验研究,均无一致结论,以致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多困扰。深入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本质,建立符合现代认知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为中药配伍禁忌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范欣生 《中医杂志》2015,(5):361-365
随着"十八反"为代表的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的内涵、毒-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以典型相反关系可能涉及的致毒、增毒、减效、降效综合评价,客观地反映了七情相反的复杂关系。深入探析中药配伍禁忌历史衍化中相反配伍危害特点的论述和规避反药合用的方法,尤其是相反配伍"潜害"的认识,阐述其来源与发展,剖析潜害的多层面特点,以及潜害与趋利避害关系,不仅对现今评鉴"十八反"配伍禁忌机理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而且对中药配伍禁忌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位亚丽  王志国 《世界中医药》2014,9(2):224-227,232
目的: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古今人们对中药配伍禁忌的经验、认识,归纳整理包含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在内的中药配伍禁忌药物,方便临床查阅。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主要检索建国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载的有关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期刊文献,选取具有代表性且重要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结论:文献研究表明十八反、十九畏不是绝对的临床配伍禁忌,在有限制的条件下,部分可以同方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临床医家用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几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中医临床安全用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药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十八反"则是目前中药安全性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十八反"中药反与不反的客观界定及其科学本质的阐明,对完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细胞色素P450酶作为人体重要的I相药物代谢酶系统,对药物代谢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中药以合并用药为主且其中许多成分或许为P450酶的底物、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有可能存在基于P450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本课题组将现代药理学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P450酶引入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十八反中各组药物与药物代谢酶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揭示一类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相互作用模式,阐明中药配伍产生相反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作为古代传统用药配伍禁忌由来已久,对相关理论的态度也是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见解。该文从十八反、十九畏的产生源流到当代中医对其的不同认识,从毒理、药理、化学与信息等方面对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验证结果的分析归纳,来探讨十八反、十九畏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每个组对各具特点,一个或几个组对不能作为整个十八反、十九畏的代表,必须系统研究其中的所有组对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药饮片应用出现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很容易把握,而中成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汤剂,中成药、汤剂与某些天然药物提取物的化学药之间的隐性配伍禁忌还未被人们所重视。中药之意义应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作为临床直接应用的只能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我们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所收载的700多个成方制剂和单方制剂进行统计分析,对临床药疗工作中可能在联合用药中发生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隐性配伍禁忌,以及临床药学工作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开展中医临床药学工作。必须注意汤方、化学药某些制剂与中成药之间联合应用出现的隐性配伍禁忌问题。把不按中医药理论用药(属不合理用药)所造成的所谓不良反应归属于中药的不良反应是不理智的。  相似文献   

12.
答:所谓“十八反”、“十九畏”讲的是中药配伍禁忌。历代医药书籍在炮制、组方和调剂时的中药配伍禁忌论述不尽相同,到金元时期,将其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并编成了歌诀,沿用至今,以告诫後人注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与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临床医家把十八反的药物视作配伍禁忌,认为合用后会致毒增毒,然而成功运用反药的例证也代有所传。本文通过对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方剂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藜芦组方剂应用在宋元时期达到最高,而甘草和乌头组方剂则是在明清时期最多,3组方剂在民国时期和现代应用均较快下降;并且外用方的比例偏高,方剂药味数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8~9味。本文认为十八反配伍与毒性药材密切相关,是有条件的中药配伍禁忌,如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配比剂量的变化,不同的给药途径,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其配伍致毒/增毒机理的阐明将为保障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推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也将为其他禁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源  高晓山 《北京中医》1989,(4):15-17,14
中药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中国药典》1963、1977、1985年版均采纳了十八反内容,规定:凡“注明畏、恶、反者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不宜同用”。但许多古今医案中又可见到应用含十八反药物的案例(以下简称反案)。本文试图通过这些反案,探索十八反药物的应用特点和规律,为十八反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一、资料来源1.医案部分:古今医案浩如烟海,本文随机搜集了明清以降129家医案,计:明代6家,清代62家,近、今61家。为避免案例重复,资料均收自各家医案及医疗经验专著,或综合医  相似文献   

15.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界沿袭数千年的用药禁忌。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与《中国药典》均列举了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现代教科书一般把“相反”定义为“两药合用能产生毒副反应或副作用”;“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分析了《普济方》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含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内服成药共782方。结果表明十八反、十九畏不是绝对禁忌。含十八反、十九畏的方药多用于治疗中风瘫痪、症瘕积聚等痼疾、险症,提示我们对于临床上某些棘手的顽固病证,有可能从十八反、十九畏组对的应用中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伍禁忌历来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以"十八反"为代表,从安全性评价、毒效物质、毒理毒代、药物相互作用、毒性机制等方面,我国学者对中药配伍禁忌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在研究思路、研究模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持续深入,许多关键问题尚缺乏可靠结论,未在学科、行业内达成共识。基于"半娄贝蔹及攻乌"配伍禁忌毒效表征基础研究,发现配伍禁忌相关反药组合在功效发挥过程中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是中药配伍禁忌"毒性"的主要表现。中药配伍禁忌的形成具有条件性,与其组成配比、剂量、配伍环境等要素密切相关,其中病症条件是配伍禁忌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病症条件的中药配伍禁忌毒效表征研究模式,为中药毒与效的整合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乌头与半夏配伍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头与半夏配伍小议王亚南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226001)主题词乌头半夏药物配伍禁忌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即所谓的配伍禁忌。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在古籍中说法并不一致。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并编成歌诀。“十八反”中...  相似文献   

19.
“十八反”同方配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但一直存在争议。整理历代方剂96 529首,其中含"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共1 406首,占总量的1.46%,附子类尤其是附子与半夏组合应用较多。"十八反"同方配伍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痼疾、险症和急症,反映了某些难治性病证可能从"十八反"中寻找治疗方法。相反药物的应用与病证特点、病机变化及方剂配伍的复杂关系相关,提示宜忌转化应用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病证特点和"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具体配伍环境,对此应当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界沿袭数千年的用药禁忌。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与《中国药典》均列举了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现代教科书[1]一般把“相反”定义为“两药合用能产生毒副反应或副作用”;“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