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益增多。因此,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必须先了解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笔者就多年从事药剂工作所得经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蕾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270-271
<正>质量良好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是振兴中医药学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质量好的中药材和饮片疗效好、安全性高。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3.
冯晓  高秀芝 《齐鲁药事》2009,28(10):628-629
随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度重视,人们对药品的安全问题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求医问药的时候,在了解药品的治疗作用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药品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那些冠以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中药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中药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因毒副作用小、疗效好、使用安全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但中药由于在栽培、加工、贮存和生产炮制等过程中,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因而影响其安全性。例如中药中本身存在或受污染而使重金属含量超标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国际  相似文献   

5.
中药作为天然药物 ,因毒副作用小、疗效好、使用安全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并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但中药由于在栽培、加工、贮存和生产炮制等过程中 ,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因而影响其安全性。例如中药中本身存在或受污染而使重金属含量超标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国际上对中药中的重金属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1] 。按照目前的国内外标准 ,重金属主要包括铅 (Pb)、镉(Cd)、汞 (Hg)、铜 (Cu)和砷 (As)等。中药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是本身含重金属 (包括砷盐 )的矿物药 ,如朱砂 (含HgS)和雄黄 (含As2 S2 )等 ,…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然而,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也形成了一个误区,以为使用中药比西药安全,这话虽不无道理,但并非完全正确。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中药也有其二重性,即防病治病的一面和毒副反应的一面从安全性的角度考察,中药比西药毒副作用相对要小一些,但是中药中也有毒剧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会引起不良反应,即使是用法得当,对多数人是安全的,但对特殊体质的人也会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久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了解很少,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因此,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首先应了解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笔者就多年从事中药工作所得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药一直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相对讲中药确实比化学药物要安全.安全、有效是对药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备条件.但是近年来一系列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马兜铃酸事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黄连事件等,及国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来自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计,1997年1月-2001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301例,涉及中药品种87种.注射剂在品种上占32.18%,在不良反应例数上却占到68.71%.国家药监局叫停中药鱼腥草注射剂无疑是对长期被标榜为"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的又一次挑战.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笔者对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我国几千年的医药史上,中药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其不良反应小,标本兼治的特点,为大家所推崇。但是近些年,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日益增多,降低了人们对中药的信任程度,使得中药发展受到阻碍。方法本文探究了中药的不良反应的现象和原因,并探讨了相关措施。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我国中药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结论通过各方努力寻找多种途径来积极解决,真正的使中药成为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药品。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我国文明结晶的同时,使中药更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0.
大凡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古人亦称“毒性”。中药由原来大众认为是“天然无毒的”,至现在其毒副作用被频频曝光,引发了人们对中药安全的疑虑,舆论也有借此封杀中药的势头。其实中医能通过辨证论冶而“补偏救弊”;药剂师通过对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不同的加工、炮制,不仅能帮助医师提高疗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或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基本上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即若要减少中药的毒副作用,中医中药两者的配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兜铃酸事件”到“含汞、砷中药安全性事件”,频频发生的中药安全性问题引发了社会对中药有毒、无毒的广泛讨论。两种片面的观念也在这片讨论声中产生了,即“中药安全无毒论”和与之对立的“中药毒性严重论”。由于先前过度信赖中药的安全性,以至造成了药物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的现象发生,产生了许多毒副作用,进而引发公众对中药安全性的忧虑。现在少数学者甚至提出中药本身是不安全的,要将其废除。显然从目前造成的结果来看,这二种观点和态度都是由于中药安全认识存在的误区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的保护意识加强,大量使用西药,其毒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甚至造成终生遗憾,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入中药。中药以其毒副作用少,无抗药性,对疑难杂症效果显著优于西药。世界范围的中医中药热、针灸热、气功热,显现出人们回归大自然的美好希望。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所以经常被作为对抗西医西药毒副作用的替代品来使,随着中药使用范围不断的扩大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也日渐增多。对导致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对策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兜铃酸事件”到“含汞、砷中药安全性事件”,频频发生的中药安全性问题引发了社会对中药有毒无毒的广泛讨论。中药的毒副作用根源于中药的毒性,对药性有毒无毒的探讨,不仅可以丰富中药药性理论,同时对中药的合理应用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就如何理解中药的有毒无毒、如何认识各种因素对中药有毒无毒的影响及正确合理地使用中药,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对中华民族繁衍昌盛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多为天然植物 ,一般药性平和 ,比西药相对安全 ,所以长期以来 ,人们错误地认为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 ,无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这是片面的 ,虽然中药比西药毒副作用小 ,但近年来 ,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已屡见报道 ,药源性疾病逐年增多。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对机体产生的除治疗作用以外的过敏现象或毒副作用。中药不良反应涉及神经、循环、泌尿、消化、呼吸、血液系统损害和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以过敏反应和消化系统损害为多见。中药的不良反应表现为 :皮肤荨麻疹或疱疹…  相似文献   

16.
<正>很久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了解很少,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剐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因此,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首先应了解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笔者就多年从事中药工作所得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观察药品的安全性是新药临床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目前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同时受中药毒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无大问题等传统思维的影响,普遍存在重视疗效性观察和研究,而忽视安全性和不良反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是我国宝贵的知识、文化遗产,是对先人数千年医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在合理的前提下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当代中药复方新制剂的研发思路中也应以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重。1中药复方新制剂研发整体思路首先,中药剂型的选择应以临床需要、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等为依据,通过参考文献记录和预试验予以论证。应充分发挥各类剂型优势优点,尽可能选用新剂型,以达到疗效高、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储运、携带、使用便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很久以来,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为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为了能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产生中药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的缘由。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一般认为其毒副作用较少且轻,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药较为安全。其实,中药与其他药物一样,既有治病的一面,也有致病的一面,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强中药的合理使用,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