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方法:6例硬膜窦血栓形成,均做了MRI检查,其中2例用了STIR,1例用了FLAIR序列,3例作了增强检查(Gd-DTPA),5例作了MRV。结果:右横窦栓塞2例,左横窦1例,上矢状窦3例,脑肿胀5例,静脉性脑栓塞2例,脑血肿1例。增强检查,脑皮质及皮质静脉增强1例。结论:MRI对硬膜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有独特的价值。硬膜窦流空信号消失和硬膜窦狭窄、闭塞是直接征像。脑肿胀、静脉性脑梗塞、脑血肿是间接征像  相似文献   

2.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及早期诊断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及早期诊断。材料与方法 对22例脊柱结核行矢状位T1WI、T2WI、P(N)I及轴位T1WI;12例行Gd-DTPA增强T1WI。观察椎体、终板、椎间盘和冷脓肿的信号变化和增强改变。结果 (1)椎体骨炎及终板破坏呈长T1长T2信号;(2)椎旁或椎前冷脓肿呈长T1长T2均匀无结构信号,且上下跨越范围较大;(3)早期椎间盘信号正常或只出现退变,晚期则被破坏;(4)Gd-D  相似文献   

3.
脑静脉畸形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9例脑静脉畸形均有MRI及MRA检查,MRI行常规平扫及轴位增强扫描。MRA采用2D-TOF或3D-MOTSA法。结果小脑4例,额叶3例,颞叶1例,大脑大静脉瘤伴中线血管畸形1例。典型者引流静脉显示长T1短T2低信号流空影,髓静脉网呈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海蛇头”样表现,即多支细小扩张的髓静脉呈辐射状向1牺或2条上流静脉汇聚。MRA可显示髓静脉  相似文献   

4.
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MRI对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胚胎性肿瘤共15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1)脂肪瘤(3例)具有特征性MRI表现,T1WI呈高信号,T2WI呈中等高信号;通过脂肪抑制技术高信号转变为低信号。(2)皮样囊肿(2例)及表皮样囊肿(7例)好发于马尾及脊髓圆锥处,多发生于儿童,MRI表现为T1WI低或等低及T2WI高或等高混杂密度影,病灶均有T1WI等信号包膜,两者MRI不易鉴别。(3)畸胎瘤(3例)多位于骶尾部椎管内,MRI可同时出现骨质信号、软组织信号及脂肪信号,亦可无骨质信号而单纯表现为软组织信号及脂肪信号。结论:椎管内胚胎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MRI表现,结合发病部位和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脊髓多发硬化与特发急性横贯性脊髓炎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硬化(MS)和特发急性横贯性脊髓炎(IATM)的MRI特点及鉴别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对比分析了16例MS和7例IATM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MR基本扫描序列为SE序列T1WI、T2WI矢状位和T2WI轴位,7例行Gd-DT-PA强化。结果:16例MS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8例,7例IATM病前发烧3例,余临床表现相似。两者MR信号特点相似,均为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但MS表现病灶多发(93%)、长度不超过2个椎体(88%),主要分布在白质区(93%)的特点,而IATM以病灶单发(57%)、长度大于2个椎体(71%)、全脊髓分布或灰质分布为主(71%)。结论:MRI对脊髓MS和IAT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综合分析MR表现、临床特点、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样脑炎的MRI表现和Gd-DTPA增强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报告9例肿瘤样脑炎的MRI所见,并与18例脑星形细胞瘤的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瘤样脑炎的非增强磁共振成像(NC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缺乏特征性,其CEMRI表现为(1)斑片状高信号,大小不一,强弱不一,散在分布。(2)单个或多个结节状增强,(3)脑膜线状增强。(4)血管壁套状增强。脑星形细胞瘤的典型MRI表现为结节状增强或为伴有中心坏死的不规则花环状增强。结论:CEMRI能反映肿瘤样脑炎的炎性渗出、肉芽肿形成、硬膜充血和血管周围炎的病理特点,对肿瘤样脑炎和脑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颅底骨源性肿瘤的MRI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底骨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并与CT和病因对照,研究MR在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材料与方法:搜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骨源性肿瘤22例(软骨肉瘤3例,软骨瘤2例,转移瘤2例,脊索瘤10例,骨巨细胞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2例),全部行MR检查(11例行增强检查),8例行CT检查。结果:绝大部分肿瘤均有一清晰的边缘,T1W上呈低或等信号,T2W上呈不均匀高信号,T1W上呈低信号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与特征的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与特征。方法:收集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5例、138个听神经瘤的MRI,其中微小听神经瘤为10例,行Gd-DTPA增强扫描为42例。结果:听神经瘤的MRI的表现主要为:(1)肿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病侧第Ⅶ、Ⅷ神经束较对侧增粗,与肿瘤主体多无明确分界,增强后可见两者相连,颇为特征;(2)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略低信号或低等混合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或高等混合信号;(3)注射Gd-DT-PA后肿瘤呈均匀,不均匀或环状强化;(4)肿瘤边界清晰,边缘光整;(5)绝大多数肿瘤患侧内听道前后径扩大,深径缩短;(6)微小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为第Ⅶ、Ⅷ神经束正常或局部结节状增粗,造影后呈结节状或点状增强。结论:MRI是检查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Gd-DTPA对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肿瘤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肿瘤35例,其中神经鞘瘤22例,神经纤维瘤11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2例。结果:MRI表现有以下特征:(1)肿瘤沿着三叉神经径路生长,常跨越中、后颅窝,多呈哑铃状;(2)肿瘤T1加权图像呈低信号或低、等混合信号,T2加权图像呈高信号,注射Gd-DTPA后多呈不均匀强化;(3)三叉神经根部增粗与肿瘤主体相延续是诊断三叉神经肿瘤的可靠征象;(4)常伴有岩骨、颅底骨质吸收、破坏,Meckel腔扩大,咀嚼肌萎缩等。结论:MRI是诊断三叉神经肿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三叉神经肿瘤需与脑膜瘤、听神经瘤、胆脂瘤、颞叶胶质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囊性脑膜瘤的认识和诊断。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膜瘤9例,回顾分析其MRI表现。结果:囊性脑膜瘤具有下述特点:(1)肿瘤实体在T1、T2加权像多呈等信号,且等信号区与颅骨或大脑镰关系密切,而囊肿的液性信号区则与等信号区相连;(2)增强检查,等信号区明显均一强化,邻近硬膜可强化,呈现"硬膜尾征";(3)肿瘤局部颅骨内板增厚,板障信号异常。结论:提高对囊性脑膜瘤的认识,可减低其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