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中的毒副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10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培门冬酶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化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培门冬酶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需在临床应用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王金玮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154-154,157
目的:验证培门冬酰胺酶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我院2010年1~4月收治的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培门冬酰胺酶治疗的情况来说明。结果:治疗结果显示1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后有很好的疗效。结论:培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确实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高血糖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高血糖二例郑文张运涛卫燕林雪南勇威本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L-As-paraginase)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可发生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但L-ASP引起高血糖症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4.
金彦宏 《大家健康》2014,(8):99-100
目的:探讨培门冬酰胺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市三甲某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观察组使用培门冬酰胺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用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培门冬酰胺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化疗中均有显著疗效,但是培门冬酶酰胺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用药次数,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培门冬酰胺酶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市三甲某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观察组使用培门冬酰胺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用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培门冬酰胺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化疗中均有显著疗效,但是培门冬酶酰胺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用药次数,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冬酰胺酶对某些人体肿瘤如淋巴肉瘤、急性白血病(尤其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确实的疗效。它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代谢差异来选择性地达到抑制或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某些肿瘤细胞由于本身不能合成门冬酰胺这种必须的氨基酸,所以必须摄取细胞外的门冬酰胺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这点是与正常细胞不同的,因为正常细胞一般本身就能合成门冬酰胺而不必完全依靠细胞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初发ALL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含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6.7%、86.7%,而对照组分别为90.0%、73.3%、83.3%,2组在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具有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中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毒副作用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从本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随机选择9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酶治疗。观察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治疗总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用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过程中,利用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均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并导致一定毒副作用的出现,但培门冬酶治疗在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的护理NursingforChemotherapyofAcuteLymphaticLeukemia封丽华(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护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本...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例1 男,3岁。因发热15d,面黄10d入院。入院后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2型。以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及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L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方案化疗43d获完全缓解。之后用CAT(环磷酰胺、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方案巩固治疗10d。化疗期间持续用青霉素、头胞唑啉等控制及预防感染。CAT方案结束3d,患儿出现轻微咳嗽,呼吸稍急促。体检:体温37.3℃,呼吸36次/min,柯兴氏面容,无鼻扇及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肺底散在水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抽样,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推行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国产培门冬酶+泼尼松),对照组应用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vs 91.89%)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且静脉栓塞、脱发、黏膜出血、排肠肌疼痛、巩膜黄染、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及乏力、精神差发生率亦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似,但较后者作用时间长、使用便捷,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之一,3-7岁儿童高发,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门冬酰胺酶作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培门冬酶作为一种新型门冬酰胺酶制剂,其免疫原性较低,半衰期延长,使用次数少,已逐渐被临床所接纳。  相似文献   

13.
秦丽霞  刘雪静  贾飞勇 《吉林医学》2010,31(23):3924-3925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75例患儿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尿糖、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后给予5%葡萄糖250ml加左旋门冬酰胺酶5000~10000U/m23h内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6~10次、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175例次治疗中出现过敏反应6次,胃肠道反应92例、低蛋白血症38例、凝血常规49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糖尿病发生。由于及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护理。无1例死亡。结论: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化疗不良反应,才能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作者通过形态学与免疫表型检查,对350例急性白血病(4L)患者进行诊断与分型的结果。本组病例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201例;包括五个亚型:无标志型(Null-)、普通型(common-)、前B型(Pre-B)、B型和T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110例;混合性急性白血病(HLA)6例及分类困难的25例。后者经电镜髓过氧比物酶(MPO)和基因型检查,使本组全部病例均作出分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对应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门冬酰胺酶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采取培门冬酶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长,P0.05。观察组患者中变态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总蛋白降低率、蛋清蛋白降低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酶对患者均会产生骨髓抑制及相关不良反应症状,但培门冬酶对患者骨髓抑制时间长,改善了肝功能和血清蛋白,减少了变态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凝血四项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我们对64例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急淋患儿治疗前1d、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2d检测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外周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患儿在使用L-Asp过程中出现凝血四项的异常,主要是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较大。结论 L-Asp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较大,适当补充纤维蛋白原,不影响L—Asp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左旋门冬酰胺酶超敏反应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目前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联合化疗方案中主要药物之一,在提高儿童ALL的持续完全缓解(CCP)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与ALL患儿的无病长期存活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左旋门冬酰胺酶有多方面的副作用,过敏反应是其中之一,重者可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对左旋门冬酰胺酶皮试阳性者应用脱敏疗法而顺利完成疗程。但临床上皮试阴性,在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过程中仍出现过敏反应,为了能使化疗顺利完成,采取措施保证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应用,我们总结了近4年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初,Kidd首先报告了豚鼠血清对某些肿瘤的治疗作用。Broome的研究证明,在豚鼠血清中,对肿瘤具有治疗作用的乃是L-门冬酰胺酶。自此,L-门冬酰胺酶开始广泛用于治疗人类与动物肿瘤,并在人的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淋巴肉瘤和淋巴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L-门冬酰胺酶作用机制的研究显示,该酶可抑制糖蛋白的合成或使细胞膜中已形成的糖蛋白的糖基与蛋白质部分解离。  相似文献   

19.
邓作勇  刘荐 《重庆医学》2005,34(2):232-232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其缓解率高达90%以上, 目前它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治疗ALL的最主要的化疗药物,但它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我科1例ALL患儿应用L-ASP后2次致糖尿病的病例,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急性白血病化疗的现状 急性白血病(AL)的化学治疗近二十年已形成相对固定的国际标准诱导缓解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VDLP方案(长春新硷、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强的松,28天为一疗程),国内部分医院选用VDCP方案(即将环磷酰胺取代左旋门冬酰胺酶,同时增加柔红霉素应用的天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选DA方案(柔红霉索、阿糖胞苷,7天为一疗程)。完全缓解(CR)率在儿童ALL高达95%以上,成人ALL为70—80%,AML则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