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1954-2004年收治的147例原发性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显示,原发性骶前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直肠指诊、B超和CT检查;肿瘤病理类型复杂,147例共涉厦不同病理类型30种,其中良、恶性分别为49.7%和50.3%;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本组病例肿瘤完整切除者77例,部分切除者32例,二次手术者18例;78例骶前恶性肿瘤联合应用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综合治疗的疗效与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体积等因素有关;患者生存期3个月~14年,中位生存期2年,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及综合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附2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进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33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I期94例,I~IV期43例,复发转移96例。单附件或全宫双附件加大网膜阑尾切除分别为78例和151例,活检4例。单纯手术17例,手术加放疗和化疗65例,手术加化疗151例。结果全组存活127例,I期存活78例,I~IV期17例,复发转移32例。总5年生存率为55.6%。无性细胞肿瘤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84.2%,非无性生殖细胞肿瘤为44.6%,其中PVB、BEP方案化疗的生存率较高,为66.0%和73.3%。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对化疗敏感,PVB、BEP是最有效的化疗方案。早期患者可治愈并保留生育功能;晚期先化疗,肿瘤局限后手术,术后巩固化疗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附9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者22年来共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9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其中男49例,女41例。胸腺肿瘤38例,占42.3%;畸胎源肿瘤19例,占21.2%;神经纤维瘤9例,占10.0%;其它肿瘤24例,占26.5%。肿瘤完全切除70例,占77.8%;基本切除6例,占6.7%;剖胸探查12例,占13.3%;术后死亡2例,占2.2%。术后随访3个月至13年,肿瘤完全切除70例中,无一例复发。本病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但不要忽略有鉴别意义的病史和体征,要认真阅读、分析胸部X线照片,从中可能发现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的资料。有些特殊、疑难病例则是由于它们的异乎寻常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使诊断困难。CT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术中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2001年6月~2003年6月对16例经病理证实且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施行^125Ⅰ粒子胰腺肿瘤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前C与MRI均显示胰腺肿块,术中所见证实。结果:11例疼痛肿瘤患者中10例症状明显减轻,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增大;4例Ⅰ期患者生存期均在20个月以上。2例出现了并发症,1例小肠梗阻,1例胰瘘。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能控制原发性胰腺肿瘤的局部生长,镇痛效果显著,并发症较低,有望提高早期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生存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对50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因素,生存质量,肿瘤大小,血清碱性磷酸酶和体重进行评估。体质症状评分是一个较CT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更精确的生存预告者,预测生存的最好模型包括腹泻、进食、休息、工作能力和睡眠等生活质量问题。唯一临床测量变量(包括在这个最好生存预告模型里)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研究展示生活质量能预测大肠癌肝转移的生存。肿瘤产物和肿瘤大小的差异能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大肠癌的生存,通过生活质量评估这些差异较肿瘤大小的测量更为精确。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生存与临床因素、生活质量、血清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系,而与肿瘤大小,体重减轻不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常上皮组织内部的动态平衡由上皮细胞与其微环境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来维持。上皮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以看作是对这种动态平衡的破坏。肿瘤不应仅仅被看作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肿瘤细胞自主性的,单纯的肿瘤细胞增殖群体,而是肿瘤细胞在与其微环境乃至机体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中演变成的,涉及多种细胞成分的另类组织。对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相互作用方式及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肿瘤本质的认识,并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以羟基喜树碱(HCPT)为主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HCPT联合顺铂(DDP)、依托泊甙(Vp—16)、丝裂霉素(MMC)、多柔比星、5—氟尿嘧啶(5-FU)等药物组成不同方案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结果提示,5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0.0%(20/50),对消化道肿瘤有效率为43.59%(17/39);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脱发,但大多为Ⅰ、Ⅱ度,不影响治疗。HCPT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03例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03例,有病理诊断288例,其中良性肿瘤91例,占31.6%;恶性肿瘤197例,占68.4%。本病解剖部位特殊,发病隐蔽,症状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故强调影象学检查,尤其是B超和CT的诊断。不能切除的腹膜后恶性肿瘤预后极差,作者主张放宽剖腹探查指征,常规作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若是恶性肿瘤,则应尽可能完全或大部分切除,必要时可行受累脏器的联合切除术。肿瘤无法切除者,术后可用放疗或化疗,待肿瘤缩小,再争取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者,要争取再次、多次手术切除。若为良性肿瘤,则不应施行危及患者生命的冒险手术,不要勉强行肿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9.
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自1999年正式发表以来,曾进行过几次修订,它结合了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征,将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为髓系肿瘤、淋巴系肿瘤、肥大细胞病以及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四大类。新分类方法较为全面、实用,为国际问交流提供了平台。下面就新分类的髓系肿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回顾并结合文献分析13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13例阑尾类癌患者,6例肿瘤直径〈1cm,局限于浆膜内无转移,单纯阑尾切除术后无瘤生存10年者5例,非肿瘤性死亡1例。3例肿瘤直径1~2cm,局限于浆膜内无淋巴结转移,回盲部切除术后生存5年者3例,生存10年者1例。4例肿瘤直径〉2cm,1例侵犯浆膜外无淋巴结转移者,回盲部切除术后生存满5年;2例侵犯浆膜外并淋巴结转移,回盲部切除术+术后化疗,生存5年者1例;合并肝脏转移者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化疗,2年内死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阑尾切除术中应常规纵形切开阑尾标本检查有无微小肿瘤;肿瘤直径〈1cm者可单行阑尾切除术;直径1~2cm者回盲部切除,术后辅以化疗;肿瘤直径≥2cm可有浆膜受侵和淋巴结转移,宜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11.
黄强 《实用肿瘤杂志》2007,22(4):281-283
微创外科治疗神经肿瘤既要最大程度保护神经不受损害,又要彻底或相对彻底清除肿瘤。这是20世纪末刚发展起来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新领域,已经建立的手术平台有锁孔(Keyhole)显微、神经导航和神经内镜等,对于良性肿瘤是以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为界面的清除肿瘤;对于无法找到界面、呈浸润性生长的神经胶质瘤还应辅于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进行治疗。我国的微创神经外科治疗相对滞后,仅有少数单位已经起步,多数单位尚处在准备阶段,期望本刊特约的专家笔谈对推动我国微创神经外科发展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与上皮性卵巢癌相比,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较少见,仅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13%,主要包括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恶性性索间质肿瘤,对这类肿瘤的治疗方式为手术联合化疗。本文对其化学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PET在骨和软组织肿瘤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  田梅 《实用肿瘤杂志》2005,20(2):98-101
骨和软组织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骨和软组织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PET对于骨和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病变部位的定位、恶性度评价、活检部位的确定、疗效果判断和预后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特别是病变部位进展范围的定位对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的骨和软组织肿瘤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小肠肿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肠肿瘤惠者的临床资料。小肠肿瘤多表现为腹痛、腹块、黑便、腹胀、恶心、呕吐。平滑肌肉瘤中有63.2%(12/19)位于空肠,腺癌75.0%(12/16)位于十二指肠,淋巴瘤66.7%(4/6)位于回肠。54.2%(26/48)的小肠肿瘤位于十二指肠及屈氏韧带以下20cm的空肠。多发性小肠肿瘤为8.3%(4/48)。术后复发的占10.4%(5/48)。根治性切除占70.8%(34/48),姑息性手术占25.0%(12/48),探查活捡术占4。2%(2/48)。对腹痛、腹部肿块、黑便患者如已排除胃结肠病变应高度怀疑小肠肿瘤,特别是平滑肌肉瘤的可能性。小肠肿瘤常多发,术后易复发。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小肠肿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盆腔肿瘤的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病理变化。方法:对30例欲行手术的腹盆腔肿瘤患者先行HIFU治疗,同时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再观察治疗区组织的病理变化,寻找临床和病理的关系。结果:HIFU治疗后,显效率43.3%(13/30),有效率36.7%(11/30),无效率20.0%(6/30)。有效的24例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区内可见细胞变性、凝固性坏死,其边缘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无效的6例中,有4例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异常,2例表现为细胞处于失活状态。结论:HIFU治疗后其临床疗效与病理变化是一致的,用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气管与食管在解剖上相互毗邻,其中一处发生肿瘤便可侵犯另一处,治疗上较为困难,以气管食管联合切除术为宜。就气管或高位食管肿瘤的诊断及气管食管联合切除术的手术技术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恶性淋巴瘤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按在各种肿瘤中,恶性淋巴瘤(ML)病因复杂,病理形态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分类历来争议较多,特别是NHL分类更为繁杂,目前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如Willis所说:“病理学上没有其它肿瘤象淋巴样肿瘤命名那样存在着概念上的混乱情况”。这种情况至今还没有多大改善,给ML的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刊特邀请许良中教授对ML的分类研究进展撰写专稿,文中着重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ML新分类的国际统一标准,使临床治疗有了更明确的针对性,借此能寻找更为合理的、统一的、简明的、能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方法。这不仅是病理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临床肿瘤工作者确定患者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的重要问题。许良中教授是我国多年来从事病理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资深专家。本文条理清晰,文笔简练。现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花生四烯酸通过脂加氧酶(lipoxygenase,LOX)途径代谢产生多种生物活性脂类,这些脂类在炎症、血栓形成和肿瘤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LOX按照组织分布被分为5-、8-、12-、15-LOX4个家族.血小板型12-LOX是LOX的一种,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廿碳四烯酸。血小板型12-LOX在正常组织中主要分布在血小板、人皮肤表皮细胞细胞质和微粒体中。近来研究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系中不仅可检测到血小板型12-LOX的表达,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瘤细胞表达增强。血小板型12-LOX催化的代谢产物,如12(S)-羟廿碳四烯酸,已被证明涉及肿瘤细胞凋亡、肿瘤血管形成.因此血小板型12-LOX也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目标。多项研究表明,血小板型12-LOX的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肿瘤,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能有效抑制胶质瘤。对血小板型12-LOX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机制进行讨论,另外,对血小板型12-LOX抑制剂预防和治疗肿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对5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常规放疗前,采用顺铂进行肿瘤基底部注射。同期治疗的52例同期别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组。在接受放疗10Gy时,局部化疗组及对照组的外生肿瘤体积平均缩小为98.70%及32、51%;放疗剂量达30Gy时,研究组全部外生肿瘤消退,对照组肿瘤消退者占30.77%。局部化疗未增加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常规放疗前配合局部顺铂化疗有显著的近期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新血管的生成,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高表达。VEGF在食管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且与食管癌预后明显相关。针对VEGF及其受体的肿瘤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