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卫生状况和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进行精神卫生状况的评定,根据测评结果寻找患者存在的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并且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治疗。心理治疗以个体为治疗对象,治疗方法以心理疏导为主,治疗后再次进行精神卫生状况的评定,比较治疗前后SCL-90各因子分。结果门诊冠心病患者存在较多方面的精神卫生问题,主要有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在给予合适的心理疏导后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治疗前后SCL-90各因子相比较,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问题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门诊冠心病患者存在焦虑、恐怖、抑郁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合适恰当的心理疏导对于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PCI手术的患者247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进行自行问卷调查,了解PCI术前、术后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后两种量表的总分和心理问题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心理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焦虑(74.1%比26.7%)、抑郁(58.7%比21.5%)发生率明显降低,HAMA[(16.83±4.25)分比(10.57±3.38)分]、HAMD[(17.92±5.42)分比(11.68±3.76)分]总分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冠心病择期介入治疗前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其发生率,并降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3例患者进行入院时的首次焦虑、抑郁程度的测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2周,出院前对患者再次焦虑、抑郁程度的测评。比较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焦虑[(8.3±2.0)分眠(13.2±1.1)分,P〈0.01]、抑郁[(7.6±1.5)分眠(12.7±1.0)分,P〈0.01]程度比干预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临床上要重视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伴有抑郁情绪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学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药物)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44例患者中伴有抑郁情绪者占47.2%,在SCL-90调查中显示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总分、阳性均分等项与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针对抑郁情绪的心理(药物)干预能显著降低抑郁评分(P<0.01)、明显改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院后因症状复发再次就诊次数(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不可忽视,有效的心理(药物)抗抑郁治疗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随着冠心病患者人数的逐年增多,治疗过程中患者所表现出的负性心理应激因素日渐突出。本文从冠心病心理康复的目的、康复方法及负性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表现症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5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增加(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24h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早期心理干预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模式及效果。方法:选符合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2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根据制定的心理干预措施实施干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心理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早期心理干预对极大部分负性情绪均有显著的缓解作用(P〈0.01),早期心理干预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另一组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在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SAQ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的SAS、SDS、SA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正念减压(MBSR)治疗能够让患者对当下感觉、思维、身体状态、意识和环境等经历产生非评判性意识、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PCI术后患者的情绪、睡眠以及对心脏康复的依从性都有改善作用。本文就MBSR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0例冠心病伴抑郁症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多虑平组在心理干预同时每晚口服多虑平,12.5 mg/次;对照组只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冠心病抑郁症状疗效确切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综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6例被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并进行比较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SCL-90。结果:冠心痫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经心理干预后A组的临床效果较B组明显,SCI-90各因子计分A组也较B组下降明显,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综合心理干预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方法:72例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6周末,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的下降(P均〈0.01),4周末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周时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升高,激惹、迟缓退缩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P均〈0.01);且社会功能、社会兴趣、激惹和抑郁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ACS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抑郁症状,提高社会兴趣、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6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8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以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组SDS[(57.41±9.10)分∶(51.34±9.02)分]、SAS评分[(53.33±8.64)分∶(45.59±8.22)分]显著降低,P均〈0.01,SAQ量表中各项分值均有显著增加,SCL-90量表中各项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在常规化疗前后 (相隔 6周 )用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SAS)各对患者测定 1次 ,期间进行一般性心理疏导 ,少数患者给盐酸氟西汀和氯硝西泮口服。另设对照组和正常人群组予以对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DS标准分均值为 4 6 .12± 11.6 1和4 5 .4 1± 13.5 2 ,均高于正常人群组 39.0 2± 9.89(均P <0 .0 1)。SAS的标准分均值为 4 7.78± 12 .17、4 7.0 9±13.89,均高于正常人群组 38.16± 9.92 (均 P <0 .0 1)。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DS分别为 31.2 3± 9.98和4 3.5 6± 10 .2 6 ,SAS分别为 37.18± 10 .81和 4 4 .94± 11.0 4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与治疗前相比 ,研究组有显著改善 (P<0 .0 1) ,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 (P >0 .0 5 )。盐酸氟西汀和氯硝西泮配合治疗SDS标准分大于 5 0分的患者 9例 ,标准分均值由 6 0 .5 6± 12 .31下降到 4 0 .12± 10 .76 (P <0 .0 1) ,6例患者分值降至 5 0分以下 ,下降 6 6 .7%。SAS大于 5 0分的有 10例 ,治疗后均值由 6 3.36± 11.4 2下降到 4 1.89± 10 .2 4 (P <0 .0 1) ,7例患者分值降至 5 0分以下 ,下降 70 .0 %。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大部分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常规化疗下心理  相似文献   

15.
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5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失败后改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资料。结果:47例患者经尺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获得成功,成功率92.2%,手术无冠脉开口损伤、穿刺口血肿和肌间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方法:采用90条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已确诊的住院冠心病患者232例[其中行冠脉介入(PCI)治疗者102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130例]出院前进行评定,并与正常人成模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SCL-90总分高于正常人成模(P<0.05),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方面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0.01),而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这4个因子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脉介入组的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这3个因子显著高于CABG组(P<0.05),而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6个因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而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多于行冠脉旁路移植术者。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 对 11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结果  114例患者中 ,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18 4%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77例冠心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2 6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37例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2 7% ,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应该在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后 ,常规行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老年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比老年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病变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结果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1.8±0.8)支;中青年组平均为(1.4±0.7)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老年组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14例,3支病变10例;中青年组单支病变33例,双支病变9例,3支病变5例。老年组有心肌梗死史6例(14%),中青年组有心肌梗死史18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生存率为99.2%。问卷随访(21±9)个月,其中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老年组1例,中青年组3例;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不满意者,术后症状未改善,其中老年组2例,中青年组4例(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多支血管病变多见。应选择合适病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曲美他嗪对老年人冠心病的心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89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保持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治疗6个月;对照组保持原有治疗方案。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分别为(3.0±1.7)次/周和(3.9±2.1)次/周,P<0.05〕;硝酸甘油片服用量减少〔(1.6±0.9)mg/周和(2.2±1.2)mg/周,P<0.05〕;心率、心率和血压乘积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总工作量增加〔分别为(10.2±2.2)METs和(9.3±1.7)METs,P<0.05〕、运动诱发心绞痛时间延长〔分别为(444.0±81.4)s和(404.8±71.6)s,P<0.05〕、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时间增加〔分别为(440.3±75.6)s和(387.3±77.0)s,P<0.05)〕及运动持续时间增加〔分别为(611.6±179.8)s和(506.3±113.4)s,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46.4±5.6)%和(42.5±2.1)%,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且无增加心率与血压乘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