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后尿道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患者216例,其中术后复发尿道癌15例(6.9%),复发平均时间18(3-46)个月.15例患者术后因肉眼血尿(7例)、血性分泌物(3例)及排尿不畅(5例)再次就诊.均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及尿道冲洗细胞学检查确诊.尿道镜活检报告为尿道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为Ta-T1.15例均行TUR术,术后辅以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结果:1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6(6-52)个月.其中12例患者健在,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14个月肿瘤复发,行全尿道切除+尿液转流术,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再次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8个月肿瘤复发,行全尿道切除+阴道前壁、侧壁、子宫及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9个月死于肿瘤多发转移;1例死于心肌梗死.结论: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复发尿道癌可应用TUR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生活质量较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保证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安全性。方法 :2 9例老年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术 ,尿流改道采取直肠膀胱 10例 ,乙状结肠膀胱 9例 ,回肠膀胱 6例 ,输尿管皮肤造瘘术后 4例 ,同时行尿道切除术 5例。结果 :术后发生尿瘘 2例 ,粘连性肠梗阻 2例 ,出血 1例 ,死亡 2例。本组死亡率与同期老年膀胱全切除术患者死亡率相比 (1 37)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膀胱全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做好围手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彬  陈炜  邹青 《实用癌症杂志》2009,24(4):404-406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25例,其中输尿管末端经尿道切除23例,经手辅切口切除2例。同时期行开放性肾输尿管全切30例作对照分析。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59),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放组(P〈0.01),腔镜组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开放组1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随访2~61个月,腔镜组1例肺部转移,1例发生膀胱癌;开放组1例出现肺部转移,1例腹膜后局部复发,1例发生膀胱癌。结论腹腔镜结合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有望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膀胱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膀胱癌患者12例,采用5个Trocar,腹腔镜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下腹正中做小切口,取出切除的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尿流改道方式回肠膀胱术患者9例,直肠膀胱术患者3例。[结果]手术时间4~7h,平均手术时间5.3h;术中失血400~650ml,平均约542 ml。术后禁食时间3~7d,平均3.7d。随访时间1~35个月,1例复发于术后5个月死亡,其余病例均生存。[结论]对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继发尿道癌的原因及诊治方式,并提出相应预防方案。方法对102例行膀胱全切术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继发性尿道癌的原因、诊治方案,提出相应预防方案。结果102例行膀胱全切术的膀胱癌患者中,术后尿道癌发生率为10.78%。当患者出现尿道口出血或存在肉眼可见血色分泌物时,其肿瘤类型以浸润性为主,当患者通过尿道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确诊为尿道癌时,其肿瘤类型以非浸润性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类型为浸润性(OR=1.281,95%CI=1.085~1.512)、肿瘤类型为原发(OR=1.755,95%CI=1.351~2.280)及肿瘤体积巨大(OR=1.150,95%CI=1.008~1.312)3个因素为发生继发性尿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虽然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继发尿道癌的概率较低,但仍不可忽视其危害性,当患者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时,可施行预防性尿道切除,患者术后应定期进行尿道镜检查和尿道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新疗法,评价经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加抗坏血酸行激光全膀胱照射的光动力疗法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癌光啉(PsD-007)加抗坏血酸行全膀胱激光照射方法,治疗3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结果30例患者随诊30个月,其肿瘤复发率为23.3%(7/30)。无一例发生膀胱挛缩以及皮肤光毒副反应。结论用膀胱内灌注血卟啉衍生物加抗坏血酸全膀胱照射能有效地预防膀胱癌的复发。在治疗过程中,受治患者无需避光护理,为治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Zhou FJ  Qin ZK  Xiong YH  Han H  Liu ZW  Mei H 《癌症》2003,22(1):55-57
背景与目的:膀胱全切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尿流改道方式影响,可控性或非可控性尿流改道后患者不能自主排尿、生活质量差;而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可自主排尿,生活质量改善,但有排空不良和控尿不全等问题。本文报告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在膀胱全切后下尿路功能性重建中的经验。方法:对15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后利用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回肠新膀胱3例,乙状结肠新膀胱12例)做下尿路功能性重建。术后随访3-30个月(其中9例随访超过16个月),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尿和排尿功能、性功能、上尿路形态和功能、血电解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自主排尿,无需导尿。13例患者昼夜完全控尿;1例患者白天控尿良好,夜间有少量漏尿;另1例女性患者有中度张力性尿失禁。膀胱容量240-640ml,残余尿量0-250ml。全部患者总肾功能正常,14例血电解质正常;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和输尿管扩张各1例。9例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13例患者恢复工作。全部患者对新膀胱功能满意。结论: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下尿路的控尿和排尿功能良好,是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后理想的下尿路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8.
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了3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观察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3例出院后均随访2年, 2例1年内能自主控制排尿, 1例18个月能自主排尿。结论 做好围术期护理, 特别是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术后管道护理, 对确保手术的成功, 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对于是否需要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中常规进行输尿管残端冷冻活检,目前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输尿管残端冷冻活检在全膀胱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间68例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将冷冻活检与石蜡切片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中位随访时间为2.5年。结果:68例患者中,7例(10.3%)术中冷冻切片证实有一侧输尿管残端异常,其中6例为恶性肿瘤细胞侵润,1例为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7例患者术中均立即补充切除输尿管残端,并再次送冷冻活检,直到确诊无异常后,再行尿流改道。7例患者的冷冻切片诊断与最终的石蜡切片诊断均相符合。随访中有3例出现肿瘤复发与转移,但均未出现输尿管和肠道吻合口复发。结论:建议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中对输尿管残端进行冷冻活检,发现并彻底切除病灶,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老年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近十年来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72例的资料,其中行开放膀胱部分切除加前列腺挖除手术21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电灼(TURBT)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手术(TURP)49例,行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手术2例。结果:3年后膀胱癌和前列腺增生均治愈的患者61例,占84.7%,术后3年内膀胱癌复发9例。复发率12.5%,单纯前列腺增生治愈67例,治愈率93.1%。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应尽量一次手术切除,选择手术方式时应以“膀胱癌”病灶能切除彻底为主。  相似文献   

11.
改良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重建下尿路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手术繁杂、时间长、出血和并发症较多,以及相当一部分患者控尿不佳等缺点,我们对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进行了反复改良,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报告我们的经验.方法:采用改良的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治疗119例临床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男性109例,女性10例.年龄33~78岁,平均55岁.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新膀胱功能、并发症、肿瘤控制和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对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一共进行了八处改良.从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用改良术治疗119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50~330 min,平均245 min.输血39例(32.8%).术后病理分期浅表性膀胱癌(T1N0M0) 9例,浸润性110例(其中T2N0M0 102例、T3aN0M0 3例、T3aN1M0 2例、T3bN1M0 2例,、T4N1M0 1 例).随访6~72个月,平均45个月,108例生存,10例因肿瘤死亡,1例非肿瘤原因死亡.术后白天控尿良好113例(95%),夜间控尿良好97例(81.5%).主要并发症有切口裂开5例,二次缝合后治愈;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漏1例,经再次手术作输尿管再植治愈;肠梗阻3例需住院处理.输尿管末端粘连引起肾积水8例,经内镜下切断粘连后积水消退.无肠瘘和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瘘或狭窄,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结论:全膀胱切除后采用改良原位新膀胱术重建下尿路功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尿和排尿满意,是目前全膀胱切除后最理想的下尿路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2.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而近年研究认为,一部分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保存膀胱手术的综合治疗,在保留膀胱功能的同时可达到与膀胱全切术相似的生存率,长期生存患者的膀胱功能良好,为了筛选出可从保存膀胱术后放化疗中获益的患者,实现浸润性膀胱癌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对膀胱癌病人全膀胱切除术后以及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17例膀胱癌病人进行放射治疗,平均年龄63岁(50-77岁).10例为全膀胱切除术后复发,7例为全膀胱切除术后行放射治疗.所有病人分期均按术后病理分期,T2期3例,T3期3例,T4期11例.照射总剂量为44.8 Gy-65.5 Gy,中位52.3Gy.结果 中位随访期19个月,总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9%和31.5%.17例中死亡15例,13例死于肿瘤,其中7例死于治疗后第二年.年龄是唯一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63岁的病人其1、2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4.5%,>63岁的病人其1年生存率为75%,无1例存活超过2年(P=0.05).结论 全膀胱切除术后以及术后复发的治疗,其预后较差,需要有大样本研究或随机研究对其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的作用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单侧肾、输尿管及全膀胱切除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的安全性及可行 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21年 2月收治的 9例单侧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的临床资料,术前 结合病史及膀胱镜活检结果、输尿管活检结果、泌尿系增强 CT、腹部增强 MRI等检查提示单侧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 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单侧肾、输尿管及全膀胱切除术。统计并分析患者手术及术后相 关指标、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9例手术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女性患者同 期切除子宫及附件,9例患者均采用健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中位手术时间 425(260~61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 1200(300~2500)mL;围术期输血 8例,中位输血量 1000(0~21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13(10~27)d;中位随 访时间 25(6~63)月。术后 4例出现并发症,1例盆腔淋巴漏,1例造瘘口感染、尿路感染、输尿管吻合口狭窄,2例肾 功能不全。术后病理:肾盂癌、输尿管癌及浸润性膀胱癌 2例,输尿管癌及浸润性膀胱癌 6例,肾盂癌及膀胱浸润性 癌 1例。9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后 6月较术前均提高。术后 3例行化疗,1例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化疗 1周期,1 例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化疗 2周期,此 2例化疗后均因骨髓抑制及自身原因不愿再继续化疗;1例吉西他滨 +卡铂 方案化疗 4周期;另外 6例不愿接受化疗。9例均定期复查随访。1例患者术后 9月出现肾功能不全进展至尿毒症 期,未行透析等治疗,于术后 10月死亡;1例患者术后 38月出现复发转移,于术后 38月死亡,其余患者随访生存良 好。结论:上尿路上皮癌合并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少见且治疗棘手,手术治疗创伤大,同期腹腔镜单侧肾、输尿管切除 +膀胱全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肿瘤治疗效 果好,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柳琦  却晖  王斌  刘辉勇 《癌症进展》2019,17(10):1195-1197
目的探讨膀胱癌膀胱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例膀胱癌患者的手术资料和术后3个月的随访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根据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分级。分析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膀胱癌患者中,124例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有并发症膀胱癌患者和无并发症膀胱癌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入院症状、尿流改道方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入院症状、术后住院时间、ASA分级为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有糖尿病史、ASA分级高、有入院症状、术后住院时间长的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因此要加强对该部分人群的重点关注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6.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而近年研究认为[1],一部分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保存膀胱手术的综合治疗,在保留膀胱功能的同时可达到与膀胱全切术相似的生存率,长期生存患者的膀胱功能良好,为了筛选出可从保存膀胱术后放化疗中获益的患者,实现浸润性膀胱癌的个体化治疗,我们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12月开展了保存膀胱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33例患者放化疗前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Bc1-2、Her-2、P53的表达,并分析了Bc1-2、Her-2、P53表达与浸润性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技术改进及远期疗效。方法:对16 例全膀胱切除的膀胱癌病人,施行回肠袋近端肠管人工套迭加隧道式输尿管肠吻合术,同时用2 % 碘酊处理回肠袋粘膜以减少肠粘膜的分泌与吸收。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 小时50 分钟。术后随访11 ~72 个月,全部病人白天均能自控排尿,无输尿管返流,无代谢性酸中毒,无手术死亡及再次手术。结论:本术式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男性全膀胱切除后下尿路功能重建——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良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0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6岁.120例中移行细胞癌113例,鳞癌3例,腺癌4例.TNM临床分期T2N0M0101例、T3N0M0 7例、T3N1M0 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新膀胱功能、并发症、肿瘤控制和病人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185~332分钟,平均254分钟.术中出血150~1270 ml,输血40例.病理分期T1N0M0 3例,T2N0M0 111例,T3aN0M0、T3aN1M0和T3bN1M0各2例.随访4~71个月,平均37个月.111例无瘤生存,因肿瘤死亡9例.新膀胱白天控尿良好112例(93.3%),夜间控尿良好95例(79.2%).残余尿量0~100 ml 112例,101~250 ml 8例.主要并发症:切口裂开3例,二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口漏1例,再吻合后治愈;输尿管口狭窄4侧,2侧经内镜下切开和扩张纠正,2侧行输尿管新膀胱再吻合治愈.输尿管口粘连4侧,经内镜下手术纠正;严重肠梗阻3例和慢性酸中毒低钾2例,均经内科处理纠正.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少、肿瘤控制满意,重建的新膀胱功能良好,能较好保持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31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后进行6例乙状结肠代膀胱、18例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及7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随访4~10年,疗效满意。作者认为上述尿流改道的方法相对简单、安全、有效,而且并发症少,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传统全膀胱根治术及改良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月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45例,男性,平均年龄59岁,26例行传统全膀胱切除术,19例行改良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全膀胱切除术,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病理报告T2aN0M026例,T2BN0M0 16例,T3aN0M0 3例.平均随访39个月,改良组无瘤生存19例,传统纽无瘤生存23例,带瘤生存1例,死亡2例.改良组及传统组白天控尿率分别为100%和73%,夜间尿失禁10%和50%.改良组术后81%保留勃起功能,传统组仅14.3%.全部患者储尿囊容量350~480 ml,充盈压13~25 cmH2O,残余尿量10~60 ml.结论:对有选择的病例行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可以更好地保留勃起和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