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285例腹腔动脉的 X 线解剖进行了分析.发现腹腔动脉开口于腹主动脉的左、正前壁者占88.1%;起始高度在第十二胸椎下份至第一腰椎上份之间者占76.8%;腹腔动脉主干直接分为胃左、脾、肝总动脉三大分支者占80.0%;发现39条肝迷走动脉,并有91条腹腔动脉主要分支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2.
我们发现2例变异的腹腔动脉均为胃左动脉与脾动脉共干,肝动咏异常,现报告如下:例1,12岁,男尸。腹腔动脉仅为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的合干,发自腹主动脉,干长0.7cm,胃左动脉和脾动脉分出后无异常。此干下方0.8cm 处腹主动脉又发一肠系膜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合干,干长2.5cm,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动脉。肝动脉经门静脉后方返向上达肝门。沿途分出胃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胆囊动脉由肝右支发出,其他无异常。例2,约30岁,男尸,腹腔动脉也为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的合干,直接发自腹主动脉,干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 ,见腹腔干、肝总动脉有特殊变异 ,为积累资料及为临床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1 资  料腹腔干粗 8.2mm ,长 2 .4cm。在第十二胸椎前方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向左行 ,分为脾动脉和胃左动脉 ,这两支的走行和分布与正常无异。腹腔干在距起始处 0 .2cm和 0 .5cm处分别发出左膈下动脉和左肾上腺中动脉 ,左膈下动脉在行程中尚发出肾上腺上动脉和胃后动脉 (见附图 )。附图 肝总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示意图肠系膜上动脉在第十二胸椎前方、腹腔干下方 0 .3cm、肾动脉上方 0 .2cm处发自腹主动脉前壁 ,向右下越过左…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人体肾动脉为1支,平第1~2腰椎间盘高度起自腹主动脉侧面,于肾静脉后上方横行向外,经肾门入肾。腹腔干为短而粗的动脉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迅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及脾动脉,并在走行过程中发出细小分支于腹部脏器,起到营养和血供作用;输尿管左、右各一,起自于肾盂,下端终于膀胱[1]。我们在进行教学标本  相似文献   

5.
腹腔动脉的分支类型虽以发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三大分支为主要型式,但其它分支类型也较常见。据国内资料统计将腹腔动脉的分支一般归纳为六型,除此六型以外还有其它少见类型的变异,为积累国人的体质调查资料,本文报导的这种腹腔动脉变异型,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解剖记录如下:我们在解剖尸体中发现一例成年男尸,年令约30岁,腹腔动脉变异。解剖所见1.在膈肌主动脉裂孔下方,腹主动脉前壁无腹腔动脉发出,而在腹腔动脉发出部  相似文献   

6.
正常脾动脉起源于腹腔动脉(据Michels统计约82%)。但据Michels(1955)报道,偶然亦可见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中结肠动脉、胃左动脉、肝左动脉、肝右动脉或肝总动脉等。其中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者Michels于100例尸体中曾发现1例(1942),其起点系靠近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之左侧,以后稍向左上倾斜并逐渐横行向左,于胰体左半上缘稍下后方行向脾门。  相似文献   

7.
马军 《华夏医学》2003,16(3):416-416
笔者在解剖一具约 14岁女尸时 ,发现结肠上区血管明显变异 ,详见图 1。 1腹腔干只发出两大分支 :脾动脉 ,沿胰背侧面上缘左行至脾门。胃左动脉在本干达到胃小弯前尚发出 3~4支细小的异常肝左动脉 ,经肝的脏面左纵沟前方进入肝左叶。 2肝总动脉缺如 ,在距腹腔干下方 5 6 mm处由腹主动脉直接发出异常胃右动脉 ,外径 2 .8m m,经追踪其尚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 3变异肝右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 (其距胃右动脉根部 75 mm ) ,且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走行异常 ,肝门静脉居左前方 ,胆总管居右前方 ,其在二者后方走行 ,追踪至肝门 ,除发…  相似文献   

8.
正常情况下,由腹主动脉平第12胸椎或第1腰椎发出一短干为腹腔干。腹腔干发出3个分支,分别是肝总动脉、胃左动脉和脾动脉,其中的肝总动脉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主干延续为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发出一支胃右动脉后,走行到肝门附近分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进入了肝脏。但肝动脉起源形态多变,作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见1例特殊起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动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胃的动脉供应类型:单纯型33例(47.14%);附加动脉型37例(52.86%)。二、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起于腹腔动脉者95.71%,起于腹主动脉者2.86%。有1例达走胃左动脉起于肝左动脉(1.43%)。胃左动脉平均直径为3.6mm。其分支有食管贲门支,胃前、后支及胃体支,有时发出副肝左动脉(21.42%),或迷走肝左动脉(2.86%),或左膈下动脉(7.14%)。双胃左动脉及胃左动脉缺如者各1例(1.43%)。 2.胃右动脉:起于肝固有动脉者为 40%,起于肝总动脉者为24.29%、起于肝左动脉者为17.14%、起于肝右动脉者为4.29%、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者为12.86%、起自胰上后动脉者为1.43%。其平均直径为1.7mm。偶见有副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全部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平均直径2.7mm。双胃网膜右动脉仅1例。 4.胃网膜左动脉:起于脾动脉者为22.86%、起自脾干及其分支者为77.14%,平均直径为2.2mm。 5.胃短动脉:起于脾干者为90%,起于脾动脉者为10%。平均直径为1.4mm。以3~4支者居多。 6.胃的附加动脉:主要是副胃左动脉(20%),左膈下动脉返支(38.57%)。偶见副胃右动脉(2.86%)。三、胃的动脉吻合胃小弯侧,肉眼可见胃左、右动脉吻合成弓者占78.18%;胃大弯侧,胃网膜左、右动脉吻合成弓者占53.7%。  相似文献   

10.
关于腹腔动脉缺如之例,在国内外文献中报导很少,笔者在指导局解实习中发现一例中国成人 (约七十岁) 男性,其腹腔动脉缺如,脾动脉、胃左动脉各直接由腹主动脉发出,肝总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现将本例报告如下: 脾动脉:长135毫米,口径5.7毫米。在肠系膜上动脉的上方2毫米处直接起自腹主动脉,沿胰腺后方向左行,于脾门处分数支入脾。脾动脉在走行中分支如下: (1) 左膈下动脉:离脾动脉起始处26毫米处由脾动脉发出,向左上行,布于膈的左半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我们在尸解时见肠系膜上动脉与肝总动脉共干发自腹主动脉,腹腔干分出脾动脉和胃左动脉外,还分出左右膈下动脉,这种变异并不多见,对临床动脉造影、外科手术有参考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比格犬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成年比格犬15只,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MDCT)检查和在直视下行经股动脉浅表分支选择性腹腔动脉插管及DSA造影术,观察腹腔干其主要分支的起源和走行并测量直径和长度。结果15只比格犬15条股动脉插管成功,成功率为100%(15/15)。腹腔动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插管造影成功率均为100%(15/15)。比格犬腹腔动脉解剖与人类很相似。MSCT和DSA检查发现其与人类腹腔动脉解剖的相同点在于:(1)腹腔动脉起始部位在第1腰椎体中上水平;(2)腹腔动脉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后向前走行,然后再发出分支;(3)虽然胃左动脉由脾动脉近段发出,但是仍属于腹腔动脉分支,所以腹腔动脉三大分支肝总动脉、脾动脉和胃左动脉与人类相同。不同点在于:(1)胃左动脉发自脾动脉近段;(2)胃十二指肠动脉在肝门部分出,肝同有动脉很短或缺如。3只犬肝右动脉在胃十二指肠动脉之前发出20%。结论比格犬腹腔动脉与人类腹腔动脉解剖的相似性,对肝、脾、胰、胃等脏器的动物介入性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肝左动脉(肝固有动脉左支)一般从肝固有动脉发出,分布于肝左叶。胃左动脉一般为腹腔干的第一个分支。关于腹腔干及其分支的变异情况在国内外报道较多,情况各不同。本例是肝左动脉直接起于腹腔干为腹腔干的第一个分支,胃左动脉起于肝左动脉的一例变异。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情况:男性,成人,身高160cm,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4.
腹腔干分支的变异在肝、胃及胆道手术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在一例老年尸体的解剖中发现腹腔干分支的稀有变异,现整理报告如下.腹腔干自主动脉腹部发出后分为三支,即脾动脉、肝总动脉及胃左动脉.1.脾动脉发出后经胰腺下缘的后方,向左行达脾门,长118.18mm,起始部外径为6.38mm,在距起始部38.70mm处发出胃后动脉,经网膜囊后壁腹膜的深面向上走行,再经膈胃韧带到达胃体后壁的上部.胃后动脉长20.42mm,起始部外径为1.84mm.2.肝总动脉在网膜囊后壁腹膜深面,向右水平走行,长31.48mm,起始部外径为6.20mm,到达十二指肠T部的后下方,即分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1)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后经十二肠上部的后方向下走行,起始部外径为5.38mm,到达十二指肠上部下缘平面分为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7岁,因吞咽不适1月余于2015年12月24日入院,体格检查:体质指数24.61 kg/m2,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提示:胃底及贲门口下方可见一不规则溃疡,范围约2.5 cm ×1.5 cm,溃疡表面充血、水肿、糜烂。活检病理:(胃底)中分化腺癌。腹部CT提示:贲门胃底壁局部增厚,考虑恶性肿瘤可能,胃小弯侧多发稍大淋巴结,性质待定。术中所见:肝、胆、胰腺、脾、小肠、大肠未见异常,腹腔、盆壁未见转移结节及腹腔积液,胃底近贲门处稍僵硬,周围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结合腹部CTA及术中清扫发现: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二条胃左动脉发出约1 cm后汇合成一主干;肠系膜上动脉自腹主动脉前壁发出,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向右走行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并由肝固有动脉发出胃右动脉;腹腔干缺如;胃左静脉有两支,一支直接汇入门静脉,另外一支汇入脾静脉。手术时间3.5 h,过程顺利,术中失血约50 mL,未输血及血浆,术后安返病房,恢复良好出院,无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12 d。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变异比较常见,其中副肝左动脉的出现率为5%~15%,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解剖时遇到1例(附图),报道如下。成年男尸。腹腔干于胃小弯角切迹上缘水平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一条粗大的胃左动脉(外径2.5mm)行向左上,至贲门水平分为两支。其中较小的一支(外径1.5mm)向左至贲门处首先分出食管支,然后沿胃小弯行走,分支供应胃壁小弯侧。较大的一支移行为副肝左动脉,上行  相似文献   

17.
左侧睾丸动脉变异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丸动脉多数由腹主动脉发出,或由肾动脉及分支、肾上腺中动脉、肾上下极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等处发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约50岁)时,在上述几种常见分支处均未发现左睾丸动脉,而是起自左髂内动脉.此类变异罕见.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一具日本男性72岁尸体上发现脾动脉起始异常。解剖所见如下: 腹主动脉行程正常,在膈肌裂孔处自腹主动脉右侧发出右膈下动脉,其下前发出胃肝动脉千,再下5mm自前面发出脾肠系膜动脉干。胃肝动脉干起始部外经4mm,其上5 mm处发出左膈下动脉(外经8 mm),再15mm处发出胃左动脉(外经8 mm)及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浓度磁共振对比剂钆布醇在腹部M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 0M钆布醇和传统0. 5M钆喷酸葡胺对20名志愿者分两次行上腹部动脉期、门脉期的快速小角度反转梯度回波(flash) 3D MRA及平衡期的三维容积内插值法屏气检查(vibe),获取:(1)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主干、门静脉汇合处、门静脉左右支、肠系膜上静脉及肝静脉汇合处的信噪比(SNR);(2)两种对比剂在腹主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左动脉、肾脾动脉及分支的显示差异。结果钆布醇所获腹主动脉、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主干、门静脉、门静脉左支、门静脉右支、肠系膜上静脉的SNR高于钆喷酸葡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肝静脉汇合处,两种对比剂所得血管的SNR无明显差异(P=0. 078)。钆布醇在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二级分支的显示优于钆喷酸葡胺,但在其余动脉血管及分支的显示上,两种对比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1. 0M钆布醇对腹部血管,尤其是小血管的显示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解剖中发现1例营养肝的动脉变异,报道如下。女尸,身高152cm,50 ̄60岁。该例来源于肝总动脉的肝固有动脉(直径0.55cm)管径比正常小(正常管径0.583cm±0.166cm)[1],并出现了起始于肠系膜上动脉的较粗的支配肝右叶的变异肝动脉,在此暂且将它称为副肝右动脉(见附图)。附图来自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副肝左动脉示意图肝固有动脉在行程过程中先后发出胃右动脉(直径0.25cm)和另外3个分支右支(直径0.20cm)、中支(直径0.25cm)、左支(直径0.40cm),经肝门左侧份入肝。其中左支还发出食管支。肠系膜上动脉于腹腔干下方0.50cm处起自的腹主动脉前壁,副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