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的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白血病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白血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白血病疾病认知、治疗遵医行为评分;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的情绪积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满意度、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的情绪积分、白血病疾病认知、治疗遵医行为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组有优势,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前关于内科疾病的病因相对比较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它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态度、言语、表情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方法 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护理.没有心理护理,护理便不完整,本次试验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问卷调查和实际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证明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处于最佳护理状态,注意心理护理,可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使患者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纠正其某些不良情绪,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从而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结论 加强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医患纠纷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华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916-4916
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方法: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逐渐纠正对疾病的不正确看法,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结果:心理护理有助于病情早日康复。结论:心理护理治疗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识到要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修养,以利于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毛淑满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07-1707,1740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对焦虑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护理,于护理前后评定Hamilton焦虑量表(MAMA)评分.结果:心理行为护理后MAMA评分(18.63±3.82)分,显著低于护理前(27.25±5.12)分(χ2=7.01,P<0.01).结论:心理行为护理可改变焦虑症患者的不良认知,协调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李成秀 《吉林医学》2010,31(11):1557-1558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内容从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的身心护理。心理护理是护士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语、表情和姿势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病情的发展,因此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外显冲动行为量表(MO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冲动行为.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研究患者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使患者康复的方法.心理护理是围绕患者开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1];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准则,护理程序为准绳,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护理计划是将护理程序文字化,对护理行为起指导性、计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整体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广泛应用,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了心理护理方面教育,护理人员参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对手术室的建设及护理人员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1心理护理对术前访视的价值心理护理也称精神护理,它是指医务人员给患者诊疗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和行为影响患者,以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或者消除患者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由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使其以健康行为取代危险行为,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耐受性。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的改变。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完全从医行为、采纳健康行为明显提高,不完全从医行为及危险行为明显降低。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行为干预,有利于治疗护理的进行和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负性心理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化疗的25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反应评定,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负性心理反应情况和遵医嘱行为。结果: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负性心理降低,遵医嘱行为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白血病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冲突行为的心理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预后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暴力冲突行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在BPRS总分、焦虑抑郁、敌对猜疑、思维障碍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暴力冲突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及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暴力冲突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菁  王京枝  李双雪 《中国全科医学》2001,4(8):637-637,639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 ,通过人际交往 ,以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1] 。手术护理是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综合运用的过程。近年来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 ,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十几年对心理护理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认为对已进入手术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有许多方法和技巧。首先 ,要了解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理状态 ,心理需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主要有 3方面。 (1)每个患者都希望被注意、被认识、被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改善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精神科药物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和SDS得分明显不如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的观察组。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可使得患者的抑郁、负性、焦虑等情绪得到缓解,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运用积极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消极心理学"模式进行心理护理,研究组实施"积极心理学"模式进行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结果 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落实到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积极心理护理能极大提高糖尿病患难与共者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2001年3月~2006年11月我院急诊科ICU病房收治的96例患者为对象,采用面对面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观察患者心理行为的方法,进行心理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与护理前后出现恐惧、焦虑、忧愁、享乐、事业型等心理。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其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才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和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王进伟 《吉林医学》2009,30(14):1469-1470
随着科技进步、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促进护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 1心理护理的意义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通过环境、语言、态度、行为,对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照应,利用护理技巧及科学的启发教育,给予暗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来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内科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了正常的护理治疗之外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遵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内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的执行率,心理护理干预值得在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戴文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818-28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障碍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来重视心理护理问题。能否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是衡量一名合格护士的基本要求。心理护理是指通过护士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改变患者的心理行为,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健康的恢复。其重要性在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处于最佳的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的效果,总结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6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及行为指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半年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我社区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行为指导的效果较好,能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和承担家庭的角色功能,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所学的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用语言、行为来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但对来医院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如何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使手术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2].下面就对这三种类型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采取主观的观察法与询问交谈法进行心理护理,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保证心理护理具有科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