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吉林西北草原鼠疫菌表型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场区位于吉林西北部草原,地处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3省(区)的交界处,属于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亦是一块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1]。研究该场区疫源地的状态和该疫源地鼠疫菌的性状,不仅对该地区鼠疫的监测、防治具有指导意义,在军事上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该地区分离的鼠疫菌,从不同分离时间、不同宿主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0株鼠疫菌,对其生化、毒力和营养需求等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该地区的鼠疫防治工作。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 1957年以来分离…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目的:确定该病源地鼠疫主要贮存宿主、主要传播媒介和分离自青海田鼠体内鼠疫菌的生物型;确定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动物鼠疫流行特征。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青海田鼠对鼠疫菌的感受性,蚤的媒介效能,鼠疫菌生物学性状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青海田鼠的分布范围,活动规律,生态学指标以及动物鼠疫流行规律。结果:该地区青海田鼠为鼠疫主要贮存宿主;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是主要传播媒介。1997年和2000年从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苗生物型属田鼠型鼠疫菌,并具有鼠疫强毒菌的典型特征,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与我国其他疫源地中的鼠疫菌株明显不同,提示该地区存在一种新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中的鼠疫菌属于一单独的型别。青海田鼠动物鼠疫流行季节4-9月,流行高峰6月中旬至8月上旬,呈单峰型。目前,已知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称多县存在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为21000km^2。结论: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是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鼠疫菌株生化性状及地理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我国现有11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2 370株鼠疫菌酵解麦芽糖、鼠李糖、蜜二糖、阿胶糖、甘油及脱氮反应的变化。结果 根据测定结果,与地理分布生物群落联系起来,可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分为新的17个生化型: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定名为川青高原型,新疆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定名为准噶尔型,云南省玉龙县大绒鼠、齐氏姬鼠分离暂定名为玉龙型。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生化性状较为复杂,含5种类型生化型,其中藏南地区1983年后新增加了27个疫源县,本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型菌株不仅只分部在藏北高原,在藏南地区已有分布,且岗底斯山型菌株原来只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仲巴、普兰,现已延伸到藏南地区。还发现一些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有交串现象,如云南省家、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结论 中国鼠疫菌对糖酵解特性较稳定,鼠疫菌生化型在各疫源地呈明显的地区性分布,与主要宿主、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等密切相关,分为17个生化型。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甘孜州历史上尚未证实有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通过近10年的鼠疫监测工作,1997年首次从该省的甘孜州石渠县青海田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证实了该地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2007年9月德格县首次从旱獭体内分离到疑似鼠疫菌2株,按照卫生部菌种管理规定对2株疑似鼠疫菌株做了毒力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云南省不同流行地区、宿主、媒介分离出的鼠疫菌生化特性及毒力因子Pst Ⅰ的鉴定结果,比较云南省家、野鼠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及新发现玉龙县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的差别及疫源地相互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方法,收集用试管法鉴定的云南省218株鼠疫菌生化特性(酵解鼠李糖、甘油、麦芽糖、阿胶糖、密二糖)和毒力因子Pst Ⅰ的结果,利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采用双向无序R×C表χ2检验的Fisher确切概毕法对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野鼠型鼠疫疫源地鼠疫菌48株.其中有1株发酵麦芽糖,48株均发酵甘油;收集家鼠型鼠疫疫源地鼠疫菌165株,其中有1株不发酵麦芽糖、发酵甘油,1株脱氮阴性,属变异菌株;收集玉龙县新分离鼠疫菌5株,均发酵甘油、麦芽糖.对不同疫源地鼠疫菌麦芽糖、甘油发酵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鼠疫菌鼠李糖、阿胶糖、密二糖发酵试验和毒力因子Pst 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云南省不同型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不同,其中家、野鼠型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有交串现象;玉龙县鼠疫菌生化特性与家、野鼠型疫源地鼠疫菌截然不同,与西藏北部旱獭鼠疫菌的生化特性接近.  相似文献   

6.
史书文等(1983)研究证明,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大多数生态型鼠疫菌可产生PstI但对PstI不敏感,仅在锡林格勒高原疫源地分离出的鼠疫菌能产生PstI且对PstI敏感,这也是锡林格勒高原布氏田鼠型菌株的一项重要特征[1].四川省石渠县及青海省称多县于1997年和2001年相继被发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李敏等[2]对该疫源地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杆菌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为青海田鼠型鼠疫菌,为了明确该型菌株是否也具有对PstI敏感的特性,所以我们对青海称多及四川石渠两地自青海田鼠及其体外寄生蚤体内分离的鼠疫菌进行了PstI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达乌尔黄鼠疫源地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讨论并分析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 查阅整理该疫源地所辖省区1985~2004年20年间鼠疫监测资料,利用监测资料中的监测数据和疫情发生的状况分析该疫源地的现状。结果 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4省(区),53个县(市、旗),疫源地面积为161918km^2。在该疫源地内先后发现啮齿动物2目7科22属38种。啮齿动物寄生的蚤种类有6科35属91种(亚种)。自1985年以来,该疫源地除1993年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动物鼠疫流行。1985~2004年在内蒙古、吉林、辽宁和黑龙江4省(区)的14个县(市、旗)从黄鼠体和寄生蚤分离出鼠疫菌习87株,用IHA方法检出黄鼠阳性血清470份。结论 察哈尔丘陵—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仍处在活动期。  相似文献   

8.
吉林西北部草原是一块古老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962年以来,为了防治鼠疫,每年都进行鼠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开展春季草原大面积灭鼠和坚持在自然疫源地灭鼠地区和非灭鼠地区监测鼠情,旨在掌握其规律性,为控制动物鼠疫流行提供科学依据。1 监测方法 在自然疫源地,保护性灭鼠地区与非灭鼠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境,建立固定监测点。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吉林西北部草原鼠疫菌外膜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西北部草原是处于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块特殊区域。该地区曾多次暴发过鼠疫,分离到的鼠疫菌,按我国纪树立鼠疫菌分型法属松辽平原A型[1]。由于该地区的特殊性,为究明该型鼠疫菌某些分子生物学特征。我们检测了该地区鼠疫菌外膜蛋白图谱。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株 选自该地区分离的鼠疫菌株,对其中18株鼠疫菌进行试验。菌株由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提供。1.1.2仪器 高速离心机:KR-200FA型日本久保田制作所。超高速离心机:SCP85H日本日立工机株式会社。德国VP20…  相似文献   

10.
1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963年,原新疆流行病防治研究所调查了沙湾山地,认为该地是疑似鼠疫自然疫源地.1988年8月在新疆沙湾后山博尔霍拉牧场发生一起人间鼠疫,同年从后山灰旱獭、长尾黄鼠及其寄生蚤--方形黄鼠蚤中分离到了3株鼠疫菌,判定沙湾县为灰旱獭-长尾黄鼠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1].1990年,在前山鹿角湾地区的灰旱獭中检出5株鼠疫菌,从而证实沙湾前山为灰旱獭单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2].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探讨吉林西部草原鼠疫菌生物学性状,本研究对该地区30株鼠疫菌的生化性状、质粒种类及质粒DNA酶切图谱、染色体PCR指纹图谱和外膜蛋白种类进行了测试。通过系统研究,证实该地区鼠疫菌生化结果为,分解葡萄糠、麦芽糖和甘油,不分解乳糖、蔗糖、山梨醇、鼠李糖、密二糖和尿素,硝酸盐还原(脱氧)试验阳性,靛基质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试验全部菌株都具有规范的质粒图谱,携带的质粒种类为,65Mdal、45Mdal、6Mdal3种;被试菌株的质粒单纯用EcoRI酶切,可切成16个片段;鼠疫菌染色体PCR指纹图谱分析,吉林西部草原场区鼠疫菌的染色体可产生8条主要DNA带;可产生15条外膜蛋白带。  相似文献   

12.
本部场区属于中国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疫源地面积为2256km~2,地处北纬45°43′~45°20′,东径122°24′~122°58′,位于吉林、内蒙古、黑龙江三省(区)交界处,驻地毗邻9个县(市、旗)历史上曾发生鼠疫病人5560人,死亡4473人,自1957年后未发生人间鼠疫,驻地1955~1961年鼠间鼠疫流行,1978年又从草原深处分离出2株鼠疫菌,1979年以来未发现鼠疫动物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青海地区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菌基因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判断抽样选取青海地区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自然分离到的鼠疫菌556株,对其基因组型DFR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鼠疫菌基因组分型和空间流行病学方法,绘制鼠疫菌基因组DFR时空演变专题地图,综合分析鼠疫菌基因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趋势,探索鼠疫菌基因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结果青海地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DFR分型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在空间尺度上,5型和8型分布广泛,其中5型主要分布在玉树和唐古拉地区,8型主要分布在海南、海西和海北等地;32型仅存在唐古拉地区,44型则分布在海北的祁连、门源2个地区。在时间尺度上,各地分离到的鼠疫菌基因组DFR型别均有不同程度的种群替代,这一特点在玉树地区表象尤为明显。结论鼠疫菌基因组型时空分布及其演变受鼠疫疫源地所在的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而气候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将为基于生态流行病学和基因组流行病学的现代鼠疫防治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来测定其生化性状,并与喜玛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和布氏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鼠李糖、甘油、麦芽糖、阿胶糖、蜜二糖、木胶糖、松三糖、乳糖、水杨素、山梨糖、甘露醇、七叶苷、糊精、蔗糖、半乳糖、纤维二糖、山梨醇、尿素、枸橼酸钠、和硝酸钾等项目进行生化试验。结果青海田鼠型菌株的生化性状,与其毗邻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一致,分离自喜玛拉雅旱獭的菌株有较大的差异。而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相差甚远的布氏田鼠菌株其生化性状较接近。结论由此可见鼠疫菌的生化性状与宿主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青海地区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菌基因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判断抽样选取青海地区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自然分离到的鼠疫菌556株,对其基因组型DFR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鼠疫菌基因组分型和空间流行病学方法,绘制鼠疫菌基因组DFR时空演变专题地图,综合分析鼠疫菌基因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趋势,探索鼠疫菌基因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结果青海地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DFR分型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在空间尺度上,5型和8型分布广泛,其中5型主要分布在玉树和唐古拉地区,8型主要分布在海南、海西和海北等地;32型仅存在唐古拉地区,44型则分布在海北的祁连、门源2个地区。在时间尺度上,各地分离到的鼠疫菌基因组DFR型别均有不同程度的种群替代,这一特点在玉树地区表象尤为明显。结论鼠疫菌基因组型时空分布及其演变受鼠疫疫源地所在的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而气候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将为基于生态流行病学和基因组流行病学的现代鼠疫防治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我国各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以下简称鼠疫菌)毒力特征.方法 以1943-2012年我国11块鼠疫自然疫源地不同时间、地区、宿主、媒介体内分离的894株鼠疫菌作为研究对象.将每株菌的37℃24h培养物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比浊后稀释为2×101、2×102、2×103、2× 104、2×l05、2× 106、2×107、2×108、2×109个/ml,分别取0.5 ml皮下注射于小白鼠鼠鼷部,每组5只动物,分笼饲养观察14 d,动物死亡后取淋巴、肝、脾、肺、心组织进行细菌培养,以分离出鼠疫菌为特异性死亡,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894株代表性菌株中,87.36%(781/894)属于强毒菌,4.36%(39/894)为中等毒力株,8.28%(74/894)为弱毒菌;对不同生态型鼠疫菌株进行毒力比较,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青藏高原型、祁连山型鼠疫菌绝大多数属于鼠疫强毒株,分别占94.42%(457/484)、93.10%(27/29).结论 我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的毒力特征以鼠疫强毒株为主.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市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人间鼠疫流行,波及176个自然村,56条街道,数千人死亡。1953年呼和浩特市防病机构建立后,一直把鼠疫列为重点防治疾病,组织防疫人员开展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经过半个世纪的调查和研究,基本查清了呼和浩特地区野鼠种群分布及其生态特征。并用细菌学和血清学方法对野鼠和鼠蚤检测近2万多份,均未发现鼠疫菌和鼠疫血凝抗体阳性,确认本地区属于非鼠疫自然疫源地区。1996年武川县(原属乌兰察布盟)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该县在1970年经乌兰察布盟地病站和内蒙古自治区流研所判定为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属于内蒙古乌兰察布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该疫源地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包头市达茂旗鼠疫自然疫源地接壤。近年来周边毗邻旗县鼠间疫情十分活跃,为此本市加大了鼠疫监测力度和鼠疫防治工作,便于能够及时发现疫情,防止疫情扩大蔓延。  相似文献   

18.
浅析偶然宿主与鼠间疫情流行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抗性偶然宿主作为动物鼠疫的一时性宿主,对动物鼠疫的发生与流行有一定关系,而且对疫区或可疑地区进行鼠疫流行病学“侦察”有“指示”作用,同时对疫情的预测预报,以及进行疫区回顾性研究有积极意义。1 材料与结果 2例偶然宿主来源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鱼儿红地区。该区系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旱獭为该地优势种,是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第1例于1975年7月从该地1只自毙狐狸体内分离出1株鼠疫菌,继而从自毙旱獭体内分离出目的菌,首次证实该地动物间有鼠疫流行,判定该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第2例为1997年8月从该地1只自毙牧犬体中分离出1株鼠疫菌,这与该地当年鼠间鼠疫暴发  相似文献   

19.
甘肃鼠疫菌生化型,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近30年来从各鼠疫疫源地分离的827株鼠疫菌对甘油、鼠李糖、麦芽糖、阿胶糖、蜜二糖的酵解及脱氮作用的差异,将该省鼠疫菌分为4个生化性状各异的菌型。每个型都有特定的分布区域。喜马拉雅旱獭菌株中蜜二糖发酵者为首次发现,将其划为一个独立的鼠疫菌生化型是必要的,并相应确立该型分布区域为相对独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作者建议以该型菌分布区阿尔金山命名为阿尔金喜马拉雅旱獭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甘南玛曲县及其周边地区鼠疫自然疫源性调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玛曲及其周边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对自然景观、宿主动物、传播媒介等进行现场调查,对所获材料进行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结果未检出IHA阳性血清,未分离出鼠疫菌,检出3份RIP阳性血清,但该地区自然景观及主要宿主动物分布和媒介蚤构成表明当地具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的基本条件.结论玛曲及其周边地区可能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建议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