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0年6月~2013年6月,笔者采用Judet入路手术治疗18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3~56岁。骨折按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部11例,肩胛颈7例,肩胛盂骨折11例(其中Ideberg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5例),肩胛冈5例。本组患者术前均完善MS CT检查。骨折至手术时间为2~10 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通过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对肩胛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确定该入路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6例肩胛骨Miller-AdaⅡ~Ⅳ型骨折患者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指导训练。结果对肩胛骨Miller-AdaⅡ~Ⅳ型骨折采取肩胛骨外侧缘入路,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结论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能够解决主要临床分型的几类肩胛骨骨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入路,可以使骨折以较小的创伤完成满意的复位以及牢靠的固定,同时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与入路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2004年7月-2009年7月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患者2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取原伤口入路,闭合性骨折分别取肩关节前侧、肩胛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骨折复位后运用重建钢板、螺钉、钢丝等进行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6%。结论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经改良Judet入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05经改良Judet入路治疗21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结果 2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43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11例,可3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7周。结论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发生畸形愈合,严重影响患肩功能;术前全面的X线检查及CT三维重建,对判断骨折的稳定性、手术指征、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对有手术指征的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和形态,选择经改良Judet入路应用桡骨远端斜T形钛钢板+重建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的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18例.骨折根据Hardegger等分型方法,肩胛冈骨折5处,肩胛体骨折15处,肩胛颈骨折11处,盂缘骨折3处,盂窝骨折4处,通过改良的后侧入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均采用重建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8~32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改良的后侧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可以治疗大部分肩胛骨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Zhou DS  Li LX  Wang LB  Wang BM  Xu SH  Mu WD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4):1686-1688
目的探讨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0月经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4岁(18~62岁)。根据Hardegger的分型方法,肩胛体部骨折11处、肩胛颈骨折10处、盂缘骨折8处、盂窝骨折7处、肩胛冈骨折9处、肩峰骨折6处。其中多部位复杂骨折15例,伴有腋神经损伤2例,肩胛上神经损伤4例。通过改良Judet手术入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等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21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结论改良Judet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大多数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可通过改良Judet入路完成,尤其适用于肩胛体部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冈骨折以及不存在喙突、前部肩胛盂骨折的多部位复杂骨折,经改良Judet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户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例肩胛骨骨折,男16例,女4例,年龄25-53岁,平均36.5岁,经肩后入路行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0例均获随访9-28个月,平均16.5个月,疗效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所有骨折平均在术后8.5周骨性愈合。结论: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行内固定治疗、早期功能锻炼可恢复较好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肩胛骨外侧切口人路治疗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 应用肩胛骨外侧切口人路对11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体部骨折5例,外科颈骨折3例,关节盂缘骨折2例,关节盂窝骨折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为12个月.结果 患者各阶段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时间7~22周,平均9周.肩关节功能采用Hardegger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 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比较适合于肩胛骨体部、肩胛骨颈部、关节盂缘、关节盂窝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手术.但由于该切口偏于肩胛骨外侧,用于肩胛冈骨折时须延长切口.该切口不适合用于肩峰骨折及喙突骨折.肩胛骨外侧切口配合应用多孔重建钢板,可取得肩胛骨体部和颈部骨折的良好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研究肩胛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应用。方法从1997年7月至2009年1月对31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内固定,对比其临床适应症,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按照Constant的评定标准:优2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肩胛骨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不同的骨折类型应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治疗肩胛骨骨折常用的经典Judet入路对冈下肌破坏大的缺点进行改良。方法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对经典的Judet入路进行改良,用经典Judet入路的皮肤切口,用Hardegger入路通过分离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的方法来显露深层结构,并应用改良入路对35例肩胛骨骨折采用改良入路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31例获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时间15.8个月。骨折均在8~12周愈合,平均8.6周。疗效根据Hardegger等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与经典Judet入路相比,改良入路不仅有经典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肩袖肌肉的完整性,手术创伤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至2009年对35例肩胛骨体部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改良Judet联合外侧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次收集的肩胛骨骨折均为MillerAda[1]标准分型的Ⅳ型骨折,共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28~46岁,平均37岁;车祸伤25例,矿难7例,高处坠落伤3例;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1例。  相似文献   

12.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2008,21(4):313-315
肩胛骨骨折相对少见,多因高能量创伤致肩背部遭受直接暴力所致。常伴有合并伤,高达80%~95%,应注意检查臂丛神经、血管以及同侧肢体损伤。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肩关节无痛性有效的肩关节活动功能。移位性关节盂骨折﹑肩部悬吊复合体联合损伤﹑浮肩损伤以及移位性肩胛颈骨折均应行手术治疗,内固定必须牢固可靠,能耐受早期肩关节活动。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术后患者应坚持肩关节活动至骨折牢固愈合。  相似文献   

13.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各型肩胛骨骨折的可行性及适应证 ,评价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并获随访的 2 5例肩胛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行肩胛骨的正位、侧位及前 30°斜位的X线摄片 ,用Jesser法将骨折进行分型 ,手术采用Judet入路进行骨折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 8个月至 3年 5个月 ,平均 2 0个月 ,按Dolfi等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 ,优 (13~ 16分 ) 10例 ,良 (9~ 12分 )11例 ,可 (5~ 8分 ) 3例 ,差 (小于 4分 ) 1例 ,优良率为 84 %。结论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已成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累及关节面并有移位的肩盂骨折、有移位的肩胛骨颈部骨折以及肩胛冈粉碎性骨折是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征。对预期功能要求比较高的病人 ,可适当放宽手术指证。熟练的手术技巧和可靠的内固定以及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固定肩胛骨体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9年11月应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骨折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6~64岁,平均36岁;伤后就诊时间0.5h~11d,平均3d。其中合并同侧锁骨骨折9例,肩锁关节脱位2例,多发肋骨骨折16例,肱骨干骨折1例,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挫伤等5例。术后随访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35个月,平均19个月。按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结论:经改良后侧入路利用锁定重建接骨板治疗复杂性肩胛骨体部骨折具有创伤小、暴露清楚、固定坚强可靠、可早期行关节功能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双入路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13例肩胛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3例;年龄19 ~52岁,平均35.3岁.按Euler等分型方法将肩胛颈骨折分为:解剖颈骨折3例,外科颈骨折10例(A型7例,B型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3.5 mm重建钛板和螺钉固定.通过肩胛骨前位X线片测量肩胛盂成角和盂极角(GPA).末次随访时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和Herscovici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获6~ 37个月(平均16.2个月)随访.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1例,接近解剖复位2例.术后7~9d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肩胛盂成角(27.1°)与GPA(36.2°)均较术前(55.1°、17.1°)有所改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79.6分(54 ~ 95分),其中优9例,良3例,差1例;Herscovici功能评分平均为14.7分(12~16分):优8例,良2例,可2例,差1例.无肩胛上动脉神经损伤、感染、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双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和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童贤平  朱峰  卢进 《中国骨伤》2007,20(6):382-383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肩胛骨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42岁。全部采用后入路肩胛外缘切口,如有肩胛冈骨折或肩峰骨折另作辅助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8周,按Hardegger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3例,良5例。无钢板断裂、松脱,骨折移位,骨不愈合,感染,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后外侧缘切口内固定肩胛骨外侧缘、肩胛冈治疗肩胛骨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20例肩胛骨骨折,男15例,女5例;年龄21~52岁,平均31.6岁。肩胛体骨折14处,肩胛颈骨折10处,肩胛冈骨折6处,肩峰骨折1处,喙突骨折1处,盂缘骨折4处,盂窝骨折3处。手术时间为伤后4~15 d,平均10 d。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伤口清创、换药后愈合,无骨髓炎、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骨折部位可见骨痂生长,骨折愈合时间为4~7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degger评定标准:优12例,良6例,可2例。结论: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术中操作方便,显露清楚,该切口可任意向两边延长,能为骨折的复位固定提供有利条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术中操作灵活,固定强度可靠,是一种治疗肩胛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汪卫忠  张海明  韩雷 《中国骨伤》2012,25(8):687-689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1~55岁,平均38.7岁;伤后至就诊时间1h~10d,平均3d。肩胛体骨折3例,肩胛颈及肩胛体骨折4例,肩胛颈及肩峰端骨折4例,关节盂及喙突部骨折2例,肩胛冈及喙突部骨折1例。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采用Hardegg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1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36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8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根据Hardegg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9例,良3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可重建肩关节稳定,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肩峰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肩峰基底部骨折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4~62岁,平均36.3岁。均为创伤性新鲜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d,平均4.6 d。术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Hardegger评价以及随访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7例均获门诊随访,平均时间8.9个月(4~13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8~14周(平均10.6周)经X线片或三维CT重建提示达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5分;肩关节功能Hardegger评价优2例,良4例,可1例。无切口感染、肩关节不稳、肩峰下撞击症、骨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肩峰基底部骨折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