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古往今来,任何学者,都不会没有缺点和错误,而是绝对正确的。祖国医学流传达数千年,自《灵》《素》而下,医籍汗牛充栋,医家不下数千或万家,也同样不是没有可议之处的。在专攻《内经》的学者中,自王冰、张景岳以及近代的学者们,也是一样,在日本的汉医中,也有不少值得称赞的人,如著《素问识》  相似文献   

2.
《湖市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刊登了唐构宁先生的大作——“《素问识》小议”,我读后启发很大、获益非浅,但对某些观点却不敢苟同。按照作者的“不能视而不见,盲目崇拜,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评论”的原则,我写下了这篇“小议”之小  相似文献   

3.
4.
5.
“徇齐”,(《史记》作“徇齐”,(《孔子家语》作“睿齐”,《大藏礼》作“慧齐”。王冰注:“徇,疾也。”段玉裁:“按徇,今本伪作徇”(《说文解字注·人部》)“徇”字注)。陆九芝:“盖古假借徇为睿,睿,深也”(《内经难字音义》)。丹波元简:“考王,徇,训疾,马本作狥齐,并非也”(《素问识》卷1)。历来注家多在“徇”字上训释,而使“齐”字失去了着落。  相似文献   

6.
阿丁以唐·王冰注本《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成而登天",或"乃问天师日"等六、七句经文,出于戴德《礼记·五帝德》,或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为《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时代句一条佐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从容"一词在《素问·示从容论篇》中的粗浅分析以及诸多注家的相关注释的梳理,从中可以暂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从容"与脉象、诊脉之间有着某种相关性.但是其究竟是诊脉的方法还是诊脉时医者必须采取的态度?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8.
认为胡天雄教授所著之《素问补识》,剖析了《素问》中的重点、疑点、难点。其综核名实,极深研机,以经证经,以注证注,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内容精审,堪为矜式。  相似文献   

9.
金窪七朗生卒年月不详,原名鳌城公观,后改名金窪七朗.著<素问考>,全四册,不分卷,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藏书,大阪オリエント出版社影印出版,小曾户洋于书末撰解说.  相似文献   

10.
《素问·太阴阳明论》是《内经》中一篇较为系统地阐述脾胃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专论,为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就其中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全氏《素问训解》(以下简称《训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注释《内经》的著作。可惜是书自宋代林亿等校正《内经》以后,就已不闻于世,恐失传于金、元之际。《训解》注文现只在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的林亿等新校正中存其一、二。此系林亿等校勘《素问》时,“引全纠王”①之事,然而客观上却起到了“存全本之真”的效果。①因此,它也就成了研究全氏《训解》的唯一宝贵资料。欲识《训解》之面目,只有藉此零散点滴之文。然是必属管窥,但总可见《训解》之一斑。  相似文献   

12.
森立之《素问考注》之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立之(1807~1885年),是江户后期日本杰出的医学家、文献学家与考据学家,主要著作尚存<素问考注>、<神农本草经考注>、<伤寒论考注>、<金匮要略考注>、<四时经考注>、<奇疾方考注>、<游相医话>;亡佚有<桂川诗集>、<灵枢考注>、<扁鹊仓公传考注>等,为中日两国传统医学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13.
《素问》这部医学古典著作,内容丰富。为医家必读之书,但屡经传写,错简讹字,不一而足,注家牵强附会,愈说愈远,这对于研究来说,大有正定必要,爰简述如下。平人气象论尺脉缓涩。脉尺粗常热者。此是尺缓脉涩。尺热脉常粗者之误。本文尺缓与上文尺涩相对,尺寒与尺热相对。脉盛谓之脱血,是拖笔,与起旬臂多青脉相应。  相似文献   

14.
15.
考《内经·素问》之藘茹(067000)承德医学院苏佩清(410000)湖南中医学院李钟文《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治妇人“血枯”一证用四乌贼骨一茹丸,其中对所用茹一药的解释,历代医家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茹当作茹之倒——茜草;...  相似文献   

16.
<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阐述了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应贯通之理,强调了以阴阳为本对人之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后以及摄生、保健的重要意义。可谓论述阴阴理论的重要篇章。然是篇疑难点颇多,每有令人费解之嫌,故荟集三则而析之,并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18.
《素问》一书,乃祖国医学中最古朴、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唐·王冰尝称其文简、意博、理奥、趣深,只因年代久远,辗转传抄,误文错简,时有所见,故历来认为是一部最难读的书。我院胡天雄教授数十年来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于《素问》一书,用力尤深,对自隋唐以来有关《素问》的诸多著作,最推崇日人多纪元简父子所著《素问识》和《素问绍识》。认为两书博采众长,取材严谨,特别是对疑点难点,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委曲使之通,也不臆杜以为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治学精神,最堪效法。因仿其例,整理历年的学习笔记、教学心得和临床体会,针对《素问》中的疑点难点,凡多纪氏未见之书、未摘之文及识有未及、见或不周者,补苴罅隙,撰成《素问补识》(以下简称《补识》)一书。剖析疑似,诠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是一部历史悠久的医学巨著,内容博大,语言古朴,是后世人们研习中医的必读之书.但由于年代久远,书中存有诸多争议之处.这些争议之处,有的已为历代注家解决,有的却仍未能解疑.笔者在教学之余,研读<内经>,对其中<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之"血气争黑"和<素问·诊要经终论篇>之"间者环也"两个语言文字问题,运用多种训诂方法,进行了语义上的考释与证明,祈请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20.
《素问》一向被认为是一部难读、难懂的书,从六朝时期就有全元起、杨上善等人进行训解、诠释。唐、宋以后,又经过王冰、林亿等再行次注、校正。在他们看来,已是“文字昭悉,群疑冰释”、“舛文缺义,于是详明”。尽管如此,到了金、元时期,名医刘完素还认为“《索问》层层差误,不可胜举”。所以明、清两代学者继续对《素问》整理研究。他们大体分成两派。一派是逐篇训解,象马莳,张志聪、张琦等,另一派是分类注释,象张介宾、李念莪、汪訒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