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窥镜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简称EST),由川井、Classen及相马等于1974年相继报告。由于它无须剖腹,不切开十二指肠壁而能达到类似外科壶腹成形术的功效,因而日益受到重视。几年来,已有千余例的成功报告。国内尚未见作EST的报道,现将我院试行2例报告如下: [例1]陈××,女性,42岁,14年前因胆囊结石在外院作胆囊切除术,近3年来又有上腹隐痛并日渐加剧,疑有胆总管残余结石于1979年4月13日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1979年4月25日作窥镜下逆行胰胆营造影术(ERCP),造影X线片示胆总管显著增粗,末端有直径约1.2和0.9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7年起试行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以下简称ERCP),至1979年共施行199例,并对其中2例胆道残余结石作了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及方法 199例中,男性134例,,女性65例,年龄16岁~79岁,41岁以上占73.9%。 胰胆管造影受检原因: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52例,胆道手术后症状复发59例,胆石症44 相似文献
3.
经纤维内镜逆行奥狄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retrogrado sphincterotomy,ERS)作为一种治疗胆道疾病手段,迄今为止临床应用已逾5万例。实践证明,ERS 是治疗某些胆道疾病如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疾病的有效方法。1 适应证1.1 胆总管复发性结石或残余结石此为 ERS的主要适应证。以前认为,大于2.5cm 的结石是 ERS的禁忌证,但近年来,随着机械碎石、激光碎石甚至体外冲击波碎石与 ERS 的联合应用,大于2.5cm 的胆总管结石也成为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4-2005年,为解决胆道结石、`梗阻、奥狄氏括约肌狭窄而选择了奥狄氏括约肌单纯切开成形术,而区别于以往的楔形切除壶腹前壁,避免了并发症。既在切除胆囊的基础上,切开肥厚、纤维化、瘢痕化括约肌2.5-3.5cm,共22例,随访2-10年不等,效果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文献和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至2003年累积5例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成人4例,婴儿1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资料(X线表现、B超表现与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结果).结果:临床以上腹部疼痛伴高热畏寒为主要症状.经X线造影检查显示,5例病人均有十二指肠造影剂向胆管的逆行返流,胆管下端扩张,伴有胆管的不规则狭窄、管壁边缘毛糙、模糊和负性胆管结石.成人4例经B超检查为胆道系统感染合并结石,十二指肠内镜检查为十二指肠乳头炎,其中1例乳头增大.结论:上消化道钡餐和B超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伞泓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1981,(3)
Oddi 氏括约肌成形术(Sphincteroplasty)和其它几种胆道内引流术一样,在治疗胆石病方面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总结1973——81年9年间施行的40例Oddi氏括约肌成形术,经由作者随访34例并在5例术后病人中进行了胆总管压力的测定,对手术疗效作出评价。本组40例一次手术者35例(均同时摘除胆囊),二次手术者5例;男性1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5.8岁;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4.6天。手术所选病例主要有胆总管多发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的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2003年累积5例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成人4例,婴儿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X线造影检查见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返流均发生于胆道系统,表现为胆系管道扩张或不规则狭窄,管壁边缘毛糙、模糊,负性结石。成人4例B超检查为胆道系统感染合并结石,十二指肠内镜检查为十二指肠乳头炎,其中1例乳头增大。临床以上腹部疼痛伴高热畏寒为主要症状。婴儿1例因先天性十二指肠盲端式闭锁,行结肠后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发生胆道返流。结论 胆道结石、炎症、手术创伤、粘连牵拉,十二指肠明显逆蠕动,先天性发育异常均可引起奥狄氏括约肌功能失调而产生闭锁不全,上消化道X线造影是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结合文献和临床病例资料 ,探讨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90年至 2 0 0 3年累积 5例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 (成人 4例 ,婴儿 1例 )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资料 (X线表现、B超表现与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结果 )。结果 :临床以上腹部疼痛伴高热畏寒为主要症状。经 X线造影检查显示 ,5例病人均有十二指肠造影剂向胆管的逆行返流 ,胆管下端扩张 ,伴有胆管的不规则狭窄、管壁边缘毛糙、模糊和负性胆管结石。成人 4例经 B超检查为胆道系统感染合并结石 ,十二指肠内镜检查为十二指肠乳头炎 ,其中 1例乳头增大。结论 :上消化道钡餐和 B超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经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5例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6.6岁.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右上腹疼痛.主要X线表现是钡剂返流入胆管内、胆管扩张和胆管呈枯枝样改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以及并发症和预后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1.
在胆道外科手术中,被遗漏的总胆管结石为4%。胆囊切除后胆道系统仍可再生结石。当高胆红素血症静脉胆道造影禁忌使用时,逆行胆管胰管造影是有价值的。应用内窥镜从总胆管内取出结石的病例日渐增多;对遗留在总胆管内的结石取出,安全有效。现将这方面所作的研究,应用内窥镜作括约肌切开,自胆道取出结石的初步经验提出报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镜下,术中或经T管oddi括约肌测压技术出现,人们对oddi括约肌(sphincterof oddi,SO)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有了深入的了解,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已被大部分学者接受。SOD是由于SO运动障碍或良性狭窄引起的功能失调,但目前很难在组织学水平研究人体SO,故很难将功能性紊乱与器质性改变区分开。SOD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生化测定、激发试验、超声扫描、ERCP、SO测压等多种检查方法,采用单一方法诊断SOD并不可靠。目前SOD到底是解剖上的病变或生理学上的功能障碍尚不明确固治疗SOD的方法多样化,主要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但至今,没有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法,寻找新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目前学者探寻肉毒毒素作用于SO,以期能主动调节SO有规律收缩舒张,使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以维持SO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巴豆对家兔奥狄氏括约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具有峻泻作用的中药巴豆对家兔奥狄氏括约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空腹家兔分为两组,每组8只,一组服生理盐水,另一组服用巴豆煎出液。动物用巴豆后再用阿托品。同时引导并记录所有实验动物奥狄氏括约肌的电变化,结果 消化道给予巴豆可以增加奥狄氏约肌峰电活动的频率,减小峰电位的电压,并且改变峰电的节律。严重巴豆中毒时,其电活动几科消失。结论 阿托品可以对抗巴豆对奥狄氏括约肌的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 病例金××,女,63岁。上腹痛伴右肩反射性疼痛,发烧及寒战、时有呕吐一天,在当地卫生院诊为胆道蛔虫症、胆道感染,用抗菌素治疗无明显好转,于1984年4月9日转入我院。既往于25年前及几年前有两次类似发作史,经消炎治疗后好转,但仍时有右上腹部不适及钝痛。查体:T38,BP110/70,WBC22,800,S82,Hb11.9,尿常规正常,淀粉酶117u,肝功能正常。X 线检查:口服及静脉胆道造影不显影。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胃未见异常改变,但发现钡剂从十二指肠乳头部进入总胆管内。右侧卧位20分钟后检查,钡剂进入肝总管、左右肝管,一部分进入胆囊内, 相似文献
15.
报告经内窥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等8例。排出结石5例(排净3例、部分排出2例),未排石2例,解除梗阻性黄疸5例。排石反应:中度2例,轻度3例。未出现并发症。讨论了EST 的适应证、禁忌证、切开方法、排石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胡建敏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1,(1)
内窥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自1973年首次应用以来,现已广泛用于治疗Vater壶腹和胰胆管病变。ES可能出现并发症,但大多数并发症发生在术后几小时内,故对一些严格控制适应症的门诊病人行ES是可行的。1983-1987年在Wellesley医院内窥室,有2830名病人接受内窥镜逆行胆胰造影(ERCP),其中716例做了ES,内有门诊病人137例。随机选择同期行ES的住院病人137例作一比较。 方法:咽部局麻,静脉给安定,有81%的病人用东莨菪碱使十二指肠松驰,81%病人还用了杜冷丁。使用Olympus十二指肠镜和Ellange型括约肌切开器。用标准技术做ES,对接受毕Ⅱ式胃肠吻合术的病人须备有专门的括约肌切开器或针灼器。 相似文献
17.
陈保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4,(4)
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各种胆道和胰腺疾患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自1970年以来,Beth Israel医学中心外科内窥镜室已施行1000例次以上。本文作者报导最近的300例次ERCP的经验。文章对其适应证、方法、减少并发病和死亡率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经内窥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简称EST)是在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974年西德和日本首先将EST应用于临床,之后在欧洲、日本、美国逐渐推广应用,近几年我国也有一些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EST有相对安全、方法简易、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作者23年来采用Oddi括约肌切开术(系指完全切断乳头括约肌和胆总管括约肌,下称括约肌切开术)和俄狄氏括约肌成形术(系指完全切开Oddi括约肌而后缝合十二指肠粘膜和胆总管粘膜,下称括约肌成形术)治疗Dddi括约肌狭窄138例,证明括约肌成形术疗效最佳。手术适应征:凡Oddi括约肌器质性改变如炎症,增生和纤维化引起的胆道梗阻都是本手 相似文献
20.
经内窥镜括约肌乳头切开术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内窥镜括约肌乳头切开术(EST)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病例按常规的保守治疗的同时施行EST,术前术后对比观察ERCP造影剂排空情况,术后随诊超过每一病例2次胰腺炎发作的间隔时间甚至更长,以确定其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施行EST,EST后造影剂(胆汁)排空明显改善,随诊结果没有胰腺炎复发.结论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可能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有关,EST是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尤其是防止其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