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脂联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观察脂联素对HUVEC在基础状态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下的NO合酶(NOS)、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 (1)脂联素未改变基础的内皮NO和总NOS活性(均P〉0.05),可部分依赖磷酸肌醇3激酶(PI3K)途径抑制iNOS活性(P〈0.05),增强cNOS活性(P〈0.01)。(2)脂联素可能依赖于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抑制TNF—α刺激的iNOS的活性和NO、ET—1的释放(P〈0.01),脂联素逆转TNF—α对cNOS的抑制(P〈0.01)依赖于非NF—κB途径。结论 脂联素通过影响内皮细胞NOS活性,NO和ET-1的分泌,维持正常内皮细胞的功能,并对抗TNF—α损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吸烟大鼠COPD模型,测定大鼠的肺功能及其血清和BALF的细胞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和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MAN)评估肺气肿的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TNFRI的表达。结果COPD组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数增高。COPD组肺功能指标FEV0.3、FEV0.3/FVC%和PEF分别为(1.86±0.22)ml、(65.064-8.40)%、(18.84±1.56)ml/s,比正常组(4.20±0.25)ml、(85.56±5.85)%、(47.24±7.28)ml/s下降。COPD组MLI、MAN分别为(77.32±28.73)um/个、(232.00±97.18)个/mm。而正常组为(43.96±7.16)um/个、(392.84±24.41)个/mm^2,COPD组MLI增加而MAN减少;COPD组血清和BALF的TNF—α、TN—FRl表达增高,分别为TNF—α(117.98±33.82)pg/ml、(155.10±27.60)pg/ml而TNFR1为(85.00±16.34)pg/ml、(98.13±11.97)pg/ml而正常组为TNF-α(73.98±16.41)ps/ml、(79.20±27.70)ps/ml,TNFR1为(58.82±24.57)pg/ml、(61.89±26.25)pg/ml。COPD组BALF的TNFR1表达与MLI呈正相关(r=0.79,P=0.004)与MAN呈负相关(r=-0.626,P=0.039)。两组间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TNFR1作为炎症介质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SeCK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TNF-α刺激时间与浓度的差异,将培养的PMVEC随机分为TNF-a时问刺激组与浓度刺激组,前组以5000U/ml的TNF—d分别与PMVEC作用Oh、0.5h、1.5h、3h、6h、12h;后组分别以0U/ml、200U/ml、1000U/ml、5000U/ml的TNF.d与PMVEC作用3h。运用RT-PCR法分析SSeCKS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TNF—α可以时间及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大鼠PMVEC中SSeCKS mRNA的表达。结论SSeCKS可能参与了TNF—α所致大鼠PMVEC单层通透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4.
炎症细胞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EGF、ICAM-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自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37℃、5%CO2的条件下常规培养。实验采用4~5代细胞;按1×10^5/ml密度接种于5cm^2的培养皿中。24h后换液。生长接近80%融合时进行干预。按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刺激(IL—1β和TNFα干预浓度均为10ng/m1),每组12个样本;在共同培养24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ICAM—1的浓度。结果: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的VEGF值(ng/ml)分别为(27.91±0.63)、(13.54±1.17)和(13.05±0.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0.91),P=0.000;IL—1β组、TNF-α组、IL-1β+TNF—α组的ICAM-1值(ng/ml)分别为(2.88±0.98)、(2.96±0.03)和(2.30±0.20).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25±0.01)。P=0.000。结论:炎症因子IL—1β、TNF—α均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斑块不稳定相关标志物VEGF、ICAM-1,可能是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B型钠尿肽(B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87例CHF病人(其中Ⅰ级28例、Ⅱ级22例、Ⅲ级23例、Ⅳ级14例)检测了血BNP、血清TNF—α和NO含量。结果CHF患者血BNP、血清TNF-α和NO含量均升高;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和疾病的进展,BNP、TNF-α和NO含量逐级明显升高,并与Boston心衰积分(BSS)呈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BNP与TNF—α和NO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BNP、TNF-α和NO的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HF患者TNF—α和NO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并是导致血BNP浓度增加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糖对不同状态下乳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TNF—α在糖尿病心肌病的非特异性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20、30、50mmol/L)干预正常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1)在50mmol/L葡萄糖作用下,正常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0.58±0.03)明显高于20mmol/L(0.27±0.02)、30mmol/L(0.29±0.05)葡萄糖作用的正常心肌细胞,而后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在0、20、30、50mmol/L葡萄糖作用下,各组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提高,TNF—α mRNA表达越高;在相同浓度葡萄糖作用下,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心肌细胞。(3)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正常心肌细胞和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髓样结构形成,胞内脂滴增多等细胞结构损伤性改变。结论:高糖作用下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明显增加,引起胞内脂滴增多等细胞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NO、NOS和TN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动态变化。NO、NOS的测定采用酶法,TNF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发现:HFRS患者从发热期开始血浆NO、NOS和TNF均高于正常水平(P<0.05),并且NO和NOS、NOS和TNF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0.01)。上述结果提示NO在HFRS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引起机体损伤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以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心钠素(A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OSAHS患者16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17例和正常对照组12例,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ET、TNF-α、ANP和NO的含量。结果单纯OSAHS组和OSAHS合并高血压组血ET、ET/NO、TNF-α和A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NO低于对照组(P〈0.05);OSAHS合并高血压组ET、ET/NO和TNF-α高于单纯0SAHS组(P〈0.05),而NO低于单纯0SAHS组(P〈0.05)。结论OSAHS患者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和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醛固酮对血管外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外膜,分别给予不同浓度醛固酮(ALD)10^-8~10^-6mol/L、ALl)+螺内酯以及ALD+RU486进行孵育,此外在给予脂多糖激活血管外膜iNOS/NO的情况下,观察以上各组药物刺激后iNOS/NO系统的变化。与上述药物共同孵育6h后通过Griess法测定相对稳定的代谢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代表NO的产生量,采用[^3H]-L-精氨酸标记的同位素法测定外膜iNOS活性。结果(1)NOx产生的变化:ALD刺激后血管外膜NOx生成无明显变化。用螺内酯拮抗盐皮质激素受体后,高浓度ALD组(10~~10^-6mol/L)血管外膜NOx产生呈下降趋势(P〈0.05)。用RU486拮抗糖皮质激素受体后随ALD浓度增加NOx生成量也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1)。脂多糖刺激后上述趋势更为明显。(2)iNOS活性的变化:ALD刺激后iNOS活性无明显变化,螺内酯刺激后血管外膜iNOS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而RU486刺激后血管外膜iNOS活性显著增加(P〈0.05)。同时给予脂多糖刺激后,螺内酯+ALD组血管外膜iNOS活性显著下降(P〈0.01),ALD+RU486组血管外膜iNOS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ALD主要通过盐皮质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通路两种途径直接影响血管外膜iNOS/NO系统,醛固酮作用于盐皮质激素受体能够诱导iNOS激活、刺激NO产生,作用于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iNOS/NO激活。  相似文献   

10.
马涛  孙威 《山东医药》2009,49(32):46-48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探讨HIF-1α与iNOS的相关性。方法胃癌手术标本9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iNOS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IF-1α和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HIF—1α和iNOS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与iNOS正相关(r=0.710,P〈0.05)。结论HIF-1α与iNOS联合检测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及其意义,分别应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DCM患者血清NO及TNF-α水平,结果显示:DCM患者血清NO及TNF-α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均P<0.01),且NO与TNF-α间有显著正相关性(r=0.482,P<0.01)。表明:高浓度的TNF-α可促进NO的合成,二者均与DCM的病理生理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为揭示脑梗塞的病理生理提供依据。方法:青年(5月龄)和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血NO和脑组织中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TNF的水平。结果:老龄模型组血清中NO水平低于老龄对照组*P<0.05),脑组织中NO水平青年对照组高于青年模型组(P<0.05),低于老龄对照组(P<0.05),老龄模型组高于青年模型组(P<0.01),青年模型组脑组织中NOS水平高于青年对照组和 老龄模型组(P<0.05),青年模型组脑中TNF水平高于青年对照组(P<0.05),老龄模型组高于青年模型组*P<0.05)和老龄对照组(P<0.01),结论:青年大鼠和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与NO含量降低和TNF增高有关,由于老龄大鼠的增龄变化,使脑缺血再灌注后这些病理改变较青年大鼠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法(EIISA),检测53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20名健康儿童血清中TNF—α及IL-6含量。结果心肌炎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26.7±32.9)mg/L和(3.23±0.53)mg/L,而健康组分别为(383.1±27.5)mg/L和(1.63±0.22)mg/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后,心肌炎组TNF—α及IL-6分别降至(407.3±34.4)mg/L和(1.97±0.29)mg/L,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NF—α及IL-6血清水平及其变化,有助于判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病情及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神经肉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异常改变是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能参与了此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不同级别CHF患者血浆NO、ET-1及TNFα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探讨CHF的病理机制并为临床病情监测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肺损伤大鼠发病中的作用及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硝普钠(SNP)组、左旋精氨酸组、氨基胍组,每组6只.经胰管逆行注入去氧胆酸钠复制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模型.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方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中NF-κB活性,RT-PCR分析iNOS mRNA 的表达,同时亦检测NO、TNF-α、iNOS的水平和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中NF-κB活性、iNOS mRNA表达及TNF-α、NO、iNOS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2).肺组织病理学显示严重损害.NO的供体硝普钠及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可降低NF-κB活性(213.47±12.34, 222.98±17.69 vs 327.13±13.46,P<0.05),下调iNOS mRNA表达(SNP:2.35±0.34 vs 3.1 ±0.38,P<0.05)以及TNF-α(0.38±0.034, 0.45±0.043 μg/L vs 0.76±0.045 μg/L)、 NO(168.2±0.78,146.4±0.59 mmol/L vs 229.3 ±0.98 mmol/L)的水平,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而左旋精氨酸组则无明显调节作用.离体实验结果与体内试验一致.结论:外源性NO可抑制NF-κB活化,降低 iNOS mRNA的表达,进而减少NO、TNF-α的释放.同样,经iNOS选择性抑制剂抑制内源性 NO的产生,也可控制机体的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在肺癌和对照人群中的分布,以及这种多态性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PCR—RFLP分析112例肺癌和99例正常人的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核苷酸多态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TNF-α的表达,比较不同基因型肺癌之间TNF-α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结果肺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为TNF-α1/1(52.7%、46.5%),TNF—α1/2(35.7%、48.5%),TNF—α2/2(11.6%、5.1%);等位基因频率为TNF—α(70.5%、70.7%),TNF-α2(29.5%、29.3%),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两种基因型个体在TNF-1α基因表达上,TNF-α2/2基因型个体高于TNF-α1/1基因型的个体,两者差异显着,P〈0.001。结论TNF—α-308位核苷酸的多态性基因型在肺癌和正常人中的分布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这种多态性可能不是肺癌易感的遗传因素,但这种多态性与该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受体(TNFR)p55和p75在骨关节炎(OA)患者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在介导TNF吨诱导软骨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中的作用。方法分离于5例OA患者和2名正常人的软骨细胞经体外培养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p55和p75TNFR在软骨细胞的表达;MMP-3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p55和p75TNFRmRNA的表达,以及它们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在OA软骨细胞均高于正常软骨细胞:在OA软骨细胞,p75TNFR的表达高于p55TNFR,但用抗p55中和抗体可以明显降低TNF-α诱导的软骨细胞产生MMP-3,而抗p75中和抗体则无此作用。结论TNFR在OA软骨细胞表达增高。表明TNF/TNFR系统在OA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而抗p55抗体对TNF-α诱导MMP-3产生的阻断作用。提示TNF-α主要通过p55介导软骨破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糖对不同状态下乳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TNF—α在糖尿病心肌病的非特异性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0、20、30、50mmol/L)干预正常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1)在50mmol/L葡萄糖作用下,正常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0.58&#177;0.03)明显高于20mmol/L(0.27&#177;0.02)、30mmol/L(0.29&#177;0.05)葡萄糖作用的正常心肌细胞,而后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在0、20、30、50mmol/L葡萄糖作用下,各组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提高,TNF—α mRNA表达越高;在相同浓度葡萄糖作用下,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心肌细胞。(3)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正常心肌细胞和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髓样结构形成,胞内脂滴增多等细胞结构损伤性改变。结论:高糖作用下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TNF—α mRNA表达明显增加,引起胞内脂滴增多等细胞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TNF-α、NO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40例。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组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退黄、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前列地尔20μg,连用2周。检测各组患者血浆TNF-α、NO及内毒素水平。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TNF-α,亚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血浆NO,采用鳖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血浆TNF-α、NO及内毒素水平较健康体检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NO及内毒素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治疗后血浆TNF-α、NO及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显著降低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TNF-α、NO及内毒素水平,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源性一氧化氮(NO)过度表达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7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24只。ANP组、ANP预处理组(预处理组)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酸钠建立ANP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前30min,预处理组腹腔注射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10mg/kg。造模后1、3、6、12h分别处死大鼠各6只,取肺泡巨噬细胞(AM)检测NO水平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表达情况及TNF-a水平,并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ANP组肺损伤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AM分泌TNF-a,NO水平逐渐升高,至6h达到高峰,12h回落。AMiNOS mRNA的表达情况与NO的变化趋势相似。预处理组各指标变化趋势与ANP组相似,但各指标均低于ANP组(P均〈0.05);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肺组织湿/干重值逐渐升高,12h达最高值.动脉血氧分压值逐渐降低。结论 ANP发生后肺泡AM的iNOS表达增强,肺源性NO过量表达,并促进TNF-a大量分泌,加重肺损伤,应用iNOS抑制剂则能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