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就TLC在点样、薄层板的改进,展开方法以及被分离成分的测定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讨论如下:点样在TLC中,点样是最关键且常是最耗时的步骤。已熟知的点样法是用微量吸管和作者最近研制的一种自动点样器(Camag Nanomat)。后者是磁性套筒围绕的微量吸管,用电磁场将  相似文献   

2.
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吕长淮 《中国药房》2006,17(22):1748-1749
薄层色谱法(TLC)是将供试品溶液点样于薄层板上,经展开,检视所得的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用于药品的鉴别或杂质检查的方法。TLC是一种快速、灵敏、高效地分离微量物质的方法,是最简单的色谱技术之一,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专属性好、分析速度快、色谱参数易调整等特点,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TLC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对药品标准中TLC进行改进的研究献较多,本就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几方面研究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3.
中药虎杖商品药材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勉  王磊  黄澜  张紫佳  王峥涛 《中国药学》2004,13(2):106-111
目的建立较为合理的中药虎杖的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化学定性鉴别采用TLC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结果以白藜芦醇苷和大黄素为对照品,以不同的展开系统展开,建立了虎杖的TLC定性鉴别方法;以白藜芦醇苷为对照品建立了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建立的TLC方法对虎杖药材的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能够区别虎杖与同科属常用药材(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同科根与根茎类药材).本文建立的测定白藜芦醇苷含量的HPLC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薄层色谱法(TLC)以其所特有的性能优点,在药物的分析鉴别、分离精制等方面一直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对TLC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固定相的采用等,TLC在规范化、仪器化、检出技术等方面的新技术应用时有报道.笔者对最近国外应用TLC在药物质量控制、成分的分析鉴别、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厚朴等药材的薄层色谱(TLC)条件。方法对厚朴、厚朴花、竹节参、荜茇、豆蔻等5种药材的TLC展开系统进行优化试验,选择低毒、低污染的试剂替代《中国药典》2005版含苯系统,并与原系统比较分离检测效果。结果新系统的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好,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多数优于原含苯系统,已被《中国药典》2010版采用。结论所建的TLC方法简便、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6.
液相层析的重要分支——薄层层析(TLC)发展至今已日趋完善,并成为分析技术上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列进英国(1973年版)和美国(1975年版)药典作为一种标准的分析操作。目前,薄层层析的展开技术除众所周知的多次、分级、连续、梯度、两相或多相、饱和与不饱和、N箱和S箱展开外,又发展了程序蒸汽展开,程序多次展开及高效薄层层析。上述技术与其它分析技术如光密度计、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等联合应用,使微量物质得以定性和定量。此外,又有自动化点样、展开、显层直至定量操作的仪器,使实验精密度更为提高,为薄层层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5种贝母类药材的定性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浙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和伊贝母的粉末显微鉴别特征及薄层色谱(TLC)鉴别特征。方法:按《中国药典》方法对5种贝母粉末进行显微鉴别;采用2种展开系统,分别对5种贝母进行TLC鉴别。结果:得到5种贝母粉末的显微特征区别点。浙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的TLC图谱中均含有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均无西贝母碱;伊贝母的TLC图谱中无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但含有西贝母碱。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5种贝母类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龙胆药材薄层鉴别方法改进。方法:对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对展开次数进行了简化。结果:减少对照品配制量至50%;改变展开系统,只进行1次展开即可得到满意结果。结论:该法简便,易于操作,节约对照品和时间,可作为龙胆药材TLC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附子生物碱薄层层析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倩  马俐丽  车坷科 《中国药业》2007,16(24):32-33
目的 探讨附子生物碱薄层层析色谱(TLC)条件的影响因素,完善附子生物碱TLC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附子生物碱TLC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TLC条件。结果 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5%乙醇(12.8:7.2:2)为展开剂,用浓氨水和展开剂同时饱和40min.展开,取出晾干,以10%浓硫酸一乙醇为显色剂,70%下加热30min,可获得分离清晰的6个有色斑点。结论 浓氨水和展开剂同时饱和40min,展开,显色,可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藏药柳茶药材的TLC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建立藏药柳茶药材的TLC图谱。方法采用硅胶G板,氯仿-甲醇(9:1)展至15cm,取出晾干后,再用氯仿-甲醇(98:2)二次展开至18cm,10%硫酸乙醇显色。结果所得的TLC谱图重复性较好。结论TLC图谱可进行物种识别,鉴别藏药柳茶药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市售散装抗感冒凉茶中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的薄层液相色谱(TLC)快捷筛查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薄层液相色谱(TLC)手段建立市售散装抗感冒凉茶中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的快捷筛查检测方法,对影响薄层色谱结果的影响因素湿度、温度、展开距离、薄层色谱预制板来源等进行优化。结果 在温度32℃,湿度28%~32%,分别吸取凉茶样品,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3μL以条状点于规格为5cm×10cm的青岛海洋GF254薄层色谱板上进行展开为最优条件。结论 该优化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可用于市售散装凉茶中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品的快捷检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介绍自动智能识别心电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技巧。根据微电脑存储量小,而系统采集数据量大的特点,运用了图论的优化思想,在编程时运用了数据压缩、数据展开和数据滤波等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程序的最佳功能。  相似文献   

13.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的TLC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的TLC鉴别方法。方法通过对集中提取及展开系统的比较,发现最佳方法。结果对破壁灵芝孢子粉的TLC鉴别应选择用GF254板,用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结论该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分离时间短的优点,而且TLC的鉴别效果很好,也能很好把破壁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4.
人工北虫草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工北虫草TLC和HPLC法指纹图谱。方法:TLC法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异丙醇-水(5∶2∶6∶0.6)为展开剂,磷酸氢二钠制备的GF_(254)板展开;HPLC法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nm。结果:HPLC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面积、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3.0%;不同产地的人工北虫草相似度大于0.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控制人工北虫草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凉血胶囊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赤芍、黄连、青黛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检出了赤芍、黄连、青黛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血府逐瘀软胶囊中药材的鉴别及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血府逐瘀软胶囊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和HPLC法。结果TLC鉴别了样品中的赤芍、枳壳、牛膝、甘草等药材;HPLC测定了芍药苷的含量,芍药苷在0.1~0.9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4%,RSD=1.4%。结论鉴别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7.
综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同检测技术及手段的最新进展。包括目前国内外药典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量控制的主要采用了微生物检定、TLC、衍生化-UV、HPLC-ELSD、HPLC-PAD等,以及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新型气溶胶检测器CAD、NQAD;开发CAD、NQAD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量控制方法有望弥补其他检测技术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薄层层析(TLC)作为液相层析的一个分支,具有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设备简单、点样量少、可直接观察被测物质分离情况,还能在一块薄层板上同时测几个样品以进行比较和鉴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抗生素早期鉴别和组份分离等试验中早就应用TLC分离技术。但随着抗生素研究和生产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清肝利胆胶囊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三七、虎仗、青黛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检出了三七、虎仗、青黛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该制剂质量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传统的鉴别方法对芸香及其替代品对叶大戟进行比较分析,为芸香的初步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比较、显微观察和TLC等方法进行鉴定。TLC选用甲苯-乙酸乙酯-水(10:4:3)为展开剂,以5%氯化铝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结果: 芸香与对叶大戟的外观性状在茎、叶、果等部位均有差异,显微特征明显,TLC色谱斑点清晰。结论: 本方法直观、简便,可为芸香药材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