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早发冠心病(PCAD)的关系。方法纳入2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PCAD患者,其中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对两组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等)进行分析。结果PCAD患者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PCAD家族史无差异,但男性HDL-C(mg/d1)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PCAD与吸烟呈正相关(OR=153.82,P〈0.01),与HDL-C呈负相关(OR=0.95,P〈0.01)。结论男性PCAD的发病年龄早于女性,且与男性的吸烟和低HDL-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点穴治疗对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点穴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针灸科病房常规治疗,点穴组配合点穴,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运动能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点穴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AS得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和BI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点穴组治疗前、后的MAS得分差值、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差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点穴组BI得分差值略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点穴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50岁以上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54岁以上患者的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中文版简易智能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诺丁汉健康问卷(NHP)对318例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①318例卒中患者中,93例有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9.2%。②认知功能损害组93例,年龄为54~86岁,平均(66±3)岁。〈60岁患者中认知功能损害有21例,占22.6%(21/93);≥60岁患者中有72例,占77.4%(72/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2,P〈0.05。即≥60岁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发生率高于〈60岁患者的发生率。③本组女性患者58例,发生率为50.4%(58/115),男性患者35例,发生率为17.2%(35/2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85,P〈0.001,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④本组患者中241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其中93例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表现,发生率为38.6%(93/241),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0±2.8);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48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4±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P〈0.001,即卒中后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NHP和NFDS评分高。⑤采用NI-IP问卷测定结果表明,认知功能损害组的老年人精力、情绪反应、社交隔离、躯体活动、嗜好、社会交往、与亲属关系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50岁以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633例,年龄为18~94岁;男993例,女640例。设计统一调查病例表,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及工作状态等)、既往史及危险因素等。结果①男女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比例为1.55:1。女性发病年龄为(66±12)岁,高于男性的(65±12)岁,两者比较,P=0.049。②青年期(18~45岁)男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74.39%和25.61%(P〈0.05),其他年龄段亦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居住地均以市区居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男性患者中,中学文化程度以上卒中的发生率居高,女性文化程度低的卒中发生率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00)。女性患者无业人员高于男性,男性国家企业及退休人员患者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P=0.000)。④男性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60.8%)、高龄(41.7%)、吸烟(21.1%)、糖尿病(20.1%);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63.9%)、高龄(44.4%)、糖尿病(24.4%)、心脏病(24.2%)。女性脑梗死患者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和饮酒均可以增加肥胖的危险(分别为OR=3.059,95%CI:1.978~4.731;OR=2.330,95%CI:1.221~4.445)。结论①各年龄段男性脑梗死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②高血压是所有脑梗死患者的首要危险因素。③吸烟、饮酒或多种危险因素共存,可能是男性脑梗死患者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尤其在青年男性中更加显著。④文化程度低及无业女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既往研究证实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发生与发展有一定关系。本文探讨RDW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性别差异。方法连续收集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的患者67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99例(男性352例,女性147例)与对照纰175例(男性89例,女性86例)。分析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的差异,探计RDW在不同性别冠心痛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不同性别总体的基线资料比较中,年龄、吸烟史、家族史、血红蛋白水平有性别差异(P〈0.05),男女两组的RDW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的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女性冠心病组与女性对照组相比,RDW显著升高[(12.9±0.7)%vs(126±0.6)%,P=0.001],男性冠心病组与男性对照组相比,RDW无统计学差异[(13.0±0.8)%vs(12.8±1.0)%,P=0.144]。女性冠心病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RDW是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7,95%CI:1.03-1.10,P〈0.001;OR=203,95%CI:1.28-3.23,P〈0.01)。女性RDW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63,95%CI:0.56-0.70,RDW界值为12.75%,敏感性为57.1%,特异性为66.3%。结论RDW与冠心病之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是女性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人无症状脑梗死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研究组入选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病人包括有明确卒中史而发现非责任梗死灶病人(SCI)128例,无卒中史、卒中症状而CT或磁共振成像(MRI)发现脑梗死(SI组)81例,共计209例;对照组102例。研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表现,对认知和精神功能的影响,并进行随访研究。结果研究组病人抑郁发生率,SCI为44.5%,SI为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P〈0.01),而且SCI组高于SI组(P〈0.01)。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研究组得分,SCI组和SI组病人8周内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1年、2年时,MoCA得分继续降低,2年时SCI组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组与S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老年人无症状脑梗死病人,临床症状轻微,短暂,但损害病人的认知功能,而且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下适时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38例),均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下常规用胞二磷胆碱静滴,治疗组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评价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及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医疗模式下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8分),选择60例非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探讨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分析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①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20±0.40)mg/L,高于对照组的(0.86±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47,P〈0.05。②卒中复发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33±0.52)mg/L,高于卒中初发组的(1.12-4-0.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但高危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1.37±0.68)mg/L]高于低危组的胱抑素c水平[(1.15±0.2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cy,r=0.189,P=0.022)和极低密度脂蛋白(r:0.255,P=0.002)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173,P=0.036)呈负相关;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2.646,95%CI1.621-4.317,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有关,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早发ACS的患者123例分为男性组66例(年龄〈55岁)和女性组57例(年龄〈65岁)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在早发ACS患者中,女性组高血压及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19%比38.88%,68.42%1:L33.33%,P〈0.01,P〈0.01),而男性组吸烟率明显增加(P〈0.01)。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脑卒中史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脉病变均以单支病变为主,两组间病变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发ACS患者中,患病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高血压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吸烟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两组冠脉造影病变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热量营养支持对伴吞咽困难急性卒中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热量营养支持对伴吞咽困难急性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43例伴吞咽困难的急性卒中患者,首选肠内营养,当胃肠功能受限者,给予肠外营养补充。根据所提供的热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104.6kJ·kg·d^-1为高热量组,平均(114.1±10.0)kJ·k^-1·d^-1;〈104.6kJ·kg^-1·d^-1为低热量组,平均(62.8±12.3)kJ·kg^-1·d^-1。两组所提供的蛋白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①低热量组病死率(31.9%)高于高热量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719,P〈0.01);②低热量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mss)评分较入院前升高,高热量组的NIHSS评分较入院前降低,两组的NIHSS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62,P〈0.01);③低热量组的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腹泻、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高热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低热量组的死亡危险是高热量组的8.967倍。结论对伴吞咽困难的卒中患者,不仅要注意补充蛋白质,更要注重补充足量的非蛋白热量。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以减少伴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小组模式干预对城市社区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首次发病的卒中出院患者,按照是否进行小组模式干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小组模式干预治疗,包括卒中教育、康复训练、文体疗法等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采用卒中生活质量(SS—QOL)量表和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FIM)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组时和3个月后的疗效情况。结果①人组时,两组患者的SS—QOL、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SS—QOL、FIM评分均高于入组时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SS—QOL、FIM评分也均高于入组时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SS—QOL、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组模式对城市社区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2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依达拉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及常规治疗,B组给予依达拉奉及常规治疗,C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14天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4天后的有效率比较,A组(86.67%)最高,C组(46.67%)最低(P<0.01).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的ADL、mRS评分比较,A组ADL评分(65.00±29.20)最高,mRS评分(2.40±1.28)最低;C组ADL评分(46.72±27.63)最低,mRS评分(3.72±1.24)最高(P<0.05),提示A组预后最好,C组预后最差.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97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50例,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组(47例,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入院时及出院后在我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 CSS和 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均<0.05);出院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康复护理组患者 CSS评分[(14.27±7.45)分比(7.87±6.25)分]显著减少,ADL评分[(50.52±19.59)分比(74.52±20.61)分]显著增加(P<0.05或<0.01);住院期间康复护理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8.0%比89.36%,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影响。方法: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51例、叶酸+VitB6+维生素B12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后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半月血Hcy浓度水平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半月、3月、1年、2年神经功能缺损评定(E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结果:(1)辛伐他汀组及叶酸+VitB6+VitB12组对脑梗死患者的血Hcy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辛伐他汀组和叶酸+VitB6+VitB12组对治疗后脑梗死患者血Hcy影响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辛伐他汀组和叶酸+VitB6+VitB12组治疗后15天、3个月、1年、2年ESS和ADL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辛伐他汀组与叶酸+VitB6+VitB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三组脑梗死患者经过2年复诊,三组复发率水平上辛伐他汀组和叶酸+VitB6+VitB12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和叶酸+VitB6+VitB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辛伐他汀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中Hcy水平,并且与VitB12、B6和叶酸的降低程度相近。(2)辛伐他汀对正常血脂脑梗死患者延缓复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研究认知功能训练对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65岁及以上且符合人选条件的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12w的认知功能训练,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评估,并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结果认知功能训练6w后,患者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但MMSE评分和ADL评分变化不明显,认知功能训练12w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改善(P〈O.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认知能力明显进步。结论认知功能训练对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疗效,对于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廖书胜  邱小鹰  韦懿  陈红  肖岩  杨明秀  陈炜 《内科》2014,(3):258-260,26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均进行规范药物治疗,对照组按传统康复训练要求进行,康复组患者同时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测试。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明显减轻,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康复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BI、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能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有认知功能障碍,但未达到痴呆标准的V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巴曲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巴曲酶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8和第12周隔日给予巴曲酶静脉滴注(5U巴曲酶加入250ml等渗盐水),1次/d,4次/周。所有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13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检测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评估药物安全性。结果①巴曲酶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MMSE和ADL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6周,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在第8、12及16周,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②巴曲酶组第1周治疗前、后FIB分别为(3.50±0.59)、(1.95±0.43)g/L、第8周治疗前、后分别为(3.22±0.54)、(2.18±0.46)g/L,第12周治疗前、后分别为(2.75±O.41)、(2.40±0.41)g/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第1、8、12周FIB分别为(3.39±O.61)、(3.30±0.59)、(3.24±0.56)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巴曲酶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出现脑梗死复发(P〉0.05)。巴曲酶组未发生药物过敏,颅内、消化道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巴曲酶有助于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穿戴膝控制矫形器进行康复治疗对中老年重度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28例下肢本体感觉受累和(或)合并单侧空间忽略的偏瘫患者,分为矫形器组(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佩戴膝矫形器进行直立体位治疗,14例)和对照组(包括直立位训练的常规康复治疗,14例)2组。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1月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runel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划线试验和改良Barthel指数等对患者的运动、平衡、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1月后2组间比较,除划线试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外,Brunel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矫形器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膝控制矫形器对重度老年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性活动能力恢复有较好的疗效,可积极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在我院住院并已出院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治疗师实施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并在干预前后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CA、MBI、GQOL-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组FCA、MBI、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有助于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功能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