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MR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影像学诊断并分析临床特征,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X线钼靶摄影或临床怀疑恶性病女性患者200例,恶性病灶137个,良性病变63个,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乳腺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患者主要集中在40~49岁(占总数的52%),其次是30~39岁、>50岁和<30岁。乳腺恶性病变肿块以高密度、形状不规则、边缘毛刺及浸润为主,良性病变肿块以低密度、椭圆形、边缘清晰为主(P<0.05);恶性病变平均直径为(2.09±0.81)cm,大于良性病变(1.32±0.79)cm(P<0.05);b值为50~450s/mm2和50~850s/mm2时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织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态增强曲线显示,良性病变以I 型为主,占79.56%(109/137),恶性病变以Ⅲ型为主,占63.49%(40/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恶性和良性病变以40~49岁为发病高峰期,MR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可进一步鉴别良恶性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在临床触诊阳性的乳腺X线非对称性致密影病变中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临床触诊阳性的乳腺X线非对称性致密影病变80例,病变不伴肿块、钙化及结构扭曲,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观察病灶形态、分布、动态增强、时间-曲线及周围影像改变等显示情况,并统计诊断准确率。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周内均进行乳腺X线及MRI检查。结果:肿块型强化22例,非肿块型强化58例;病灶强化均匀14例,强化不均匀66例;其内伴多发脓肿,壁呈均匀或非均匀环形强化34例;患侧乳内异常血管增粗并较对侧丰富28例,皮肤局部或广泛性增厚32例,皮下水肿27例,腋下淋巴结实性增大15例;时间-曲线Ⅰ型36例,Ⅱ型22例,Ⅲ型22例。乳腺良性病变48例,其中乳腺增生症8例,硬化性腺病2例;乳腺炎症37例(慢性炎症23例,肉芽肿性乳腺炎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囊肿伴感染4例),纤维腺瘤1例;乳腺癌32例,其中乳腺导管癌23例,乳腺小叶癌5例,乳腺血管肉瘤2例,乳腺导管癌合并乳腺小叶癌2例。结论:对临床触诊阳性的乳腺X线非对称性致密影病变中,乳腺MRI在发现病变及良、恶性疾病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评估容积成像( VIBRANT)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98例乳腺肿块患者,均接受双侧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度.结果 共113枚病灶,经病理诊断为恶性57例65枚病灶,良性41例48枚病灶.其中,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69%( 44/65)、68.75%(33/48)、74.58%(44/59)和61.11%(33/54),VIBRANT动态增强MR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2%( 55/65)、89.58%( 43/48)、91.67%(55/60)和81.13%(43/53).两种方法诊断符合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BRANT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于钼靶X线摄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占位性病变70例(78乳)患者的MRI资料,其中乳腺癌46乳,良性占位32乳,观察良恶性乳腺病变的MRI征象及强化参数,比较MRI动态增强扫描与MRI平扫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①良性病变患者平均年龄显著低于恶性病变患者(t=8.225,P<0.05),乳腺恶性病变不均匀性分布较良性病变显著升高(χ2=11.287,P<0.05),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平扫显示率、T1WI与T2WI信号强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26、3.855、5.362,均P>0.05);②乳腺恶性病变峰值增强率(Emax)显著高于良性肿块,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显著低于良性病变(t值分别为10.286、11.445、7.236,均P<0.05);③乳腺恶性病变SI-Time曲线廓清型、平台型、渐进型分别为38例、6例、2例,良性病变分别为0例、5例、27例,两组比较SI-Time曲线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1,P<0.05);④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乳腺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6.88%、98.72%,均高于 MRI 平扫的78.26%、78.13%、7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82、8.164、8.237,均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疾病动态增强MRI扫描具有特异性表现,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迟雪丹 《现代保健》2011,(29):92-93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X线征象,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检查证实的36例乳腺肿瘤钼靶X线的表现特征。结果36例患者中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14例,良性病变22例。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13例,良性病变23例。钼靶X线诊断正确牢为97.2%。结论X线钼靶是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首选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CT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6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CT检查与乳腺X线摄影,比较3种检查方式的良、恶性病变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良性病变280例,恶性病变180例;MRI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比CT、X线摄影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及乳腺X线摄影检查相比,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改良CT乳腺的扫描方法,从而更易显露乳腺病变的部位、大小、密度、形态、边缘及病变周围的改变,提高了小结节病变的检出率。对39例经病理证实乳腺肿块病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乳腺癌的CT表现,并对增强扫描乱腺肿块明显强化是乳腺癌特异性表现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无论良恶性肿块,增强扫描均可明显强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依据病变的边缘及周围的改变,再结合增强扫描强化程度,进行结合分析。本文对CT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病变作了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乳腺结节患者,均接受乳腺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126例乳腺结节患者中,良性95例,恶性31例;乳腺X线诊断乳腺结节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42%、 91.58%、 88.10%;在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定量参数中,恶性组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均高于良性组(P <0.05),但两组的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及联合诊断预测乳腺结节患者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724、 0.731、 0.740、 0.811。结论乳腺X线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度,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选取乳腺X射线摄影检出的BI-RADS4类微钙化病变56例,通过分析评估其X射线表现特点及对应的DCE-MRI表现特点,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效能和对临床制订诊治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由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检出的BI-RADS 4类微钙化56例,双乳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均于穿刺活检术前完成,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微钙化的X射线和MRI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按照ACR BI-RADS标准进行分类,后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6例由乳腺X射线摄影检出的BI-RADS 4类微钙化,BI-RADS 4A类病变,MRI多表现为点状强化和无强化;BI-RADS 4B及4C类病变,MRI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和非肿块样强化。MRI强化方式和乳腺X射线摄影钙化的形态学和分布(BI-RADS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等可疑恶性钙化(BI-RADS 4类)是乳腺X射线摄影的诊断难点,结合MRI表现特点有助于其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对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MG)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按照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两组均接受MG、 DCE-MRI扫描检查,分析MG、 DCE-MRI扫描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MG检查显示,良性组的病灶直径小于恶性组,病灶个数少于恶性组(P <0.05)。DCE-MRI扫描显示,良性组的形状、边缘类型、强化方式和信号强度曲线评分均低于恶性组(P <0.05)。MG联合DCE-MRI扫描诊断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MG、 DCE-MRI扫描检查(P <0.05)。结论 MG联合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肌肉骨骼良恶性肿物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50例患者的52个肿物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对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肌肉骨骼系统良恶性肿物鉴别的价值。结果 :良恶性肿物的边缘-中心强化速率比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恶性肿物的最大强化速率之间的差异比较无意义(P 0.05)。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肌肉骨骼系统良恶性肿物鉴别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鉴别了良性与恶性,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7,(10):1552-1554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辅助诊断早期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乳腺肿块患者均采取常规钼靶X线、DCE-MRI等影像学检查。比较良恶性病变DCE-MRI检查的早期增强率、TIC曲线类型,以及最高信号强度SImax、强化峰值PH、最大线形斜率Slope、最大线形斜率比值Slope~R等磁共振动态增强相关参数值。同时还比较两者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Youden指数及阳性试验似然比。结果恶性病变的早期增强率以≥60%为主,良性病变以<60%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的TIC分型以Ⅲ型为主,良性病变以Ⅰ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灶组织SImax、PH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良恶性病灶组织Slope、SlopeR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Youden指数及阳性试验似然比均明显高于单一诊断(P<0.05),漏诊率、误诊率明显低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乳腺常规X线钼靶摄影技术仍然是早期诊断乳腺癌及筛选乳腺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DCE-MRI定量参数对早期小乳腺癌有较高的辅助诊断效能,可明显提高其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MR平扫和动态增强成像及延迟扫描,进一步分析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定量分析动态增强成像达到强化峰值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检出46个病灶,其中良性18个、恶性28个,良、恶性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具有特异性,良性病灶多为I、II型,其中I型有15个、II型2个,恶性病变多为II、III型,其中II型有3个、III型有24个,良、恶性病灶在强化峰值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80s为强化峰值时间阈值来鉴别良、恶性病灶,灵敏度最高,达90.87%.结论 利用动态增强成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强化峰值时间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摄影、超声、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乳腺疾病患者,每个患者均接受了X线摄影、超声、核磁共振检查三种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病理结果显示80名乳腺疾病患者中有恶性病变有51个,良性病变有40个。在恶性病变的诊断中,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摄影(P0.05),而核磁共振对恶性及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明显X线摄影或超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方式中,核磁共振检查相比X线摄影和超声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变情况,而良性病变中超声相比X线摄影,诊断符合率也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边缘征”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接收的98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全数字化乳腺摄影X线进行检查,分析其乳腺肿块的“边缘征”,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乳腺钼靶“边缘征”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9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48例为乳腺恶性病变,占48.98%;50例乳腺良性病变,占51.02%。据病理检查结果,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乳腺“边缘征”检出恶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7.92%,检出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6.00%;其检查乳腺肿块良、恶性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0.939);乳腺钼靶“边缘征”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7.92%、特异度为96.00%、准确度为96.94%、阳性预测值为95.92%、阴性预测值为97.96%。经病理检查5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钼靶“边缘征”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晰、边缘模糊;48例恶性病变中,钼靶“边缘征”主要表现为星芒状、浸润;良性组边缘清晰、边缘模糊检出率高于恶性组,且浸润、星芒状检出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X线乳腺钼靶“边缘征”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其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准确度,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云青  张竹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316-1317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研究分析数字化X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有临床症状的乳腺疾病患者,全部做数字化乳腺钼靶检查。结果 X线诊断为良性病变236例,经临床治疗、随访或手术后为162例,准确度为69%;恶性病变为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55例,准确度为82%。结论数字化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恶性病变准确性可达82%,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对发现乳腺有恶性钙化乳腺癌的检出灵敏度及准确度可达100%;对良性病变及致密型乳腺疾病的影像特征常不具有特异性,其准确度为69%;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乳头溢液患者病变的检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71例NM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将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增强MR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NMLE良恶性分布特征、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结果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得知,71例患者中有48例为恶性病变,23例为良性病变。依据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金标准",动态增强MRI诊断灵敏度为95.83%(46/48),特异度为86.96%(20/23),准确度为92.96%(66/71),阳性预测值为93.88%(46/49),阴性预测值为90.91%(20/22);动态增强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37)。良性NMLE区域样、弥漫样、多区域样、局灶样分布与恶性NM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导管样及节段样分布占比低于恶性NM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网状、斑点样强化占比高于恶性NMLE,不均匀、簇状强化占比低于恶性NM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 TIC类型与恶性NM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诊断乳腺NMLE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当乳腺NMLE出现导管样、节段样分布,不均匀、簇状强化则提示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增强CT动态扫描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学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增强CT动态扫描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动态扫描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CT值及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学特征。结果 病理检查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病变患者217例,良性病变患者183例;增强CT动态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度为86.25%,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87.10%,特异度为85.25%;增强30 s、60 s、120 s、180 s、240 s、300 s时孤立性肺结恶性结节的CT数值显著高于良性结节;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出现毛刺征、磨玻璃征、分叶征及胸膜凹陷的占比显著高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均P<0.05)。结论 增强CT动态扫描检查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中可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征象,并依据不同时段CT值的差异辨别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乳腺癌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的影像表现及其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的特征,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9例钼靶不能明确诊断的女性患者纳入研究(病理证实病灶≤2 cm)并行双侧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I。利用MRI工作站功能软件描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39例患者中19例为乳腺癌,20例为良性乳腺肿瘤。19例小乳腺癌SI-Time曲线中15例呈I型,3例呈II型,1例呈III型,早期增强率11例≥60%。20例良性肿瘤TIC曲线中2例呈I型,2例呈II型,16例呈III型,早期增强率5例≥60%。将恶性病变形态特征、早期增强率≥60%、I型TIC曲线作为联合诊断标准,其中符合两项为确诊,诊断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90%、准确率为95%。结论:乳腺肿块的MRI形态学特征结合TIC曲线及早期强化率联合诊断提高了乳腺小肿块的定性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可为小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分析及囊壁形态学特征对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比分析良恶性囊实性病变囊壁的形态、厚度及壁结节;由MRI增强扫描图像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计算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max、早期强化率Ee、最大相对强化斜率Eslope、最大强化速率Vmax),对比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效能。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囊实性病变大多内壁光滑,壁结节单发、形态规则;恶性囊实性病变内壁凹凸不平,壁结节多发、形态不规则;良性囊实性病变的壁厚小于恶性囊实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囊实性病变强化方式以环形强化为主,良性病变TIC-Ⅰ型多见,恶性病变TIC-Ⅲ型多见;恶性病变的Ee、Eslope、Vmax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