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心情抑郁,失去各种兴趣和快乐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使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在世界上常见的疾病中排第四位,是世界第三大死因.  相似文献   

2.
郭丽萍 《中国药师》2007,10(6):596-597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病。以悲伤、绝望和沮丧等情绪为特征。患者常有自卑、自责和自罪的感觉,并可有自杀倾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本文对近几年开发并已上市的几类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但是由于认识不足,绝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2003年《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出台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及其国内目前的基础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depression)是情感性精神障碍(mooddisorders)的主要类型,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精神、运动迟缓,常自责自罪,甚至企图自杀等.随着诸多应激因素(生活节奏的日益紧张、社会竞争的日益增加)的加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抑郁症患者3.4亿,抑郁症终生患病率高达6.1%~9.5%,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一种患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WHO已经将抗抑郁药物列为21世纪最需要迫切研发的药物之一.本文主要介绍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5.
沙场秋点兵——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评价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疾患特点是心情抑郁,失去各种兴趣和快乐感。目前,抑郁症在世界上常见的疾病中排第四位。WHO的数字显示:当前全球的抑郁症患者有8500万之众,预计到2005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将达到总人口的10%;国内抑郁症在人群中的总发病率为0.64%,在今后20年,抑郁症将会上升为全球第二大常见疾病,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生理,社会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也是在不断上升中。而且此病的治疗十分困难。目前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HT及NA再摄取抑制药(SNRIs)、NA及NA再摄取抑制药(NDRIs)以及最新发现的新靶点类药物神经类固醇、吲哚胺2,3-双加氧酶以及激素类药物等。本文就近年来抗抑郁药研究的进展以及各药物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其主要表现有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精神、运动迟缓,常自责自罪,甚至企图自杀等,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的高患病率(年患病率在2.7%10.3%,终身患病率在7.8%10.3%,终身患病率在7.8%17.1%[1])、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抑郁症会成为第二大常见性疾病)及由此造成的沉重疾病负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抑郁症的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是其防治的重点。新型抗抑郁药具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研究认为抑郁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单氨氧化酶(MAO)等的含量过低及其受体功能低下有关。抗抑郁药自从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许多新型抗抑郁药层出不穷,Stahl将抗抑郁药分为7类,本文对这7类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呈慢性、复发件病程,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较大影响.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可用药物和心理疗法治愈,但有20%~30%的病例对各种治疗没有反应,即通常所称的难治性抑郁症(TRD).本文就近年针对TRD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3-2005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的学习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笔者通过我院2003-2005年抗抑郁药的用药分析中可以看出,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抗抑郁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说明抗抑郁药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据调查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会受此疾病影响,患抑郁症可能遭遇严重的身心伤害,社会代价和经济代价也损失巨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4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据调查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会受此疾病影响,患抑郁症可能遭遇严重的身心伤害,社会代价和经济代价也损失巨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4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洪香 《海峡药学》2011,23(5):15-1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存在普遍性。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抑郁症表现多样,病因、发病机制复杂,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病因、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银 《安徽医药》2010,14(2):234-236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本文就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属精神疾病类,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疾病。据统计,美国有1500万成年人患有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抑郁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预计到2020年,将跃至第二,排在心肌梗死之后癌症之前;在未来的一年里,将有5.8%的男子和9.5%的女子会出现抑郁症症状;全球范围内,一生中曾经感受到某种精神和神经方面不适的人群数量目前已达4.5亿人,其中5000万人患有癫痫病,24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1000万-2000万人企图自杀,并有100万人实施了自杀。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1.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是一种终身罹患的疾病,可发生在哪个年龄阶段A.各个年龄阶段B.儿童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抑郁症在造成全球疾病负担中排位第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新型抗抑郁药物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结论对发生治疗抵抗的无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新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利培酮和奥氮平能有效增强抗抑郁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快感缺失、无望感、无助感、自我评价下降等症状。全球有17%的人口饱受抑郁症困扰[1]。抑郁症严重性的另外一些表现是自杀危险性增加,以及对共病抑郁障碍的慢性躯体疾病病人愈后和转归产生消极影响。与其他严重疾病相比,抑郁症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是当今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列为第5位,其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5.6%.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有15%的人因自杀而结束生命[1].在我国,由于现在的竞争上岗机制及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得抑郁症的发病率接近1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WHO对 14个国家 2 6 0 0例门诊患者调查显示 ,10 .5 %的患者有抑郁症状。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 ,到 2 0 2 0年重性抑郁所致功能残疾将升至疾病总类第 2位 ,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1] 。目前 ,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 ,心理治疗为辅。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新产品开发 ,日益成为医疗、制药、科研等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抗抑郁药的文献分析和对成都地区抗抑郁药的市场调研 ,分析目前抗抑郁药物的市场状况和开发前景。1 研究方法 1.1 内容分析方法 通过药学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