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32例脊髓侧方及腹侧肿瘤进行临床分型和手术入路及方法探讨。方法: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经脊髓造影、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根据检查及手术所见进行分类,并进行手术入路比较研究。结果:肿瘤全切28例(87.5%),其中20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1例(3.1%)死亡。按照肿瘤大小及发展将其分为4类,提出3种手术入路方式。结论:对该部肿瘤进行分类,对每类肿瘤选用相应手术入路有利于全切肿瘤。并强调显微神经外科在切除该部肿瘤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颈段脊髓侧方及腹伸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颈脊髓侧方及腹侧的临床分型和手术入路及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32例,经脊髓造影、CT和MR扫描确诊。根据检查及手术所见进行分类,并进行手术入路比较研究。结果 肿瘤全切28例(87.5%),3例好转,1例(3.1%)死亡。按照肿瘤大小及发展将其分为4类,提出3种手术入路方式。结论对该部肿瘤进行分类,对每类肿瘤选用相应手术入路有利于全切肿瘤,并强调显微神经外科在切除该部肿瘤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哑铃型脊髓肿瘤的MR分型及显微外科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哑铃型脊髓肿瘤的MR分型及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将38例哑铃型脊髓肿瘤根据其MR表现,即根据肿瘤主体及其自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情况分成三种类型,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切除。结果经后正中入路,全椎板或部分椎板切除行MR 1型肿瘤切除18例;经颈外侧、胸、腹及盆腔入路切除MR 2型肿瘤11例;两种方法联合一期或二期手术切除MR 3型肿瘤9例。其中神经鞘瘤占大多数26例(26/38)。手术肿瘤全切29例,大部切除2例,部分切除7例。手术效果优27例;良5例;差3例。死亡3例。结论MR检查可对哑铃型脊髓肿瘤能做到术前精确定位,利用MR对肿瘤的显示分型,从而选择相应手术入路,可提高全切率并增加手术安全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颈段髓外肿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探讨高颈段髓外肿瘤手术的入路与技术。方法:15例高颈段髓外肿瘤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0~73岁。其中髓外硬膜下肿瘤9例,髓外硬膜外肿瘤6例,哑铃形肿瘤8例。采用了3种入路进行手术,其中颈后中线入路11例,颈外侧入路3例,颈前方入路1例。结果:12例痊愈,1例术后无变化,1例于术后1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麻醉时呼吸停止,术后7天死亡。结论:多数高颈段髓外肿瘤可经颈后中线入路手术全切。颈外侧入路适于切除脊髓腹侧肿瘤和包绕椎动脉的椎旁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与手术的显露范围、肿瘤的大小与位置及肿瘤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背侧正中入路常用于切除脊髓髓内、背侧或背外侧肿瘤,而用于切除脊髓腹侧肿瘤报道较少。近8年来,我们对脊侧椎板入路稍作改进,用于切除11例腹侧脊髓肿瘤,显露满意,达到了肿瘤全切,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18~55岁,平均36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显微手术切除71例颈髓肿瘤,其中髓内23例,髓外48例,根据其部位和病理类型采取不同入路和手术方法。结果 髓内肿瘤全切16例(69.6%),髓外肿瘤全切44例(91.7%)。18例髓内肿瘤(78.3%)和43例髓外肿瘤(89.6%)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或保持稳定。结论 对颈髓肿瘤应该积极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范围和病理学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延颈交界处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附3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延颈交界处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延颈交界处肿瘤3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后正中入路手术35例,经远外侧入路4例。结果髓外肿瘤34例,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为主;髓内肿瘤5例。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及治愈34例,无变化3例,死亡2例。结论延颈交界处肿瘤以髓外良性肿瘤多见。根据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尽量减少对延脊髓的牵拉,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哑铃形颈段椎管肿瘤手术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提高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颈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颈段哑铃形肿瘤32例.结果全切22例,大部分及次全切除10例;痊愈及好转27例,无变化者3例,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颈后正中人路可切除脊髓侧方、后方及部分长入前外的哑铃形肿瘤,对于脊髓腹侧及前外方的哑铃形肿瘤宜采用其他入路.  相似文献   

9.
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疗效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经验,对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价值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两个神经外科中心手术治疗的123例脊髓髓内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程度、手术 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进行长期随访,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室管膜瘤占脊髓髓内肿瘤的34.1%,手术全切除率为90.5%,次全切除率为7.1%,部分切除及活检率为2.4%;星形细胞瘤占26.8%,全切除率为30.3%,次全切除率为39.4%,部分切除及活检率为30.3%;脂肪瘤占14.6%,全切除率为11.1%,次全切除率为38.9%,部分切除或活检率为50.0%;血管网状细胞瘤占10.6%,全切除率为76.9%,次全切除率为23.1%;其它肿瘤占13.9%,全切除率为82.4%,次全切除率为11.7%,部分切除及活检占5.9%。94例经平均38.6个月长期随访,89例存活,5例死亡。结论:脊髓髓内肿瘤以良性及低恶性度肿瘤多见,早期手术预后较好,应力争在脊髓功能未出现严重损害前手术,以争取得到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评估大型鞍区肿瘤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 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鞍区大型肿瘤患者82例,其中双额底内侧入路32例,单鼻孔经蝶入路32例,扩大的翼点入路12例、单侧额下外侧入路6例,评估不同入路的结果和预后. 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66例,次全切除16例,其中经双额底内侧入路肿瘤全切除28例(87.5%),次全切4例;单鼻孔经蝶经入路肿瘤全切除26例(81.2%),次全切6例;扩大的翼点入路肿瘤全切除9例(75%),次全切3例;单侧额下外侧入路肿瘤全切除3例(50%),次全切3例.无手术死亡患者. 结论 鞍区大型肿瘤的切除可根据肿瘤类型选用经扩大的翼点入路或双额底内侧入路,单鼻孔经蝶入路主要适用于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11.
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顺性分析421例脊髓肿瘤(髓外264例,髓内157例)病人的手术入路、操作方法和手术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率88.6%(髓外91.7%,髓内83.4%),神经功能保留率(改善 不变)91.0%(髓外96.6%,髓内81.5%)。结论 对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切除要遵循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32例侧脑室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侧脑室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组32例侧脑室肿瘤,CT、MRI作为术前诊断及设计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本组按肿瘤叶中心部位不同分别采用经皮质入路和经胼胝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手术全切肿瘤26例,次全切除肿瘤4例,大部切除肿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合理运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侧脑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并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统计近3年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8例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 手术全切17例,大部分切除1例;病理学诊断室管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6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血管畸形1例;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改善14例,不明显3例,加重1例;随访共16例,未见1例复发。结论 髓内肿瘤一旦诊断应早期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应强调显微手术镜下操作,这不仅使病变与正常脊髓更易辨清,同时使操作更为细致轻柔。仔细辨认肿瘤与脊髓界限,对全切肿瘤和保护脊髓是有帮助的。对于肿瘤与脊髓有较清楚界限时应争取显微镜下全切,但当肿瘤侵蚀已至软膜下区时,此时不能盲目追求全切,以避免永久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31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探讨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优越性。方法分析1998年12月至2005年10月经不同手术入路显微外科切除的31例岩斜区肿瘤.总结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握微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和术后处理。结果31例病人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15例,其中肿瘤全切除8例,全切率为533%,出现并发症9例(60.0%),死亡2例(133%)。经其它入路手术16例,其中肿瘤全切2例(12.5%),出现并发症10例(62.5%),死亡3例(18.8%)。与其他入路手术相比,经乙状窦前入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P〈0.05),而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无屁著性差别。结论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充分显露岩斜区病变,手术全切除率明屁高于其它入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脊髓血管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和1例毛细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正中切口入路。手术前后以吲哚菁绿行脊髓荧光造影,并依照造影显示先行肿瘤供血动脉烧灼切断术,然后切除肿瘤,再阻断引流静脉。结果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下肢肌力均有好转,下肢感觉障碍加重,闭目或暗路行走比较困难。术后复查MRI显示脊髓空洞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MRI示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脊髓血管性肿瘤,荧光造影辅助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有助于肿瘤全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采用联合耳前、后切口经岩骨和天幕入路切除上斜坡、岩斜区及鞍隔上(视交叉后)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并就手术入路进行讨论。方法 对我院采用联合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3例,全切9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出院时按Maybe唱分类,I级7例,Ⅱ级4例,Ⅲ和Ⅳ级各1例。结论 本联合入路的特点:①可避免和减少术后产生脑脊液耳漏等严重并发征;②在切除岩骨,充分显露颞底、乙状窦前硬膜及天幕的同时,有可能保留听力;③本联合入路不仅适用手术切除上斜坡和岩斜区肿瘤,还能应用手术切除鞍隔上(视交叉后)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不同脊髓节段的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1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显微手术治疗,采用后外侧肌间入路2例;半椎板入路243例,其中切除骨复位、椎管重建93例;旁正中侧方入路7例;全椎板入路99例,其中全椎板复位、椎管重建67例,去椎板减压3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33例(94.9%),次全及部分切除18例(5.1%).术后按Frankel标准评定疗效,优良298例,显效47例,差6例.229例随访1~9年,影像学复查均未见椎管狭窄及滑脱,肿瘤复发16例.结论 根据肿瘤不同性质、不同节段及与脊髓相对位置,采用个性化显微手术方法,既能保证肿瘤切除,又能维护脊柱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圆锥髓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显微手术切除的脊髓圆锥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2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648个月,症状明显改善8例,复发死亡1例,Mc Cormick分级:Ⅰ级6例,Ⅱ级2例。结论脊髓圆锥髓内肿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或良性肿瘤。手术全切除较困难,但争取手术全切或次全切除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脊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及操作要点.方法本组52例,病变体积 3.0 cm×2.0 cm×1.5 cm~4.0 cm×2.5cm×2.0cm.采用两种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并特别强调处理脊髓侧腹面和腹侧肿瘤时要采取分块切除的方法.结果肿瘤全切49例(94.2%),大部切除3例(5.8%).对45例(86.5%)随访4个月~10年,显示神经功能完全正常者36例(80%),3例(6.7%)肿瘤复发.结论根据肿瘤与脊髓的关系,选择恰当手术入路,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脊膜瘤是治疗该病首选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前外侧及后外侧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脊(延)髓前方及侧方肿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指征进行讨论。方法 18例病例包括10例脑膜瘤,7例神经鞘瘤及l例转移瘤。手术方法包括前外侧入路l例,后外侧入路16例(20次),前外侧 后正中入路1例。结果 肿瘤全切16例(其中3例复发后又行l~2次手术),部分切除2例,l例在C1-2关节切除后行内固定。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后外侧入路可用于处理颅颈交界区脊(延)髓前方或侧方硬膜下肿瘤及部分哑铃型肿瘤,安全显露并控制椎动脉的方法为沿C1后弓骨膜下由内向外分离。前外侧入路可用于C1横突侧方或椎前间隙的病变,与后正中入路联合可用于多数哑铃型肿瘤,显露椎动脉的方法为首先找到C1横突,然后沿上、下斜肌及肩胛提肌分离出C1-2之间及C1后弓上方的椎动脉。术后MRI复查十分重要,对复发良性肿瘤建议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