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肝细胞坏死及(或)严重的肝功能障碍,病人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临床死亡率较高,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措施.目前国内外学者多应用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造成原发性肝损伤,结合腹腔内或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模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建立肝衰竭模型,其与HBV所致肝功能衰竭有较高的临床相关性[1],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之一.现将建立该模型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成年雄性大鼠72只,分为盐水组和给药组(注射D-半乳糖胺)。给药后 1、2、3、4、5、7和10天取甲状腺进行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给药组甲状腺滤泡发生明显变化。给药后第1~3天,滤泡腔略变大,滤泡细胞变矮,胶体增多;除ATPase外,RNA、ACP、SDH、G6PDH和PO反应均减弱;滤泡细胞内胶体小滴数量减少;腔内T_3、T_4免疫反应物含量降低其中以第2天为最明显。给药后第5天,上述各项指标比盐水组均增强、增多。自给药后第7天起,各项指标均趋向恢复。结果提示注射D-半乳糖胺后,甲状腺滤泡的变化似与肝损伤和肝再生过程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实验组大鼠腹腔1次注入D-半乳糖胺(600mg/kg)致成急性肝损伤;给予对照组大鼠等量生理盐水。于给药后1、2、3、5、7、10d,禁食12h后分批取胰尾,制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分别显示含胰岛素的B细胞,含高糖素的A细胞和含生长抑素的D细胞。对这些细胞的免疫反应性作半定量观察和分析,以判断肝损伤后胰岛细胞内分泌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给药后1~5d肝损伤严重,但肝再生也很活跃。此时B细胞胰岛素免疫反应物减少;A细胞高糖素免疫反应物含量明显下降,尤以2、3d最显著;但D细胞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性则增强。给药后7d肝损伤已基本恢复,3种胰岛细胞的免疫反应性与对照组近似。本研究结果提示,胰岛B细胞和A细胞分泌活动的变化,与肝损伤和肝再生过程密切相关。D细胞的变化可能反映它们对A细胞和B细胞内分泌活动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的致衰老效应。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和模型2组。每组各10只。模型1组每天皮下注射D一-乳糖50mg/kg:模型2组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mg/kg;对照组每天颈部皮下注射等量(50mg/kg)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6周。观察各组体重增加比例、胸腺指数、脾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1组和模型2组体重增加比例降低,胸腺明显萎缩,胸腺指数降低(P〈0.01);胸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血清中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效应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5.
美味猕猴桃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诱导的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D-半乳糖胺为化学毒物制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赖氏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测定肝匀浆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D-半乳糖胺造模成功.血清AST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肝脏MDA含量(P<0.01和P<0.05),ALT、AST活性和MDA含量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内毒素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透射电镜观察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超微结构改变,了解肝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雌性Wistar大鼠予以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腹腔注射,计算其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动态观察给药后4、8、12h时肝功能和病理学改变,并以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情况,给药后4、8h取肝脏组织做电镜检测。结果80%大鼠死于急性肝衰竭,平均生存时间为(15.6±1.8)h。给药后4h电镜观察可见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胞质包含体形成,部分细胞核呈早期凋亡表现,细胞内凋亡小体早期形成为其特征。给药后8h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并呈不同阶段表现,凋亡肝细胞内线粒体病变程度不一。TUNEL结果表明,给药后8h肝细胞凋亡指数最高,与电镜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肝细胞凋亡是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致急性肝衰竭大鼠主要病理表现,与HBV感染引起的急性肝衰竭类似,该模型为急性肝衰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7.
D-半乳糖亚急性中毒大鼠拟衰老生理生化改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D 半乳糖皮下注射致Wistar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 ,观察大鼠衰老指标的变化。方法  2 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10只。对照组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10ml kg,衰老模型组每日一次皮下注射D 半乳糖 4 8mg kg。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 4 2d ,采血后分别测定各项衰老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衰老模型组体重增加比例降低 ,胸腺明显萎缩 ,脏器系数减少 (P <0 .0 1) ,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D 半乳糖诱发的致大鼠亚急性衰老是探讨自由基衰老学说有用的实验动物造模技术。  相似文献   

8.
D-半乳糖衰老大鼠睾丸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睾丸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透射电镜下观察睾丸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衰老模型大鼠睾丸超微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支持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内质网增生、扩张,线粒体嵴断裂;精原细胞内可见胞质内出现许多空泡;并观察到了凋亡小体.结论:D-半乳糖可导致大鼠睾丸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可能是D-半乳糖致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小檗碱抑制D-半乳糖致大鼠蛋白糖基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基化模型,观察小檗碱(Berberine,Ber)对蛋白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D-半乳糖(150mg/kg,i.P.)给药8周,诱导糖基化模型大鼠,并于第2周开始给予小檗碱高(30mg/kg)、中(150mg/kg)、低(75mg/kg)剂量处理6周。测定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果糖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结果:小檗碱高、中剂量明显降低D-半乳糖引起的模型大鼠血糖升高(P〈0.01,P〈0.05)。降低红细胞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并显著抑制糖基化产物的形成(P〈0.01,P〈0.05)。结论:小檗碱对D-半乳糖诱致的大鼠糖基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D-半乳糖建造老年性聋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半乳糖建造老年性聋模型的理想方式。方法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四个不同剂量D-半乳糖(50、100、200、500mg/kg)建造的老年性聋模型组。观察各组动物行为检测(兴奋性实验)、ABR反应阈、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听皮层中的神经元形态和数量。结果各模型组较对照组探究能力明显下降,但紧张度无明显改变。血清中MDA含量和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5),但ABR阈值和Ⅰ、Ⅲ波潜伏期仅500mg/kg组显著升高延长,其他模型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并且模型组中仅500mg/kg组听皮层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稀少、肿胀,尼氏小体减少的现象。结论 D-半乳糖(500mg/kg)腹腔注射每天一次持续10周造模是建造老年性聋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肝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分布表达状态和肝组织病变情况,并检测肝功能,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暴发型肝衰竭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亚急性暴发型肝衰竭的动物模型,以NOS单抗,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果:给药后及肝大部分切除术后不同时期,诱导型NOS的变化基本与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变化相平行,且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相一致。结论:NO参与了内毒素诱导暴发型肝衰竭大鼠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脏NK细胞与肝再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时大鼠肝脏自然杀伤 (NK)细胞与肝再生的关系。方法 :制备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 ,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计算NK细胞活性。结果 :实验组肝细胞PCNA表达占 (9.2 0± 2 .6 4 ) % ,低于对照组 (2 6 .6 5± 3.91) % ,P<0 .0 0 1;实验组肝脏NK细胞活性 (16 .38± 3.32 ) % ,高于对照组 (11.70± 3.17) % ,P<0 .0 0 1。实验组肝细胞PCNA表达百分率与实验组NK细胞活性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结论 :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再生不充分 ,肝脏NK细胞活性增加 ,肝再生与NK细胞活性呈较强的负相关。提示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时大鼠肝脏NK细胞对肝再生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再生肝细胞表面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分布状态 ,对肝细胞再生程度作出动态评价。方法 :制备亚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以 PCNA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 :大白鼠术后不同时期 ,AL T、TB水平呈进行性增高 ,术后 2 4h 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进行性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 2 4h(18.8± 11.2 ) % / (30 .7± 16 .8) % (P <0 .0 5 ) ,36 h (7.7± 5 .7) % / (2 8.5± 12 .3) % (P <0 .0 1) ,48h(5 .7±8.9) % / (2 5 .8± 8.9) % (P <0 .0 1) ,72 h(2 .8± 6 .4) % / (15 .6± 7.2 ) % (P <0 .0 1)。结论 :实验性亚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中肝细胞的再生进行性受到抑制 ,可能与机体免疫因素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D-氨基半乳糖诱发大鼠急性肝衰竭为动物模型,观察了复方氨基酸冲剂(肝氨要素)对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复方氨基酸冲剂能明显阻止肝衰竭动物的体重和食量下降、凝血时间延长及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及血清BCAA/AAA比值,纠正血清氨基酸谱紊乱,增加动物存活数,减轻肝性脑病的症状及体征。结果提示,复方氨基酸冲剂对急性肝衰竭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D-GalN/LPS)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探讨黄芩素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给予小鼠D-GalN/LPS,分别于给药1,2,4,6h后采血并剖取肝脏,测定血清ALT,AST,TNF-α值及肝组织GSH水平.另取小鼠适量制作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给予黄芩素50,100,150mg/kg,1h后测定血清ALT,AST,TNF-α值.[结果]给予D-GalN/LPS6h时小鼠血清ALT,AST水平上升最显著,2h时血清TNF-α水平上升最显著,4h时开始下降,6h时趋于正常,小鼠肝匀浆中GSH水平在6h时损耗最显著.各剂量黄芩素均可降低D-GalN/LPS诱导的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TNF-α水平.[结论]黄芩素对D-GalN/LPS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硫代乙酰胺灌胃复制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测定了大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变化,结果: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肠推进运动较正常大鼠显著减弱。肌肉注射胃复安、西沙必利或红霉素可显著增强肝功能衰竭大鼠的胃肠推进运动,这一效应可被皮下注射阿托品所完全阻断。表明这些药物可能通过迷走神经而使胃肠推进运动增强。  相似文献   

17.
The beneficial dffects of human fetal liver cells on the D-galactosamine-induced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were observed in rats and the mechanisms of the effects investi-gated.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rats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liver cell suspensionand cytosol was 47.37% and 42.11% respectively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5.26% of the controls(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differ-ence of the survival rates due to two preparations.The administration of cytosol two hours before the intoduction of D-galactosamin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lowering of the plasma level of endotoxin and hepaticmalondialdehyde in rats and a marked increase of ~3H-thymindinc incorporation intohepatic DNA(DPM/OD_(260))as compared with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might be some biological active substance in human fetal liver cells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c effects to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相似文献   

18.
人胎肝细胞对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用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暴发性肝衰竭作模型,观察人胎肝细胞对其影响。结果显示,腹腔内注射人胎肝细胞悬液和胞质液均能显著提高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两者间比较无显著差别。人胎肝细胞质液可减轻中毒大鼠内毒素血症,降低肝内丙二醛水平,阻止肝坏死,促进肝再生。实验结果提示人胎肝细胞治疗肝衰竭可能主要通过胞质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因肝功能衰竭而接受肝移植治疗患者的病因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受体41例,分析临床病史、血清病毒学指标、病肝质量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41例中男33例,女8例,中位年龄44.1岁。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5例;亚急性肝功能衰竭5例,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功能衰竭1例,其余30例既往均有慢性肝病、肝硬化史,近期病情加重出现肝功能衰竭。以上各类患者手术摘除肝脏的平均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①肝脏呈新鲜大块、亚大块坏死,仅见少量再生肝细胞;②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肝细胞再生较为明显;③在肝硬化背景上出现广泛性大块、亚大块坏死,同时可见明显的肝细胞再生;④在肝硬化背景上出现活动性炎症伴明显淤胆,有些假小叶呈现片状坏死或自溶;⑤少见类型肝功能衰竭如急性妊娠脂肪肝和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结论目前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均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是肝功能衰竭临床病理诊断中的难点,需不断积累病例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