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表现,了解其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CT和MR表现。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行CT检查,7例行MR检查,4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行CT检查的14例患者中,CT平扫12例呈不均匀低密度,2例呈较均匀低密度;边界清楚3例,边界不清11例。10例具有明显的爪形和分叶状形态。5例CT增强检查均有不均匀强化。行MR检查的7例患者,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肿瘤均为不均匀信号,肿块内有部分区域各序列均为低信号,4例肿块边缘呈爪形浸润,3例边缘不清。MR增强2例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都能较好地显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形态。MR的信号特点可以推断肿瘤的成分。MR比CT能更精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和范围,对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深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深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表现,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深部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2例共检出28枚肿瘤,19枚呈现浸润性生长.16枚肿瘤接受了CT检查,平扫密度等或略低于邻近肌肉,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除腹内2例外其余均无出血、坏死或囊变.18枚肿瘤接受了MRI检查,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及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呈高信号,瘤周水肿不明显,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肿瘤内部可见含量不等的无强化条带状低信号.结论 侵袭性纤维瘤病发生部位广泛,影像表现多样;MRI示肿瘤内呈低信号的胶原纤维成分对诊断具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仍需与多种良恶性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颈肩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和MRI表现,了解其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肩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及MRI表现,术前4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沿肌纤维长轴生长;1例呈卵圆形,3例呈不规则形侵袭性生长,边缘模糊;全部病例累及1块或多块肌肉及肌间隙,3例可见推移、压迫相邻的重要大血管,其中1例累及臂丛神经和侵袭相邻的椎体骨质,并包埋斜角肌和头臂血管。CT平扫1例密度均匀,低于肌肉,3例表现为不均匀低、等密度;增强后1例周边强化,3例呈不均匀轻度强化。MRI平扫T2WI肿瘤呈高、等混杂信号,内见斑片状或条带状分布的低信号,其中1例包埋低信号斜角肌。结论 CT和MRI可显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大小、形态、侵袭范围及与重要大血管的关系,肿瘤的MRI信号比CT密度更能反映有助于诊断的瘤内组织学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的影像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3例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纤维肉瘤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X线和CT检查显示,14例非骨化性纤维瘤,可见骨囊状膨胀破坏,8例可见纤细骨嵴;12例硬纤维瘤,4例囊状膨胀破坏,8例溶骨破坏,2例可见纤细骨嵴,6例可见粗大骨嵴;16例纤维肉瘤,5例囊状破坏,边缘不规则,11例溶骨破坏。MRI检查显示,9例非骨化性纤维瘤,9例硬纤维瘤,11例纤维肉瘤,T1WI均呈等信号和低信号,T2WI均呈较高信号和低混杂信号;T1WI和T2WI低信号的非骨化性纤维瘤和纤维肉瘤呈局灶状,硬纤维瘤呈大片状。3例纤维肉瘤T2WI可见高信号。结论:影像学能反映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的特征,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MR表现,以提高对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 19例的CT和MR表现。结果共19例,其中头部3例,眼眶1例,颞下窝1例,胸部7例,腹盆部7例,其中多发2例,6例恶性。肿瘤直径1.5~25cm,瘤体呈类圆形或轻度分叶,11例有包膜。病灶小者密度均匀,等或稍高于肌肉,较大者中间可变性坏死、囊变,1例钙化。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信号变化较大,多呈等低信号。增强表现多样,5例轻中度强化,11例显著强化,其中4例渐进延迟强化,呈"地图样"改变。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的富血供肿瘤。影像学上病灶孤立,体积较大,境界清楚,T1WI等低类似肌肉信号,T2WI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显著强化或渐进延迟强化,应考虑到该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黏液纤维肉瘤的CT与MRI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性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例)、黏液纤维肉瘤(3例)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 共检出肿瘤23个.侵袭性纤维瘤病7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5个呈浸润性生长,CT像上呈等低密度,T1WI上呈低信号,T2WI/FS上信号明显增高.肿块内夹杂线样、条索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个,均呈分叶状,边界模糊,密度/信号不均匀,常伴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明显欠均匀强化.黏液纤维肉瘤4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2个呈浸润性生长,密度/信号混杂,MRI可清晰显示黏液样基质的特征性信号,T2WI上呈高亮信号.结论 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黏液纤维肉瘤均为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影像学见瘤体内数量不同的线样低密度或低信号影,但又有各自影像特点,与其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MRI在反映病灶内成分方面优于CT.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侧脑室肿瘤的CT与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侧脑室各种肿瘤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肿瘤的CT与MRI表现,其中CT检查5例,MRI检查7例,1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25例中,脑膜瘤6例,室管膜瘤5例,星形细胞瘤4例,转移瘤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中央性神经细胞瘤、室管膜囊肿各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瘤1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定位准确性高,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 不同种类的侧脑室肿瘤与发病部位、患者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结合发生部位和年龄特征,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桥小脑角肿瘤CT与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肿瘤的CT与删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4例桥小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10例,脑膜瘤7例,三叉神经瘤4例,表皮样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1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45岁。结果:各种桥小脑肿瘤均有其CT与MRI的特殊征象。结论:Cr与MRI在桥小脑角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讨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特别是MRI的信号特征,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检出8例,平扫5例病灶呈高密度,3例呈等密度;边界清晰1例,模糊7例;3例病灶边缘呈爪状生长;增强后病灶均呈不规则强化;均未见包膜。MRI检出9例,肿瘤均沿肌纤维生长,2例病灶局限在单一肌肉,7例累及多块肌肉;2例肿瘤境界清楚、可见不完整包膜,7例境界不清、无包膜、边缘呈爪状生长;与肌肉比较平扫病灶T1WI呈等信号4例、呈低信号5例,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信号增高。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扫描,病灶内未见脂肪组织。结论 MRI信号的差异主要反映了病灶的组织学成分的不同。MRI比CT更能精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和范围,对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RI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2例SFTs患者的MSCT/MRI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胸部6例,腹盆部12例,颅内1例,面部1例,椎管内1例,大腿1例.15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MSCT/MRI平扫显示肿块大小、形态多变,肿块最大径1.2~25.0 cm,平均(7.6±6.9)cm;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17例,呈分叶状2例,不规则形3例.MSCT平扫5例密度不均匀,MRI平扫3例信号混杂;16例行MSCT和/或MRI对比增强后4例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肿块内可见增强血管.病理学检查提示恶性SFTs 5例,良性17例.镜下显示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式多变,间质内见大量薄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Desmin(-)21例,CD34(+)21例,Bcl 2(+)19例,CD99(+)9例;良性SFTs Ki-67≤5%,恶性SETs Ki-67≥10%.结论 SFTs患者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SFTs的定位及明确肿瘤的良恶性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外炎性肌纤维细胞瘤(IMT)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对照。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外IMT的CT、MRI表现。将CT、MRI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CT、MRI表现的病理基础。
结果8例肺外IMT患者中7例行CT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MRI检查;1例行MRI检查。CT平扫病灶表现为实性软组织密度,平扫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5例,其中3例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伴有邻近骨质破坏3例。MRI增强扫描1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病理表现为为成纤维细胞增生,间质胶原化、毛细血管增生与黏液变性,伴多量炎性细胞浸润。
结论肺外IMT的CT、MRI征象与病理表现相符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IMT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明确病灶范围以及与邻近组织器官关系有重要价值,对术前诊断、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脏孤立性纤维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少见肾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肾孤立性纤维瘤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结果:2例肾肿瘤均起自肾实质并突入肾盂,大小分别为2cm和3cm;在CT平扫时均表现为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锐利,增强后有轻中度强化.其中1例行MRI检查,T2WI上肿块与肾实质比为明显低信号.病理学表现:境界清、质硬的肿块,切面灰白或黄白色有漩涡和编织状结构,形态类似子宫的平滑肌瘤.显微镜下孤立性纤维瘤可见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交错缠绕在一起伴大量的胶原纤维沉积,成蟹足样.免疫组织化学CD34强阳性.结论:肾孤立性纤维瘤罕见,其由于纤维组织致密造成CT上肿瘤密度较肾实质高,在MRI的T2WI上肿瘤为低信号表现,有助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CT及MRI表现。术前仅行CT检查9例,仅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6例。结果:18例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表现为腹膜后或腹腔内软组织肿块。腹膜后肿块以浸润性生长呈不规则形、爪形多见;腹腔内肿块以膨胀性生长呈圆形、类圆形多见。CT检查15例中,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1例,等密度4例,病灶内未见坏死、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延迟期强化最明显,其中9例病灶周边及内部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稍低密度区。MRI检查9例中,T2WI病灶均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5例,呈稍低信号4例;脂肪抑制T2WI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其中6例病灶在各序列中均见有条带状致密胶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明显强化。结论: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1例SFT的CT及MRI表现.13例行CT检查,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7例行MRI检查,4例行增强扫描;1例行CT、MRI平扫及CT增强扫描.结果 21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肿瘤位于胸部10例,腹部4例,颈面部3例,颅内2例,椎管内1例,眼眶1例.肿瘤最大径1.5~30.0 cm,平均9.9 cm.体积较小者呈椭圆形或圆形,体积较大者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CT表现:肿瘤实质呈与肌肉相似的等密度,8例内见斑片状囊变坏死区,1例肿瘤内见条状钙化,3例伴出血;MRI表现:肿瘤实质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3例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4例呈高信号,1例呈等高混杂信号,4例肿瘤内见囊变.增强表现:10例呈不均匀性强化,其中7例强化呈“地图”样;7例肿瘤内或周边可见明显强化的迂曲血管.结论 SFT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术前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