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内经》关于治疗法则的论述颇丰富,现摘其精要且与临床比较密切的原文,进行归类,并谈谈个人的运用体会。一、明辨标本1、治病求本:引文:“治病必求于本”。“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体会:本即本原、本质之意。临床上之辨证求因,针对病因进行施治,便是治本之法。例如,发热一证有因外感、内伤之不同,外感发热又有因风寒、风热、暑热和湿热等不同,必须针对其原因来处理。还有,在疾病过程中有主病、兼症之分,必须抓住主病进行治疗,这也是治本的原则。上述原文所说的“先病”、“先逆”、“先寒”、“先  相似文献   

2.
杨成居 《陕西中医》2000,21(1):47-48
<正> 《素问·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张介宾注:“诸病皆先治本,而惟中满者先治其标,盖以中满为病,其邪在胃,胃者藏府之本也,胃满则药食之气不能行,而藏腑皆失其所禀,故先治此者,亦所以治本也。”本人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本着“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的治疗原则,对于临床上一些脾胃病的治疗用药,略有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内经》、《难经》“治未病”思想是张仲景预防医学观的理论基础《内经》有三处明确提出“治未病”一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成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内经》中除上述三段明确…  相似文献   

4.
张志钧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近 5 0年 ,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临床注重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针药兼施 ,往往药到病除 ,针至病瘥。本人有幸跟师学习 ,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与经验专长简介如下。1 学术思想张老学术思想本于《内经·标本病传论》之“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 ,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 ,有取本而得者 ,有逆取而得者 ,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 ,正行无间 ,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 ,不知标本 ,是谓妄行” ,避免头痛医头 ,脚痛治脚 ,遵循“见痰休治痰 ,见血休治血 ,无汗不发汗 …  相似文献   

5.
赵辉 《陕西中医》2001,22(8):482-483
王键 ,安徽中医学院教授 ,现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键教授学识渊博 ,治学严谨。笔者有幸侍诊左右数年余 ,耳濡目染王师诊疗风范 ,现不揣愚昧将自己领悟到的一些王师临证经验作一简要介绍。《素问·标本病传论》云 :“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 ,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标 ,小大利治其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因其重而减之 ,因其衰而彰之……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满者 ,泻之于内。”中满腹胀、二便不通为中医危急重症 ,不论其为疾病之本或标 ,均应立即救治 ,否则有生命之虞。治疗上虽以通利为法 ,但审证用…  相似文献   

6.
治病先明标本凡病有标本,本者根源,标者末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云:“本为病之原,标为病之变,病本惟一,隐而难明,病变甚多,显而易见,故今之治病者多有不知本末,而惟据目前,则最为斯道之大病。”可见治病不辨标本,或指本为标,或指标为本,必迷乱经常,倒施针药。故云:“良工之治病,必辨新病邪实,久病正虚,论缓急先后而调理,因病有当急治有不当急治,夫若外感之邪必乘其方起之时,邪入尚浅,先驱而出之,若候邪气已深,与气血相乱,乃至伤于元气则治难焉,此当急治之理。”大凡新病可急治,久病宜缓调,急则治标,缓则固本,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相似文献   

7.
从治法治疗杂病举隅257400山东省利津县中医院边自谦,张闽华临证治病,分为道治从治。逆治者逆其证象而施治,又称正治;从治是顺其证象而立方遣药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反撤寒因寒用,_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如同《内经》所谓的“道者正治,从者反治,从...  相似文献   

8.
宜治未病靈樞逆顺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聚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门而鑄锥,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曰:‘经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作者按:所谓治未病者,有於治疗中防加杂症之发生,如难经所谓知肝传脾当先實脾之类,有防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多由感受湿热疫毒,或酒食不节,情志失畅,而致肝脾失调,气滞血瘀,水液停聚。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水蓄。临床证见:腹水、腹胀大,皮色苍黄,腹部脉络暴鳍,食欲不振,泄泻,肝掌,伴出血倾向等。从病位上看肝脾肾同病。其本在脾,故治疗当从脾着手,兼疏肝木,行气活血,利水消肿。本病虚实夹杂,在治疗过程中要分清虚实。正如《素问》所说:“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相似文献   

10.
反治“五疑”辨析刘汉春(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宣化075100)《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何谓逆从?歧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歧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  相似文献   

11.
辨証者,辨証之分表、里、塞、热、虚、实也;論治者,論治之有标本、緩急、先后,虚实及治貴应变、治勿偏执、保护胃气、务求其本等法之謂也。夫医有大法焉,病之为变,不可端倪,則当就大法而求法外之法,苟偏执己見,不知矩度,詎能得圆活之机,治沉难之病乎?而辨証論治一法,为医者之准绳,特举各家說法逐層辨析,一管之見,质諸高明,加以指正。 (一)治有标本张景岳曰:病有标本者,本为病之源,标为病之  相似文献   

12.
论治标、治本皆须求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本理论与标本治则的应用,皆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素问标本病传论》进一步指出:“病有标本,治有逆从,……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并列举了“中满”、“小大不利”等十几种病证的...  相似文献   

13.
“急则治其标”源于《素问·标本病传论》,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其意为当病情危急之际,标病甚急,如不先治其标,可影响本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须采取“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在危急重症的救治中,若能深入探究,权衡标本之缓急,灵活运用,每每能收到逆转病势,转危为安之效。现就其在临床中的运用,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侯英慧 《陕西中医》2007,28(9):1271-1272
1 治痰求本,审因察源 痰“为津液而成,究其质标实也,成之因为本为源,”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总则,按八纲之别类,辨证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在表宜宣,在里宜利化,虚者补益,实者攻逐,虚人标实者宜攻补兼施。即以痰饮壅盛标实为主者当速攻逐,使其急散,以免变生他病。凡痰饮盛急,势甚紧迫,尤需抓住战机,当攻则攻,不可贻误,而徒生变症,实者去则正气清明,而后调理气血,和顺五脏则愈矣。  相似文献   

15.
王庆其 《新中医》1992,24(11):11-13
谈到标本问题,“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已属众所周知的治疗原则。但“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决非仅此一端。笔者通过文献追踪,结合临床体验,发现标本理论的应用范围甚广,兹爰举数则以求正于同仁。本急治本标急治标《素问·标本病传论》提出“甚者独行”的标本治则。即指疾病严重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标急则独治其标,或者本急独治其本,是谓“独行”。并列举“中满”及“小大不利”两症,不管其属标属本,  相似文献   

16.
“逆治”、“从治”法是《内经》提出的治疗原则之一,其作为“正治”、“反治”法指导临床选方择药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已为人熟知,如《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两版教材都较详细论述了这一理论。中医临床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也无一不用,然这只是《内经》“逆治”、“从治”法中的一种意义,观《内经》论“逆治”与“从治”还有两种含义,试论述如下: 一、调理气机中的逆治与从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得者,治有疗效谓之得。《标本病传论》说:“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即谓之有治本、有治标而病愈者,可为证。《经》问曰:怎样使气机调畅而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别于成人 ,故婴幼儿腹泻的辨治有其特殊性 ,现将笔者多年来辨治婴幼儿腹泻的经验简略介绍如下。1 首辨大便以定证型婴幼儿腹泻治疗首先须辨别大便的性状、色泽、气味 ,以确定其属寒属热 ,是虚是实。一般来说 ,风寒泄泻大便多为水样 ,有泡沫 ,色淡黄 ;湿热泄泻大便多为暴注下迫 ,带粘液 ,色黄气秽 ;伤食泄泻大便多粗糙不化 ,酸臭较重 ;脾虚泄泻则大便常夹有不消化物 ,色淡黄。2 分清表里与虚实婴幼儿腹泻不少由表证引起 ,或以表为主 ,或以里证兼表。《素问·标本病传论》云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  相似文献   

18.
“病有标本,治有先后”,医理易明,但临证病情往往错综复要,孰轻孰重孰主孰次亦扑朔迷离,而治疗措施也因而“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素问·标本病传论篇》)。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9.
从《内经》标本逆从论看《伤寒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跃华 《中医研究》2002,15(1):11-13
本篇根据《内经》“标本逆从论” ,较详细地论述了仲圣具体模范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原则 ,并对此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认为《伤寒论》仍以标本概括疾病对立的双方 ,辨证上以病机为本、症状为标 ;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阳为本、阴为标 ;病为本、工为标等几个方面。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求其本 ,标本轻重分缓急 ,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或正治或反治 ;药量调整 ,药味加减 ,以药病相应为原则 ,对后世临床具有很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将标本缓急治则应用到外感病表里同病、痼卒同病的治疗中,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结合《内经》理论从“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闻者并行,甚者独行”三个方面。对其应用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