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以及IFG伴IGT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从近年来中医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文献来看,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糖耐量、延缓病情等多方面均有成效。糖调节受损的中医诊治应通过将中医体质学说和证素辨证学相结合,中药与针推相配合,更好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3.
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的高危状态,目前西医学尚无理想的干预药物,中医中药通过平衡人体内环境来改善血糖失衡的状态。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分析多层次运脾法与糖调节受损的关系,分别具体阐述六种运脾法益脾气、滋脾阴、温脾阳、燥脾湿、通脾络、泻脾热的应用及其逆转糖调节受损的作用。并结合一例临床验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兰教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经验撷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疗法,而中医药治疗,常能取得良好疗效。对张兰教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范冠杰教授的临证思辨方法及用药规律,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范冠杰教授门诊的纯中药治疗有效的糖调节受损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范冠杰教授运用"动-定序贯"的辨治方案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糖调节受损人群向健康人群回归,使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口服降糖药,甚至逆转,值得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期应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规定刺激穴位的刺激强度、方向及深浅等量化指标。结果观察35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灸改善糖调节受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糖脉宁治疗糖调节受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药糖脉宁对干预治疗糖调节受损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影响,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糖脉宁,对照组口服金芪降糖片,3个月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0%;治疗组糖尿病发病率为6.7%,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明显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P<0.05),并能显著改善证候积分(P<0.01)。结论:糖脉宁干预治疗糖调节受损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调节受损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调节受损,也称之为糖尿病前期,1999年WHO将葡萄糖耐量异常(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一同视为糖尿病发生过程的中间阶段,或者是糖尿病高危状态,任何类型糖尿病均会经过由正常血糖发展至糖尿病的这一移行阶段,此期的血糖水平及所伴有的其他代谢异常已使器官组织发生损害,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变.现代医学治疗糖调节受损,目前唯一推荐使用的药物是拜糖平,此类药物长期使用易引起胃肠功能失调,损害肝肾功能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调节受损(impain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前期阶段,是预测糖尿病的临床标志。早期预防干预IGR,对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糖Ⅰ号协定方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Ⅰ号协定方治疗脾虚湿热型糖调节受损(IG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仅予一般糖尿病知识宣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糖Ⅰ号协定方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及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TG、HOMA—IR、BMI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DL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内,治疗组86例IGR患者中有18例(占20.93%)转变为正常糖耐量,对照组84例中仅3例(占3.57%),两组转归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Ⅰ号协定方对IGR干预治疗疗效佳,能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及血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有效截断扭转糖尿病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食失节,情志和体质因素等导致的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发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导师张兰教授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的发病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可兼见湿热、血瘀等病理因素。饮食失节是常见病因,肺脾肾虚弱为常见病机。故临床常分为三个证型,即肺胃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治疗上从清热利湿,益气养阴入手,结合患者的症状及舌象、脉象灵活辨证,遣方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张琪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张琪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并附验案举讧。  相似文献   

13.
焦剑 《天津中医药》2015,32(6):325-328
介绍了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张大宁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为"肾虚血瘀为本,湿毒内蕴为标",运用补肾活血和降逆排毒法治疗。具体方法有脾肾双补、温补肾阳、益气活血、肝肾同治、升清降浊、清利湿热、炭剂吸附等。  相似文献   

14.
焦剑 《天津中医药》2016,33(6):321-324
介绍了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为肾虚血瘀湿热为患,治疗应以补肾活血法为根本、清利湿热贯穿始终。文章还从张教授治疗慢性肾炎顾护中焦并强调益气升提法、自行研制系列方药、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积极消除诱发因素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张志远教授擅长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其经验认为,胃脘痛不能单纯治胃,胃脏出现问题多与肝、脾和肺三脏有关,肝阴虚、脾阳虚或肺气郁结,都会使胃的气机阻滞,进而导致胃失和降。因此主张从肝、脾和肺脏入手,通过滋肝、清肝,益气健脾,润肺解郁,从而和中养胃,行气止痛,以愈胃脘痛。  相似文献   

16.
张继泽认为,膏方制定需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因时制宜的原则。其主要作用是扶正补虚,调治病体,寓消于补,补消兼施。指出:辨证施补,补勿过偏,补消结合,杂而勿乱,滋而不腻,补而不滞。身体虚弱时或病后康复以补为主,慢性病治疗需要先去其病后再调补。  相似文献   

17.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肝脾两脏五行乘侮关系出发,探讨郁证的发生与发展。认为两者虽功能不同,但都在调畅情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二者存在密切的生理与病理关系,若木郁乘土、土壅侮木、土木不疏都将导致郁证内生。因此临床上从肝脾两脏五行关系着手,将郁证分为怒郁、思郁、忧郁三类,分别以疏肝解郁、清热除湿,理气疏肝、健脾化痰,行气解郁、益气健脾为治则,治疗湿热内蕴、痰气互结、肝脾亏虚型郁证,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张琳琪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导师在几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临床医治了无数患者,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张怀亮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以张怀亮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结果与结论:张怀亮教授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9):815-816
张志远先生根据朱震亨、戴思恭等古代先贤对郁证的认识,结合自身临床用药经验,针对郁证的4种不同证型: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心脾气虚、气虚血瘀,创立了七叶汤、大解丹、卧倒汤、复正丹等4首验方,并总结了治疗郁证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