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患者留置气囊尿管后出现尿液渗漏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留置气囊尿管患者的资料,对其中出现尿液渗漏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引起漏尿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留置尿管后出现尿液渗漏的情况,主要与尿道内口松弛、操作不当、导尿管堵塞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总结分析后得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气囊导尿管,并通过各种护理手段来给于漏尿针对性护理方法,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是防止留置尿管后出现尿液渗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膀胱冲洗与尿路感染相关性的临床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留置尿管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行膀胱冲洗与尿路感染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对留置尿管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膀胱冲洗。方法将246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留置尿管后不进行膀胱冲洗,对照组留置尿管后每日用生理盐水250 mL膀胱冲洗2次,分别对2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尿液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尿液检查结果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留置尿管不进行膀胱冲洗不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对于留置尿管患者为预防尿路感染而常规行膀胱冲洗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的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5例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5例留置双J管患者,术后并发血尿33例,尿液返流7例,双J管移位4例,双J管阻塞2例,膀胱刺激症状3例,尿路感染4例,并无双J管脱落、严重感染及漏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留置双J管的患者,护理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性状、排尿情况及体温变化,对于出现的并发症也要及时处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尿储留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4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患者留置尿管的l临床特点,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中30例恢复自行排尿;12例尿储留需长期留置尿管,并定期更换尿管,其中3例发生尿路感染,2例发生尿道出血。结论:糖尿病神经元性膀胱留置尿管的护理十分重要,科学性个性化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神经外科患者最适宜的接尿方法。方法:将伴随尿失禁的99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留置导尿组、假性导尿组和改良接尿器组,每组33例。对其尿常规、尿液外漏、会阴部皮肤有无尿液性皮炎、日均床单污染更换次数及排尿护理相关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尿道刺激、尿比重、出入液量统计准确性、有无漏尿及尿液性皮炎、尿W13C、日均排尿护理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接尿器接尿法可降低排尿不能自控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尿液性皮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临床护理的角度观察男性病人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现状并讨论最佳应对策略.方法:对358 例男性留置尿管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和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最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58 例患者中发生尿感93 例,感染率25.98%,尿感发生与病人是否有基础慢性病,营养状况,年龄大小,尿管留置时间长短有关.结论:有相关基础慢性病、营养状况不佳、年龄大、尿管留置时间长者易发生尿感,而加强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促进留置期间的舒适度是改善尿感现状的主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分级手术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1080例Ⅰ、Ⅱ、Ⅲ、Ⅳ级手术患者进行留置尿管时间的分析,其中540例患者为对照组,属于回顾性病例,另外5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尿管重置率、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不同级别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管的重置率下降了5.8%,尿管留置患者无出现泌尿系感染现象。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手术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留置导尿管患者所存在的溢尿原因与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科2008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406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所存在的溢尿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与之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结果:常见溢尿的原因:气囊注水量、尿管堵塞、夹闭时间的选择等。结论: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通过预防控制感染,对尿液外溢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多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应予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丽  胡秀兰 《北京中医药》2009,28(7):572-573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监护(NICU)病房患者院内尿路感染的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6年3月-2008年2月439例NICU住院患者中尿路感染者的年龄、病种、发病次数、住院天数、是否留置尿管以及尿管的留置时间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有NICU患者中,有22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01%,居院内感染部位发生率的第2位;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天、留置尿管时间>7天、卒中反复发作的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加强监护室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对预防和控制院内尿路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对1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尿潴留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加强重置尿管后病人排尿及尿管的管理及膀胱灌洗的护理,同时对重置尿管后的病人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患者于尿潴留发生12d拔除尿管后恢复自主排尿,住院35d,病人康复出院.提出对于留置尿管患者应加强"围留置尿管期",特别是留置尿管后期的护理质量的管理,目前临床上对于尿潴留护理干预措施较少的情况下,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促进尿潴留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留置尿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的一项基本操作,排尿困难的患者常需要留置尿管引流尿液[1],部分留置尿管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常出现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据文献报道,拔除尿管后约有20%的患者需要再次导尿[2-3],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或泌尿系统感染,这会增加护士工作量,延长住院天数,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妇科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月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病人中留置导尿患者39例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仅1例发生尿路感染,泌尿道感染率2.6%.结论:正确地选择尿管、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及术后重视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患者留置气囊尿管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出院留置尿管患者延续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在洛阳市东方医院132例出院留置尿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两组患者均提供常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电话回访、家访、讲解、一对一示教、定期ppt教育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尿管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延续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患者护理尿管的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为确保会阴部烧伤创面清洁 ,常采用留置气囊导尿管防止尿液对创面的污染。然而 ,此类患者由于会阴部烧伤后的病变特点 ,增加插管难度 ,从而在留置气囊导尿管过程中引起相关问题发生 ,如尿液渗漏 ,尿道粘膜损伤 ,拔管后排尿异常等 ,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本文作者对 1990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间本科所收治的会阴部烧伤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病历进行综合分析 ,选出其中 70例留置尿管后出现不同并发症的病案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 70例 ,年龄 2个月~ 80岁。其中①尿液渗漏 (尿液沿导尿管及尿道间隙流出 ) 4 7例 ,女性 2 7例 …  相似文献   

15.
紫色尿袋综合征是以尿袋、尿管、尿液呈现紫色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因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高,同时尿管中富含各种细菌,这些细菌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发生紫色尿袋综合征。临床中紫色尿袋综合征发病率较低,医护人员亲眼见者少,临床处理方式亦不同。本文就一例胸脊髓损伤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后发生紫色尿袋综合征进行报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留置尿管致尿道口漏尿的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导尿术是护理工作中常用技术,应用范围广,护理问较多,如感染、漏尿等,如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我科发现由留置导尿引起的漏尿现象大多发生在留置尿管后1~2天左右,为此我们采取以下的护理措施,无一人发生漏尿,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1原因分析1.1尿管质量有问题,如导管气囊上有细小的破损,操作时护士没有认真检查出来,导尿后气囊内的水逐渐减少,尿管脱落没被发现导致漏尿。1.2当气囊充入液体或气体膨胀时,将尿管前端的引流口抬起,悬浮于膀胱腔内,当膀胱内尿液较少时,尿管的引流口位于尿液平面以上,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住院的20名留置导尿患者的自身因素,留置尿管时间,尿管护理,应用抗生素种类、时间,膀胱冲洗,拔除尿管前尿常规中白细胞指标等。并查阅关于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相关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术本身、导尿操作、尿管留置时间、尿管护理、膀胱冲洗以及患者自身条件、滥用抗生素等综合因素有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留置尿管后认真做好相关护理能有效预防或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正确选择尿管、严格无菌操作和置管后按要求护理、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缩短留置导尿时间、选择性膀胱冲洗、合理使用抗菌素是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的原因,减少患者在拔尿管后重插尿管的机率,减轻尿道粘膜的损伤.方法:特275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对138例留置尿管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拔尿管前经尿管注入开塞露1支后拔;对照组夹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1天后拔管.结果:实验组除3例外均能自解小便,对照组18例发生尿潴留而重插尿管.讨论:了解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在探作中应严格掌握导尿指征、选择适当导尿管、动作轻柔、严格的无茵技术、加强尿管、引流襞、会阴部的护理,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减轻尿路感染的机率.开塞露刺激膀胱壁收缩,促进排尿.能有效地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留置尿管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1例,尿管滑脱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8%;对照组44例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3例,尿路损伤2例,引流不畅1例,尿管滑脱2例,拔管困难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征护理能够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对策,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的预防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预防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而留置导尿管又是治疗排尿困难、护理尿失禁患者的基本手段。为降低留置尿管的感染率,我们回顾分析了2002~2005年140例导尿并留置尿管的临床资料,总结出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40例中,男96例,女44例;年龄13-85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