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维黄杨星D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正性肌力作用、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对环准黄杨星D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认为环维黄杨星D作为我国近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对于其不良反应及系统的心血管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HPLC-UV法测定环维黄杨星D对照品含量的可行性。方法以直接HPLC-UV法,同时选择苯甲酸苄酯作为内标,用NMR定量法对环维黄杨星D对照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二者测定的环维黄杨星D对照品的含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HPLC-UV法测定环维黄杨星D对照品含量,与NMR定量法相比,显示方法更专属、准确、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3.
环维黄杨星D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临床应用具有较好前景。本文就环维黄杨星D的强心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作用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HPLC柱前衍生化法测定阿波莫斯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广海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2):100-101,10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化法,测定进口药品阿波莫斯注射液中天门冬鸟 氨酸的含量。以HypersilODS(125mm*4mm,5μm)为色谱柱,20mmol/L NaAc+φ=0.5%THF+ψ=0.02%TEA(pH7.2)混合一定比例的100mmol/L醋酸钠-乙腈-甲醇(100:175:225)作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在0.20-1.20μg范围内,积分面积与样品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环维黄杨星D磷脂复合物药代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FLD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CB)的含量,考察SD大鼠口服灌胃给予CB磷脂复合物(CBPC)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溶剂挥发法制备CBPC.采用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磷脂/CB、主药浓度作为考察指标,以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口服灌胃给予CBPC和CB(60mg/kg,以CB计)后,分别在15 min、30min、1、2、3、4、5、6、8、12、24 h等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以HPLC/FLD法测定血浆中CB的浓度.采用C1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231nm,发射波长385 nm,柱温25℃.结果 CBPC和CB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为(1 703.81±549.38)μg·h·L-1和(619.93±75.67) μg·h·L-1;Tmax为(6.00±0)h和(4.33±0)h;Cmax为(82.32士9.55)μg·L-1和(69.27±8.66) μg· L-1.CBP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4.84%.结论 磷脂复合物提高了CB的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麻醉犬冠脉结扎复制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给药后ST段偏移总和(∑-ST)、ST段抬高≥2 mV的个数(N-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CK)释放的变化。通过TTC染色,观察心脏梗死范围。结果环维黄杨星D可显著减少冠脉结扎所致的∑-ST抬高和N-ST增加,同时减少血清中LDH和CK的释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结论环维黄杨星D能明显减轻心肌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7.
环维黄杨星D对心肌钙离子通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环维黄杨星 D(CVB D)对心肌钙离子通道的作用 ,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取豚鼠室间隔标本 ,37℃恒温 ,通混合氧 ,稳定 4 5min ,再以KCl 3mol/L灌充的微电极记录电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 (AP) ,标本分为 3组 :(1)CVB D组 :每 5min依次累积加入浓度为 3× 10 -8,1× 10 -7,3× 10 -7,1×10 -6,3× 10 -6,1× 10 -5mol/L的CVB D ,分别记录AP ;(2 )CVB D +维拉帕米 (Ver)组 :加入维拉帕米 0 .1μmol/L ,10min时记录AP ,然后每 5min依次累积加入浓度为 3× 10 -8,1× 10 -7,3× 10 -7,1× 10 -6,3× 10 -6,1× 10 -5mol/L的CVB D ,分别记录AP ;(3)Ver组 :加入维拉帕米 0 .1μmol/L ,分别纪录 (2 )中相应时间点的AP。统计给药前后AP幅度 (APA)和时程 (APD)的变化。结果 CVB D对APA影响不大 ,但能显著延长APD ,延长幅度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大 ;但在有维拉帕米存在的情况下 ,CVB D却能使APA和APD缩减 ,尤其是较高浓度1× 10 -6,3× 10 -6,1× 10 -5mol/L时 ,缩减幅度较为明显 ;而单纯加入维拉帕米后 ,APA和APD的改变轻微。结论 CVB D能影响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 ,促进细胞外钙离子内流 ,从而延长APD。当膜钙离子通道被阻断后 ,CVB D却缩短APD。因此可以认为CVB D除影响膜钙离子通道外 ,还  相似文献   

8.
环维黄杨星D醇质体体外经皮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醇质体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方法]分别制备环维黄杨星D醇质体、普通脂质体、过饱和水溶液及35.5%(质量分数)乙醇溶液,采用体外经皮渗透法比较各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性.[结果]醇质体可明显提高药物的稳态透皮速率,其增渗比为8.85,促渗效果优于普通脂质体和35.5%乙醇溶液.12 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的顺序依次为35.5%乙醇溶液>普通脂质体>醇质体.[结论]与普通脂质体比较,醇质体可明显提高环维黄杨星D稳态透皮速率,有利于药物发挥全身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维环杨星D(CVB-D)对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NaCN诱导细胞内缺氧,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病理模型,从细胞存活率、LDH外漏释放、细胞凋亡率等方面,观察CVB-D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CVB-D能明显抑制NaCN造成的心肌细胞死亡、减少细胞内LDH的漏出(P0.05~0.01),并能减少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CVB-D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及降低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ne D,Cvb-D)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52只C57小鼠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Control)、Cvb-D组、DOX组和Cvb-D+ DOX组,每天灌胃给予Cvb-D(1 mg/kg)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d,第5天单次腹腔注射DOX(15 mg/kg)或生理盐水.心肌组织切片进行Masson's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改变;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及组织Caspase-3活性;采用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及其比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b-D预处理可明显抑制DOX引起的体质量下降(P<0.05)以及心肌纤维化等组织形态学改变,显著抑制DOX引起的LDH、CK及Caspase-3活性升高(P<0.05),缓解DOX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并显著提高DOX诱导的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降低(P<0.05).结论 Cvb-D对DOX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够改善DOX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氢氯噻嗪与替米沙坦复方制剂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磷酸调pH至4.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2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理论塔板数以氢氯噻嗪计算为3000。结论本方法灵敏、专属、简便、准确,可用于氢氯噻嗪与替米沙坦有关物质及降解产物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加替沙星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三乙胺磷酸溶液-乙腈(82:1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5nm;柱温:30℃.结果 甲磺酸加替沙星线性浓度范围足78.8-630.4μg/ml(r=0.9999),各项专属性试验中加替沙星主峰与其他杂质峰基线均分离良好,有关物质的检测限为0.038μg/ml(S/N=4),3批样品中相关物质峰面积之和均未超过主峰面积1%.结论 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更昔洛韦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应用HPLC法测定更昔洛韦中的鸟嘌呤、阿昔洛韦及其他有关物质.方法: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0.02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4.5)-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最低检出限阿昔洛韦为12.5ng、鸟嘌呤为20ng、其他有关物质以更昔洛韦计为20ng.更昔洛韦与鸟嘌呤、阿昔洛韦及其降解产物的分离度均能达到要求.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已知杂质法测定更昔洛韦中的鸟嘌呤、阿昔洛韦,用自身对照法测定其他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_1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_(18)ODS-1,Kromasil,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0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含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5.5)(9:9:82)。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L/min。结果:甲硫氨酸与维B_1及其二者降解产物能有效分离,甲硫氨酸最低检出量为22ng,维生素B_1最低检出量为10ng,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_1成品控制总杂质不超过1.5%。结论:本法准确、简便、专属,适用于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_1的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小鼠血浆和大脑中石杉碱甲的液质联用测定法,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血浆和大脑中石杉碱甲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药动学参数。方法小鼠血浆及大脑样品经液液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联用法检测。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100mm×2mm,5micron;流动相为甲醇∶水(1%甲酸溶液)=60∶40;用于定量的离子为m/z243→154(石杉碱甲)和m/z278→203(内标:克仑特罗)。结果所建立的血浆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1 000ng/mL,脑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1 000ng/mL,它们最低检测限为1ng/mL,(r=0.999 0),RSD<7%,可以检测小鼠灌胃后石杉碱甲在血和脑中的浓度;血浆石杉碱甲浓度-时间变化可用一室模型拟合,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6min,Cmax=281ng/mL,AUC(0→tn)=35 266ng.L-1.min-1,AUC(0→∞)=38 056ng.L-1.min-1,t1/2=99min;在大脑中的药物浓度-时间变化用非房室模型拟合,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60min,Cmax=224ng/mL,AUC(0→tn)=44 344ng.L-1.min-1,AUC(0→∞)=58 571ng.L-1.min-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可用于药代动力学及相关研究;石杉碱甲在小鼠大脑中的消除速度比血浆缓慢。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Beagle狗血浆中石杉碱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狗血浆中石杉碱甲的液质联用测定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色谱柱为Nucleocil ODS柱,50×2.0 mm I.D.,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甲酸(20∶40∶40∶0.1,v/v).采用多反应监测,用于定量的离子为m/z 243→210(石杉碱甲)和m/z 257→226(内标N-甲基石杉碱甲).结果:线性范围为0.1~12 ng/ml,最低定量浓度为0.1 ng/ml,可以检测到Beagle狗静注和口服100 μg石杉碱甲后12 h的血药浓度.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可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法.方法:以十八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3 mol/L磷酸溶液-0.2%醋酸(V/V)甲醇溶液(33∶6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22 nm;进样量:20μL.结果:该方法中有关物质之间及有关物质与主峰分离良好;检测限为0.1996ng;应在2h内完成测定.结论:该法操作简便、专属,能有效快速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HPLC/UV/MS法对密花石斛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结果 得到分离度较好的密花石斛HPLC/UV指纹图谱,标示了9个共有峰,并用HPLC/MS对其部分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密花石斛指纹图谱的测定,并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大鼠尿液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定量方法。方法: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MS/MS)作为HPLC的检测器,其中MS/MS使用了多反应检测(MRM)扫描方式。分别选择304.2→134.2和288.2→244.2离子对m/z作为MRM检测的离子对;流动相:甲醇-水(85∶15),内含5mol/L甲酸铵;色谱柱:Agilent Zorbax XDB-C18,以测定大鼠尿液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例,对此方法进行了应用。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吴茱萸碱=5.615-1437.5ng/ml(r=0.999),检测限1.87ng/ml,吴茱萸次碱=10.26-1314.25ng/ml(r=0.998),检测限5.13ng/ml。结论:此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含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药物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20.
研究鉴定阿替洛尔中氨基醇类有关物质。阿替洛尔及其强制降解样品中的有关物质采用9-芴甲氧羰酰氯柱前衍生化,以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乙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化-高分辨Q-TOF/MS测定这些有关物质衍生物的母离子及碎片离子的准确质量和元素组成,经光谱解析和合成路线分析鉴定各有关物质结构。所建立的方法,阿替洛尔及其氨基醇类有关物质均分离良好,共检测并鉴定出14个杂质峰,其中12个为有关物质,2个为衍生化反应副产物。建立的LC-MS方法可为阿替洛尔有关物质检查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