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汤剂是临床常用的剂型,历代医家对于汤剂的煎法很为重视.如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可见,中药煎煮的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和疗效.现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就中药煎煮方法谈一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3.
中药汤剂煎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桂月  李连信 《中成药》1989,11(3):9-1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药汤剂煎煮概况,包括煎药方法、时间、次数、加水量和药材粉碎度、先煎、后下、混煎等对煎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煎煮的用具、时间、火候以及特殊用药对汤剂煎煮的影响.结果 与结论:中药汤剂的煎煮需要严格掌握煎煮的用具、火候、时间以及特殊用药的煎煮.  相似文献   

5.
6.
中药汤剂煎煮操作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服药方法,也是中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剂型。但我们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不少患者煎煮中药汤剂时存有操作误区,严重影响了中药的治疗效果,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处方某些药物名称的右上角注明的特殊煎服法或用法,如先煎、后下、布包、烊化、单煎、冲服、杵等字样的角注,对发挥药物的疗效有很大影响,是历代医家宝贵经验的结晶,所以一直被沿用.  相似文献   

8.
圣晶 《养生月刊》2010,31(4):316-317
中药汤剂因其吸收快,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可临时加减药材,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圣晶 《气功》2010,(4):316-317
中药汤剂因其吸收快,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可临时加减药材,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效果。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药汤剂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传统剂型之一。具有配方灵活、疗效快、易吸收等特点。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的煎煮方法,又直接影响汤剂的临床疗效,历代医家为了提高其疗效,对煎药器具,特殊药物的处理等有过诸多的论述,如《炮炙大法》中指出:“凡服汤剂,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6):28-28
药物煎煮时的放水量:汤剂煎煮时的加水量,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的发挥。一般以没过药面3cm左右为宜;芳香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物,因煎煮时间较短,一般只宜淹没药物为度;质地坚硬,需要久煎的药物放水量应略多一些。如放水量过少,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完全煎出,降低疗效;而加水过多则势必导至煎煮时间延长,使一些有效成分遭至破坏,影响药效。  相似文献   

12.
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增强中医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正>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历代名医药家都很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由此可见,正确的掌握煎煮法是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目前,中药汤剂仍占中药应用的大部分。笔者就中药汤剂煎煮中的几个问题,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文献,谈  相似文献   

14.
当前 ,汤剂仍是中医治病的主要剂型。它因适合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 ,具有疗效显著等优点 ,二千多年来 ,久用而不衰。历代医家对中药汤剂煎煮法颇为重视。明·李时珍说 :“凡服汤药 ,虽品物专精 ,修治如法 ,而煎药者卤莽造次 ,水火不良 ,火候失度 ,则药亦无力。”清·徐灵胎说 :“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与不效 ,全在乎此。”可见 ,中药煎煮法 ,对疗效影响甚大。目前 ,因煎煮方法不当 ,致使中药治疗效果下降 ,药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 ,应强调煎煮法中先煎、后下及复煎问题。现结合笔者体会 ,分述如下。1先煎法需先煎…  相似文献   

15.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药的各种剂型中,汤剂因其可以随症加减,最适合中医辨证施治,故而应用广泛,成为中医药的一大特色。汤剂系指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制剂,其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泛,且具有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等优点。中药汤剂的药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煎煮与服用方法,本研究对此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王抒 《吉林中医药》2007,27(12):54-54
汤剂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除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无刺激性及副作用特点外,还具备液体制剂的优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但汤剂也存在一些缺点,须临时煎制等。部分患者由于不懂如何煎煮中药及正确服用中药造成药物浪费,影响疗效或产生毒副作用。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对汤剂的煎煮法和服药法应予足够的重视。我国历代名医药家都很重视中药的煎煮法。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由此可知,正确的掌握煎煮法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6):23-23
选择适当煎煮器具:中药汤剂的煎煮器具,能影响药剂质量,甚至降低或改变药性,发生毒、副作用,所以汤剂煎煮时必须注意选择适当器具。  相似文献   

18.
寇惠蓉  邵思琴 《陕西中医》2011,32(8):1063-1064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认真分析多种汤剂处方的煎煮及服用方法。结果: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疾病,既要掌握好煎煮方法,又要掌握好服用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综述有关中药煎煮方法的文献,从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煎煮容器、煎煮用水量和浸泡处置、煎煮火候和时间、特殊煎煮方式等方面对中药汤剂的煎煮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提出中药汤剂的科学煎煮方法的建立应在继承传统煎煮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中药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根据复方中的各单味药属性进行煎煮数据管理,使传统的煎煮方法理论化、规范化,真正实现中药的科学煎煮,切实提高中药在实际应用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明代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就中药汤剂科学煎煮方法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