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瘫方"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复发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作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治瘫方",对照组40例服用阿司匹林,观察1、3、6、12个月时两组TIA后复发次数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例数。结果:"治瘫方"在早期(1个月前)预防TIA后复发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与阿司匹林相似(P>0.05),但在3个月后至试验结束(12个月)之间,无论不同时段的TIA复发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还是TIA总复发率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总发生率,"治瘫方"均优于阿司匹林(P<0.05,P<0.01)。结论:"治瘫方"可以预防TIA后复发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浊行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化浊行血汤配合西药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用逐瘀通脉胶囊配合西药阿司匹林治疗,疗程90天。结果:两组在减少TIA发作次数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0.0%,实验室指标TC、TG、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浊行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蛇偏瘫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确诊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参蛇偏瘫胶囊纽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参蛇偏瘫胶囊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88.33%(P〈0.01)。参蛇偏瘫胶囊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小,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参蛇偏瘫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防的效果及其药物不良反应、抑郁症、脑卒中事件、心血管事件、死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发病1个月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随访组360例和对照组357例,2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100 mg,9 d预防复发,随访组同时服用脑心通胶囊3粒,tid,疗程12个月,对照组不提供特殊治疗。结果:随访组抑郁症、脑卒中事件、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事件明显减少。结论:长期口服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防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TIA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抽取8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予以分组,治疗组(42例)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2例)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花生四烯酸(AA)与二磷酸腺苷(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是4.7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9%(P0.05);治疗组用药后的AA、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同时降低花生四烯酸与二磷酸腺苷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针及醒脑开窍针刺法(组合针刺)结合Bobath疗法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Bobath疗法,治疗组应用Bobath疗法及组合针刺,分别观察2组改良Ashworth评分及患侧上肢、下肢FMA评分及总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时改良Ashworth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4周时,FMA评分两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评分增加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组合针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简便、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成药松龄血脉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采用松龄血脉康治疗TIA患者50例,并与西药阿斯匹林治疗49例进行随机对照比较,观察每例患者在服药期内临床疗效、TIA的发作次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副作用。结果:复方血栓通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与对照组(87.76%)无明显差异,但松龄血脉康对气滞血瘀型TIA疗效(100%)好于西药组(P<0.05),且随访半年,治疗组TIA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完全性脑梗塞的发生率则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全血低切及血浆粘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对TI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于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6例老年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华法令治疗组每日服华法令1次,调节其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阿司匹林对照组每日口服阿斯匹林100mg。观察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17%,阿斯匹林组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而两组出血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华法令比阿斯匹林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二级预防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151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辛伐他汀组则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则服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加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3组均治疗3a,观察3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阿司匹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辛伐他汀组与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3a内复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3a内复发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和阿司匹林组(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颈部穴位针灸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治疗效果、MRI典型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及患者后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无缺血性脑卒中的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颈部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6周。治疗后根据TIA复发率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进行MRI检查,观察血管高信号(FVH)阳性情况,治疗1,3,6个月随访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FVH阳性率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相比于单纯使用药物,药物联合头颈部针灸治疗对预防和治疗TIA复发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联合针灸治疗对患者3~6个月的FVH产生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更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溶阿司匹林与藻酸双酯钠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影响时间、发作频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拜阿司匹林组和拜阿司匹林与藻酸双酯钠组,3个月随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与藻酸双酯钠组TIA发作时间、发作频率较单独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组显著减少.结论: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与藻酸双酯钠能有效缩短TIA发作时间、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对频发性TIA患者继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分别统计、比较2组在治疗的1~7d、8~30d、31~90d三个时段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人数,及出现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DWI病灶体积、病灶数。结果:治疗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DWI病灶体积、病灶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频发性TIA,可显著降低继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并可降低已发生缺血性卒中脑组织的损害,减轻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二级预防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151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辛伐他汀组则口服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则服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加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3组均治疗3 a,观察3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阿司匹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辛伐他汀组与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3 a内复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3 a内复发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和阿司匹林组(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期收住1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50例,治愈42例,占84%;有效6例,占12%;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96%(48/50)。1年内随访:脑卒中发生3例,占6%;对照组:治愈24例,占48%,有效17例,占34%,总有效率为82%;无效9例,占22%;1年内随访:脑卒中发生9例,占2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效率比较P〈0.05;1年内脑卒中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TIA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脑卒中的前兆。脑梗死则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很高,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TIA,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1年脑梗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min,多在1h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h,可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子,TIA频繁发作者48h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可达50%。因此积极治疗TIA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2005--2008年诊治的60例TIA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平降汤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予平降汤与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降汤治疗TIA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肩、曲池、环跳、阳陵泉等),观察2~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8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发生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我们应用珍珠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TIA发作,收到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实用神经病学》[1]提出的诊断标准,107例病人均为TIA确诊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46~85岁,平均68岁。对照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45~81岁,平均66岁。所有病人均做过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颅内无出血或梗死病灶,或者有病灶,但非本次起病的责任病灶。治疗前两组病人均做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排除出血倾向。两组病例中有高血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心肌梗死发生4周后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参松养心胶囊+倍他乐克组)15例和对照组(单予倍他乐克组)15例,两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ACEI、阿司匹林、他汀类等药物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控制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室性早搏控制总有效率及24h室早频次分别为86.7%、(311±76)次,对照组分别为53.3%、(587±93)次,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副作用。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倍他乐克,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马建功 《中医研究》2007,20(9):28-2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信号…,部分可发展为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治疗TIA,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性措施。因此,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TIA是预防脑梗死、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2005-02—2007-03,笔者采用赛弗粉针治疗TIA患者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