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扬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情况,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广东商学院在校大学生5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05%的大学生愿意了解乙肝防治知识,40.93%的大学生能够正确了解乙肝的一般知识,56.48%的大学生了解乙肝传播途径,71.24%的大学生能够对乙肝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结论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的态度很积极,对乙肝的防治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不系统、不全面,开展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应在大学生中宣传和普及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并掌握高校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曲靖市某医学高校,以年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共4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乙肝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为74.82%,对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4.82%、82.43%、75.55%,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是否传播乙肝知晓率较低为56.31%;87.12%的学生知道乙肝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愈乙肝的特效药和我国的高流.行现状知晓率分别为75.35%、76.49%;98.66%的学生愿意了解乙肝防治知识,78.29%的大学生对乙肝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结论]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认识不系统、不全面。高校应采取综合预防管理措施,使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具有特色的健康教育体系,使高校成为塑造学生良好社会行为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乙型肝炎(乙肝)的认知水平与态度行为状况,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某高校1~4年级不同专业本科生2 135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9项乙肝调查内容平均得分24.35分,知晓率为62.44%。其中12项基本知识平均得分6.89分,知晓率57.38%;14项传播途径平均得分6.86分,知晓率为49.00%;13项态度行为平均得分为10.60分,知晓率81.52%。不同群体大学生各项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对乙肝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通过了解高校大学生的乙肝知识、态度、行为(KAP),以便有针对性地为今后开展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成都某高校以年级为单位,整群抽取3个年级不同专业的6个班共317名大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乙肝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在乙肝常见临床症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是否会看两对半检查结果等知识方面随年龄增大,正确率增高;在乙肝有无治愈可能、是否愿意使用食堂餐盘吃饭、是否愿意和乙肝携带者一起居住、要求立法保护隐私权等态度方面,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酒习惯和化验两对半或肝功的间隔时间等行为方面,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大学生乙肝KAP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石河子大学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7 个学院1 492 名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5.65±2.00)分,医学生得分[(5.77±1.87)分]高于非医学生[(5.46±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P=0.01);女生得分[(5.83±1.88)分]高于男生[(5.39±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P=0.00);汉族得分[(5.79±1.97)分]高于少数民族[(5.01±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8,P=0.00);学过食品相关课程的学生得分[(5.98±2.00)分]高于未学过的学生[(5.5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1);电视、网络是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不高,不同学院、性别、民族及是否学过营养学或食品安全相关课程是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知识、态度、行为基线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乙肝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在当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统一的调查问卷,在4个乙肝防治现场对3815名18~59岁人群进行乙肝知识、态度、行为(KAP)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的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7.02%,对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结局,乙肝的治疗转归,日常感染途径等了解得不太全面,且不同学历、年龄段、职业间知识得分、态度、行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的乙肝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乙肝患者/携带者接受程度较差,提示应加大对乙肝防治知识尤其是传播途径的宣传力度,且特别要注重对农村地区、年长人群、低学历人群、农民和工人等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有HIV感染者超过 10 0万人 ,预计 2 0 10年可能超过 10 0 0万人 ,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特异性疫苗 ,宣传教育等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手段〔1〕。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对菏泽地区 2 0 0 2年入校的高校新生进行相关调查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 0 0 2年 10月在菏泽医专、菏泽师专对刚入校的新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 80 0人 ,其中医专 5 0 0人 ,师专 30 0人。共回收问卷 80 0份 ,回… 相似文献
9.
10.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严重威胁大学生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尤其重要,其中乙肝健康教育是最关键的环节。要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乙肝健康教育,首先就要了解其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对乙肝的态度及自身行为现状。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获取途径以及大学生对乙肝的态度和行为,为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乙肝健康教育,探索适合大学生的乙肝健康教育内容和途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情况,为控制乙肝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75名乙肝疫苗接种者及其家人(除携带乙肝病毒者外)进行调查。结果 875名被调查者中57.9%知道乙肝的传播途径;36.6%知道预防乙肝最主要的方式是注射乙肝疫苗;10.6%知道接种疫苗产生抗体后保护作用可以持续10年以上。不同的性别、年龄之间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没有差别,不同的文化程度可以影响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85%以上的被调查者知道怎样与携带乙肝病毒者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结论今后除需加强乙肝预防相关知识的教育外,还要注重知识向行为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知识及态度情况,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行之有效的肝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95所高校按各校人数1%比例随机抽取在校学生共计12957名进行肝炎防治知识及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88.62%被调查大学生知道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在18.99%-66.32%之间;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医学和非医学专业的同学知晓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得知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时,8.58%的同学会尽量回避交往,当问及"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进餐的态度",选择介意和很介意的同学占26.63%%;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对乙肝非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相关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正向态度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广播电视、医生教育及宣传画报是在校大学生获取肝炎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四川省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知识掌握不全面系统,不同人群知识的掌握水平也不同,故有必要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肝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以及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61家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152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KAP调查。结果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57.89%的人做过乙肝检查,55.92%的人接受过卫生知识培训。知晓乙肝是经血传播的占40.13%,知晓所用工具应消毒的占18.42%,69.73%的人不知道乙肝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24.34%的人在自己皮肤粘膜破损不经包扎继续为顾客服务。有88.81%的人不知道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48.03%。结论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工具的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15.
北京同仁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共有职工1968人。1991年在全院职工内开展了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的放射免疫法测定,1285人进行了检查,占全院职工人数的60.5%,其中有763人全部阴性,有某项阳性者422人,总感染率为35.6%,略高于北京市一般人群感染率的34.8%。乙肝感染与职工的年龄、工龄有明显关系,工龄越长,感染率越高。在目前传播途径不易被切断的情况下,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显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昆山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型肝炎相关防治的认知和行为,为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治乙肝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择城区及乡镇各1个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0名外来务工人员接受了调查,其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8.6%,高于江苏省同人群平均水平;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其中“日常生活工作接触会传播 HBV”的答对率最低,为58.3%,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的知晓率较高;外来务工人员乙肝危险行为相对较多,文化程度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健康行为好于文化程度低的;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栏、电视、网络和书籍。结论目前外来务工人员仍未能正确、全面地掌握乙肝的防治知识,应采用外来务工人员更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口腔门诊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某街道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600名患者直接面访调查,比较该地人口和外地人口回答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问题正确的比例等。结果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2份,拒访18份,回收率97%。其中,各项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在9.45%~67.87%之间,各项态度的正确回答率在44.33%~78.87%,各项行为的正确回答率在5.67%~67.53%之间。该地人口与外地人口在刷牙能防蛀牙、牙线有利牙龈健康、饮水加氟能防蛀牙和氟化物能防蛀牙等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上存在差异(P<0.05);在认为保护牙齿很重要、认为定期洁牙有助牙周健康上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异(P<0.05);在使用牙线、使用含氟牙膏、使用漱口剂、每年定期检查牙齿和每年定期洁牙等行为的正确回答率上存在差异(P<0.05)。结论门诊患者对基本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普遍不足,与一般人群相比,不仅缺乏良好的态度,而且缺乏良好的行为,因此有待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为开展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将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分为东、中、西部地区3层,在各层抽取8个县;在每个县随机抽取县医院或妇幼保健院、10个乡级医院。从医院抽取负责人(预防接种的管理者)和预防接种人员,对上述人员进行预防乙肝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结果预防接种人员对乙肝病毒的感染途径和预防乙肝的措施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1.93%和58.61%。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中,认为乙肝的危害性要低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和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所有预防接种人员认为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应及时接种,〉95%的预防接种人员认为HepB安全有效。结论随着对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的开展,对HepB的接受程度较好,但对乙肝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应加大对预防接种人员乙肝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知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6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人群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待乙肝防治的态度,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6类人群,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总体上低于70%,在传播途径中对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回答正确率较高,而对拔牙和纹身传播的回答正确率较低。6类人群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乙型肝炎知识标准分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高中生、公务员、技术工人、社区居民、大学生、服务业人员。结论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6类人群乙肝认知水平不容乐观,应当有针对性的加强部分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