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老年肾虚与血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学忠 《四川中医》1994,12(4):12-13
  相似文献   

2.
气虚血瘀在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地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渊源考、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方面对气虚血瘀型在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地位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气虚血瘀型是中风的主要病机,老年人肾中精气不足、元气虚损为病理之本,而血瘀为其病理之标,益气活血法为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3.
肾虚血瘀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地位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位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痴呆10%~50%[1,2]。我国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约为1.1%~3.0%[2~5],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发病率为3.9%,而血管性痴呆占68.5%[6]。卒中是导致痴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大约25%的脑卒中患者伴有  相似文献   

4.
从肾虚血瘀论治老年便秘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肾虚血瘀论治老年便秘68例杨晓海江苏省高淳县人民医院(高淳211300)1一般资料6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8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6年,平均11年;大便3~21天一行,平均8天一行。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肾虚,血瘀,痰阻与中风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种中风危险因素中,肾虚、血瘀、痰阻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各种危险因素无不与这三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作者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探讨了三者的理论基础与相互关系,为中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从肾虚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继涛 《陕西中医》2003,24(8):719-721
从历代医史文献及医家名案和作者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肾气虚弱 ,是产生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 ,而采用补肾益气法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法则。  相似文献   

7.
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李伟峰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05-1806
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平衡破坏,气血功能失常而产生的风、火、瘀、痰的病理演变过程。但是“风”代表其过程,“火”与“痰”是该病的表现。而血瘀方为中风病本质。  相似文献   

8.
9.
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不同病期补体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博生  徐生 《河北中医》1995,17(6):37-38
对缺血性中风血阏证患者不同病期补体测定结果表明,补体系统在本病证的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随着本病血瘀证候的不断改善,患者的总补体和C3、C4均增加,提示可以作为本病血瘀证候改善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群  李伟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05-1806
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脏腑功能失调 ,阴阳平衡破坏 ,气血功能失常而产生的风、火、瘀、痰的病理演变过程。但是“风”代表其过程 ,“火”与“痰”是该病的表现 ,而血瘀方为中风病本质。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博生  徐运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2):529-530
有资料表明,血瘀证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有关。本文首次对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患者RBC-C3bRR明显低于正常,而RBC-ICR则明显高于正常。均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本病证的发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有密切关系;与中医对本病病机的传统认识相一致;并为探讨临床益气活血类药物治疗本病的机理和本病证的微观定量指标,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老年缺血性中风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将1984年至1991年我们治疗的老年组70例与非老年组缺血性中风51例患者作一对照,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试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4.
金洋淑 《山西中医》2005,21(6):11-12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偏瘫复原合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75例,并设中风回春丸治疗63例为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23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9.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偏瘫复原合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中风回春丸.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中风与气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缺血性中风的病机较复杂,有风、火、痰、瘀、虚之分。笔者立足临床,通过对缺血性中风古今文献的整理,认为气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的相关因素、先兆症、临床表现、现代病理机制密切相关,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 1 缺血性中风相关因素与气虚血瘀的关系 1.1 年龄大小 缺血性中风多发生在40岁以上,尤以50~70岁为多[1]。《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说:“每见中风之人,必中年以后。”为什么步入中年以后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增高呢?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由强到弱不断衰减,影响气血运行。如《杂病源流犀烛》云:“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  相似文献   

16.
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证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 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补肾活血冲剂(由何首乌、天冬、赤芍、丹参、地龙、桑寄生、山茱萸、生地黄、 川芎、红花等组成)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牛黄降压丸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主要症状疗效、降压疗效 及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血压、左室肥厚参数、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55 例,有效35例,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11%、100%。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30例,无效29例,显效 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7%、51.67%。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降压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58.89%、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31.67%、73.33%),2组比较,差 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左室肥厚各项参数、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从四诊诊断、理化微观指标、影像学特点、动物模型等面,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客观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今后应需要同步的、系统的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结论:根据损伤级联反应的不同阶段。把握各个时间窗的症状和体征,把气虚血瘀证和其他证型结合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医理论,由瘀血内阻而产生的的证候即为血瘀证;而血栓前状态则是一种有血栓形成倾向但尚未形成血栓的病理过程,这二者与缺血性中风密切相关。探讨血瘀、血栓前状态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总结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9.
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4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40例,取得了显效67.5%,有效87.5%的较好疗效。复查头颅CT,8例脑小血灶消失,6例梗塞灶周边的水肿带消退。血液流变学指标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老年病从肾虚血瘀论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针对诸多老年病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及观察,发现许多老年患者临床多表现有头晕、头昏、健忘、腰酸、腿软、耳鸣、疲乏易倦,不耐久劳,夜尿多、尿后余沥未尽,性欲减退等一系列肾虚之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