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逆向三维适形(inverse 3D-CRT)和正向三维适形)forward3D-CRT)计划.方法:随机选择10例NSCLC患者,采用6 MVX射线对每例NSCLC进行逆向和正向3D-C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30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rm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迭加(convolution/superposition)算法对两种放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DVH等指标.结果:逆向3D-CRT与正向3D-C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两种计划设计方法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逆向3D-CRT和正向3D-CRT放疗计划中各危及器官(OARs)包括食管、心脏、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剂量基本相同.而前者的脊髓受量大大降低.结论:对于NSCLC,逆向3D-CRT放疗计划设计方法能够明显降低脊髓的受照剂量,并缩短了计划设计的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治疗计划(3DCRT)和调强治疗计划(IMRT),评价不同计划方案在剂量学上的差异性,确定患者选择合适的放射治疗方式。方法:对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制定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调强计划,对它们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保护进行评估。结果:IMRT治疗计划的以下指标优于相应的3DCRT计划:(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参数(Dmean、Dmin、Dnex)适形指数(CI);异质性指数(HI);平均肺剂量(MLD)、肺V10-V30及肺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NTCP);食管Dmean、V55及食管的早晚期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心脏V4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V5;食管V35;心脏的Dmean及NTCP;脊髓的Dmex及NTCP。结论:和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相比,调强计划能有效降低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区,尤其对靶区形状极不规则的肿瘤有了解决的方案,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方面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为靶区剂量提升创造了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适形调强放疗(IMRT)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选取首程接受放射治疗的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设计5野IMRT(5F-IMRT)、7野IMRT(7F-IMRT)、双弧VMAT(D-VMAT)和部分弧VMAT(P-VMAT)计划,比较靶区剂量分布、OAR剂量体积参数。 结果:4种计划中计划靶区的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VMAT计划中计划靶区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均优于两种IMRT(P<0.05);4种计划中D-VMAT肺平均剂量高于其余3种计划(P<0.05);P-VMAT的双肺V5、V10稍好于D-VMAT(P<0.05),但两种VMAT计划均高于两种IMRT计划(P<0.05);4种计划中P-VMAT的双肺V20最优,且4种计划相互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MAT与P-VMAT双肺的V30相当(P>0.05),但均优于两种IMRT计划(P<0.05);4种计划双肺V40和心脏的V30、V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MAT计划的脊髓Dmax最低,与其余计划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靶区剂量分布D-VMAT和P-VMAT好于IMRT计划。P-VMAT在OAR的保护方面体现的优势更多。综合考虑,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优先推荐P-VMAT,但对于重点考虑肺低剂量区,而次要考虑靶区剂量分布的病例推荐7F-IMR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IM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区的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量情况,并且评价应用5、7、9个射野对IMRT计划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2例不能手术的Ⅰ~Ⅲ期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计划研究,计划靶区处方剂量为66Gy,为每个患者分别设计5野、7野、9野3个IMRT计划,比较3种计划的均匀指数、适形指数、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和危及器官的受量。结果:在得到相同处方剂量的前提下,5野、7野、9野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分别为0.68、0.70、0.70,均匀指数分别为1.18、1.18、1.19。全肺V20分别为16.95%、16.82%、16.73%,NTCP分别为2.26%、2.43%、2.42%。食管V50分别为6.68%、6.82%、6.59%,NTCP分别为5.07%、4.74%、4.6%。脊髓D01分别为3424cGy、3726cGy、3675cGy,NTCP分别为0.2%、0.25%、0.18%。结论:使用IMRT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可以产生理想的剂量分布;5野IMRT计划就能被临床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接受3DCRT的20例NSCLC中,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66岁。放疗中位单次剂量4G赠,1次/隔日,中位总剂量60G赠,中位随访期17个月。结果20例患者中CR4例,PR14例,CR+PR18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例(5%),急性放射性肺炎2例(10%)。结论3DC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近期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急性放射性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方法比较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每周小剂量多西他赛、DP方案和EP方案等不同化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ⅢA或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9例,分为A、B、C三组。三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原发灶和区域转移的淋巴结三维适型放疗,放疗期间三组患者接受不同的同步化疗方案。结果 A组总有效率81.8%,完全缓解率27.3%,B组总有效率79.2%,完全缓解率25.0%,C组总有效率82.6%,完全缓解率17.4%。三组有效率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完全缓解率均较C组高,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和2年生存率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的不良反应(I 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每周小剂量多西他赛、DP方案以及EP方案的三种同步治疗方式疗效均较好,三种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均可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简化调强放疗(sIMRT)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放疗方式分为IMRT组(n=33)、sIMRT组(n=40)及3DCRT组(n=32),比较各组靶区2%体积的器官所受照射剂量(D2)、D50、D98、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差异,双肺接受5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5)、V10、V20、脊髓最大剂量(Dmax)和心脏平均剂量(Dmean)等。结果:IMRT组和sIMRT组D2、D50、D98和HI分别为(6 659.43±161.15) cGy和(6 603.55±145.54) cGy、(6 312.26±132.20) cGy和(6 289.94±121.17) cGy、(5 815.43±114.41) cGy和(5 801.16±120.03) cGy、(1.09±0.04)和(1.08±0.03),显著高于3DCRT组(P<0.05),CI分别为(0.71±0.02)和(0.72±0.03),显著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双肺V5、V10、V20和脊髓D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和sIMRT组心脏Dmean分别为(784.69±101.16) cGy和(796.79±112.28) cGy,显著低于3DCRT组(P<0.05);sIMRT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分别为(432.24±71.19) MU和(18.03±5.56),显著低于IMRT组和3DCRT组(P<0.05);IMRT组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目分别为(501.16±78.98) MU和26.65±7.140,显著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sIMRT组和3DCRT组放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IMRT和sIMRT靶区剂量参数均可满足临床要求,其中sIMRT心脏受照剂量、机器跳数低,临床上可优先选择sIMRT计划。  相似文献   

8.
6MV与15MVX线在肺癌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6MV和15MVX线调强放疗(IMRT)计划。方法:随机选择10例NSCLC患者,采用6MV和15MVX射线对每例NSCLC进行IMRT的计划设计,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迭加(convolution/superposition)算法对两种能量条件下相同布野方案的IMRT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DVH等指标。结果:6MV与15MV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6MV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优于15MV计划.而15MV计划高剂量覆盖靶区的程度略优于6MV计划,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对于NSCLC,剂量计算应采用能够精确修正组织不均匀性影响的卷积/迭加等算法,调强放疗时应首选6MV X射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巨块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时,通过改变档块大小优化计划在不增加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同时提高靶区剂量。材料与方法:应用STAR-2000计划系统,对15例巨块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制定T1、T2模式三维适形放疗计划,T1模式采用以PTV为主设3~4个照射野,档块外扩0 cm~0.2 cm,根据临床处方要求进行优化评估,T2模式是在T1模式3~4个照射野的基础上,PTV档块左右内收-1 cm~-1.5 cm,上下档块不变(0.2 cm)。另加两个照射野,PTV档块左右内收-1.7 cm~-2.5 cm,上下档块不变(0.2 cm),两照射野权重另加总权重的20%。通过体积直方图(DVH)分别统计比较两种模式下的PTV、CTV、GTV危及器官包括脊髓、双肺V20、V30、和心脏的剂量参数。用SPSS13.0软件对两模式计划单因素分析。结果:两模式下的PTV的D95双肺V20、V30、和心脏的各剂量变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CTV、GTV的D95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与T1模式相比,对靶区PTV档块内收进行剂量优化,靶区PTV边缘总剂量及危及器官(肺、脊髓、心脏)总剂量不变,而靶区CTV、GTV总剂量分别增加12%~20%,剂量的提升以期提高靶区的局部控制率。类似于调强放疗的同步加量。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抵抗细胞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体外建立非小细胞肺癌A549放疗抵抗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放疗抵抗的机制和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摸索接种细胞数量及诱导照射剂量;采用间歇照射诱导建立放疗抵抗细胞模型RA549;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克隆形成实验鉴定RA549的放疗抵抗性。结果照射后RA549细胞形态较亲本A549细胞变长、变大,但传代5代后又可恢复;RA549细胞的存活分数明显大于亲本细胞。结论间歇照射诱导可以成功建立稳定的、具有放疗抵抗性的肺癌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分布,探讨IM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的价值。方法:对10例胸中段食管癌病例分别行3D-CRT和IMRT计划设计,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I)、不均匀度指数(HI)及正常器官受量。结果:在食管癌根治放疗中,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与3D-CRT各有优劣;IMRT在正常器官的保护上优势明显;肺V5、V10、V20以及全肺平均剂量IMRT均明显优于3D-CRT;心脏V30IMRT低于3D-CRT;脊髓剂量没差别。结论:食管癌根治放疗中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没有明显优势。但可更好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常见的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治疗计划在靶区和危及器官上的剂量差异性,寻求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较佳的治疗计划。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6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应用Pinnacle 7.6c计划系统,设计患侧乳腺切线方向小角度展开入射的4野逆向调强计划和入射角度在患侧乳腺平面内均分的5野调强计划,在计划靶区满足处方剂量的前提下,比较分析两种逆向调强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肺的V30、V20和平均剂量,心脏的V30和平均剂量等剂量学指标。结果:通过对6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逆向调强计划设计中两种计划的比较发现,4野逆向调强计划对心脏和肺保护较好,而5野逆向调强计划能够给靶区带来较佳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结论: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计划的设计必须与临床紧密结合,对于基本状况良好且心肺功能较好且的患者,可以考虑用5野逆向调强计划;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则应优先考虑切线方向适度展开照射野入射角度的4野逆向调强计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常规适形CRT与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胸腺肿瘤的剂量分布优劣。材料与方法:选取8例胸腺肿瘤患者,分别制作适形与调强计划,所有计划均给予60Gy和70Gy两种处方剂量。对于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划靶区(P1V)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靶区均匀指数(HI)以及正常组织的最大或最小剂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调强计划的计划靶区口及肌指数为0.77和1.04,适形计划为0.52和1.13。调强计划对于肺、脊髓、食道、气管、心脏和胸骨这些正常组织均显示出更好的保护效果。调强计划的肺V。和平均剂量为15.6%和8.67Gy,适形计划为18.8%和9.62Gy;调强计划的脊髓D1%为37.42Gy,适形计划为44.05Gy;调强计划的气管V。和平均剂量为32.61%和21.24Gy,适形计划为43.00%和24.73Gy;调强计划的食道V50和平均剂量为9.04%和21.74Gy,适形计划为18.96%和24.32Gy;调强计划的心脏V4。和平均剂量为11.16%和11.29Gy,适形计划为13.93%和11.47Gy;调强计划的胸骨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为65.38Gy和43.50Gy,适形计划为68.96Gy和47.03Gy。结论:调强计划能够在提高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的同时,降低正常器官受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基于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常规加速器的调强放疗(IMRT)计划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度以及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和剂量分布方面的差异,为HT技术进一步深入运用于临床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10例NSCLC患者,分别采用HT加速器和常规加速器对每例NSCLC患者行IMRT计划设计,然后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体积参数的差异。结果:在靶区方面,HT 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均优于常规加速器IMRT(P=0.035、P=0.000)。在OARs方面,对于正常肺组织、V50、V30、V10、V5、平均剂量Dmea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9、P=0.001、P=0.000、P=0.004、P=0.010)。就V5、V10、Dmean而言,HT计划高于常规加速器计划,就V20、V30、V50而言,HT计划低于后者。食管V35、Dmea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6、P=0.015),而食管V55、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对于NSCLC,基于HT的调强放疗能够提高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正常肺组织低剂量区受照体积增大,在临床应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角度的固定野动态调强(Dynamic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dIMRT)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分别设计5F-0°-dIMRT与5F.180°-dIMRT两组计划,用V处方剂量为50Gy/25次。在95%体积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总机器跳数Ⅲ∽以及治疗时间(TreatmentTime,TT)。结果:对于PTV的Dmean来说,5F-0°-dIMRT低于5F.180°-dIMRT(P〈0.05);5F-0°-dIMR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优于5F-180°-dIMRT(P〈0.05),而5F-0°-dIMRT的均匀性指数略优于5F-180°-dIMR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膀胱的DEmean、D5与V30中5F-0°-dIMRT低于5F-180°-dIMRT(P〈0.05),其余V20、V40、V5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肠V30中5F-0°-dIMRT低于5F-180°-dIMRT(P〈0.05),而Dmean、D5、V20中5F-0°-dIMRT高于5F-180°-dIMRT,V40、V50中5F-0°-dIMRT低于5F-180°-dIMRT,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侧股骨头的Dmean、D5、V20 V30,5F-0°-dIMRT显著高于5F-180°-dIMRT(P〈0.05),V40则明显低于5F-180°-dIMRT(P〈0.05)。相对于5F-0°-dIMRT来说,B-P的V5、V10、V15高于5F-180°-dIMRT,V20低于5F-180°-dIM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V30低于5F-180°-dI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F-0°-dIMRT的MU较5F-180°dIMRT略少(P〉0.05)。5F-0°dIMRT的治疗时间(re)较5F-180°dIMRT略少(P〉0.05)。结论:两组计划均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5F-0°-dIMRT较5F-180°-dIMRT提高了靶区的适形度,能更好地保护膀胱、小肠、双侧股骨头的V40和正常组织低剂量区(B-P)V30的剂量,然而对双侧股骨头的高剂量热点与低剂量区的损伤确更大。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初治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各级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住院的40例初诊并接受IMRT的鼻咽癌患者进入本研究。肿瘤靶体积分为鼻咽入体肿瘤体积(GTVnx)、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nx)、临床靶体积1(CTV1)、临床靶体积2(CTV2)。各处方剂量分别为PTVnx68Gy-74Gy,PTVnd 62Gy-70Gy,PTV160Gy-64Gy,PTV254Gy。鼻咽原发灶和上颈淋巴引流区采用IMRT,下颈及锁骨上淋巴区常规单前野照射。对各级肿瘤靶区以及周围正常器官受量情况进行研究。结果:PTVnx和PTVnd的Dmin、Dmax、Dmean、D95分别为60.9Gy、81.2Gy、76.7Gy、71.2Gy和57.2Gy、78.2Gy、73.2Gy、66.5Gy。晶体、视神经、视交叉、垂体、颞颌关节的最大剂量分别为6.7Gy、43.8Gy、45.6Gy、47.4Gy、57.2Gy。1cm^3脊髓受量(D1cc)为40.8Gy,3%脑干体积受量(B)为51.4Gy,10%颞叶体积受量(D10)为50.4Gy,50%腮腺体积受量(D50)为32-3Gy。结论:IMRT可以满足各级肿瘤靶区以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进行治疗前的剂量验证.材料和方法:利用电离室,胶片和验证模体对39个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开始前进行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验证.绝对剂量验证主要在两个位置进行:一个在等中心位置,另一个在离等中心4cm靠进腮腺的位置.相对剂量主要用体模对单野和整个计划的剂量分布进行验证.将得到的剂量分布利用分析软件与计划中的剂量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利用剂量偏差(dose difference)、吻合距离(distance to agreement,DTA)、γ指数等参数来测量剂量验证的偏差.结果:中心点和腮腺边上点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70%和3.03%.对于测量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ed)的相对误差的测量,90%的测量都在设定的标准(3%,3 mm)之内,对于未能达到剂量偏差和间距偏差标准的区域,结合γ分析后一般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结论:验证结果表明实际测量剂量分布与计划计算的剂量分布符合的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受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所有患者分别制作五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及三野3D-C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PTV:60 Gy/30 f。比较五野IMRT和三野3D-CRT计划的DVH、靶区适形度(CI)、心脏,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的受量。结果: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与3D-CRT计划相比,明显降低了心脏平均剂量(23.01 Gy与28.3 Gy)和V30(24.4%与61.0%),右冠状动脉平均剂量也有显著的降低(平均剂量23.8Gy与35.5 Gy),而左冠状动脉平均剂量没有表现出显着改善(平均剂量11.2Gy与9.2Gy)(p〉0.05)。调强放疗显著改善了适形指数。结论:IMRT治疗与3D-CRT相比明显改善了心脏的平均剂量及V30。调强放疗计划与3D-CRT治疗计划相比使心脏V30减少了约40%,同时降低了右冠状动脉受量,这表明调强放射治疗可显着改善放疗诱发的心脏及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调强放疗具有更好的适形度。这将是长期的研究以确定放疗将如何影响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发展和其他心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