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应用三联术对37例4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8.01±13.87)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5.32±2.30)mmHg(P<0.01),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0.05~1.0,其中≥0.5者36眼(占78.26%)。结论改良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比较2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均可恢复视力,控制眼压,但对照组角膜散光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81例(81只眼),房角关闭大于1/2,分为两组,A组为三联手术组,40例40眼,接受角巩膜分开切口的三联手术,B组为对照组,41例41眼,单纯接受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3月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1.195±2.7222)mmHg,A组40例视力较术前提高,视力≥0.5者20眼(50%),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在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治疗中具有安全、视力恢复快,降眼压效果确实、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眼压和视力。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明显的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中25例(92.59%)眼压控制,2例(7.41%)眼压偏高,行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切术后眼压正常;18例(66.6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0.3。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安全、有效,是基层医院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5.
姜波  邰春平  李大鹏  王兵  戴静  赵雷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72+174-172,174
目的 探讨独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三联手术的效果与风险.方法 对7例独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三联手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均实施小梁切除加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结果 术后眼压均控制良好,术后视力均有提高,〈0.1者2例,0.1~0.25者4例,0.3~0.5者1例.结论只要对独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制定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三联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眼压控制不良的62例65眼青光眼进行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及睫状体冷冻术等治疗.结果 65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随访3~12个月,其中54眼术后眼压控制在10~21mmHg(1 mm Hg=0.133 kPa),手术成功率83.08%,术后6眼需配合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在21 mm Hg以下,占9.23%,5眼术后眼压大于24mm Hg,占7.69%.结论 青光眼患者术前采取积极降眼压措施,眼压仍持续不降者,尽快采取不同手术方法 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45例(151眼),其中85例(91眼)行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60例(60眼)行经典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变化、眼压、滤过泡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视力<0.1、0.4~ 0.5、>0.5眼数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3眼数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1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眼压为(29.6±4.1) mmHg(1 mmHg=0.133kPa),术后12个月眼压为(13.1±4.9) mmHg,降低幅度为(16.6±5.0) mmHg;对照组术前眼压为(30.4±6.3)mmHg,术后12个月眼压为(18.9±3.0) mmHg,降低幅度为(10.4±4.0) mmHg,两组术后眼压及眼压降低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Ⅰ型和Ⅱ型)77眼(84.6%,77/91),对照组为51眼(85.0%,51/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8眼发生一过性低眼压,对照组5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联合手术治疗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较常规方法能更好地降低眼内压,未增加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31例39眼,对其手术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1)术后视力提高两行以上36眼;(2)术后眼压正常。3周后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达25~30mmHg,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恢复正常;(3)术后2—3个月查UBM37眼房角均开放。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单纯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合并近熟期白内障的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远期效果。结果表明,术前:视力0.1~0.4,眼压(12±4)mmHg,房角NⅢ~NⅣ(粘连1/4-开放)。术后:视力0.5~1.0,眼压(12±5)mmHg。术后半年检查房角NⅡ~W(开放)。符合上述条件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单纯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能达到加深前房、开放房角、解除瞳孔阻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鲁铭  罗艳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6):788-789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4月~2007年8月间本院收治40例(4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全身及局部使用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依然高于40mmHg,行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后,第2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前眼压40mmHg以上,术后早期(3个月内)眼压10~20mmHg者35眼,~30mmHg的5眼,用2%卡替洛尔眼水点眼控制眼压,其中两眼在使用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依旧不能控制在20mmHg以下,在术后两个月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随访3个月眼压控制在20mmHg以下。全部病例在随访期间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以下。视力术前:光感者11眼(57.7%),光感-手动者8眼(36.1%),手动-0.05者21眼(6.2%);术后视力:〈0.1者4眼(10%),0.3者9眼(22.5%),-0.5者11眼(27.5%),〉0.5者16眼(40%)。结论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能在及时控制眼压的同时挽救病人的视功能且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巩膜瓣下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通常也称三联手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效果。方法对67例6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治疗,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维持前房深度稳定。结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术后随访4~36个月,视力达0.02~0.2者10眼,占14.71%;0.3~0.4者31眼,占45.59%;≥0.5者27眼,占39.7%。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者59眼,占86.76%;9眼28mmHg左右,占13.24%。术后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视力增进,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并发症少。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恢复视力快、滤过泡失败率低、眼压控制稳定、角膜散光小、减少术后用药及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慧  黄健鸿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57-2659
[目的]研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78例(85只眼),其中A组32眼因急性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经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眼压控制不佳,房角检查粘连≥180°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B组19眼因急性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患者经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房角检查粘连﹤180°的眼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C组:34只眼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手术后分别对3组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控制良好84只眼,其余1只眼手术后3d眼压升高,UBM检查诊断为恶性青光眼再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眼压得到控制。[结论]对于发病后房角开放﹥180°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及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联合术大多能有效的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但是术后早期需住院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当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9d、30d、60d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前房角度数、前房深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眼发生恶性青光眼后,其对侧眼青光眼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例单眼发生恶性青光眼行对侧眼青光眼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对侧青光眼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观察对侧眼青光眼的治疗效果。结果12眼恶性青光眼对侧眼联合手术后眼压控制正常,前房加深,视功能无进一步损害,未发生恶性青光眼。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可作为恶性青光眼高危眼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眼发生恶性青光眼后,其对侧眼青光眼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例单眼发生恶性青光眼行对侧眼青光眼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对侧青光眼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观察对侧眼青光眼的治疗效果。结果12眼恶性青光眼对侧眼联合手术后眼压控制正常,前房加深,视功能无进一步损害,未发生恶性青光眼。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可作为恶性青光眼高危眼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在泰安市中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8例(70眼)。术后随访2~6个月,平均3.9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50只眼随访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房角增宽;术前平均眼压(40.34±15.43)mmHg,术后平均眼压(12.33±4.31)mmHg;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04±0.15)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97±0.28)mm。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的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70例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ECP组与小梁切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P组联合ECP治疗,小梁切除组复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眼压比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ECP组术后1 d、术后1周眼压水平比小梁切除组显著高(P0.05),而术后1个月、3个月与小梁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术前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异系数、六棱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P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92%,与小梁切除组的2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压水平,促其视力恢复,且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与复合小梁切除术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切口和双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8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视力均有明显提高(P0.01),眼压明显下降(P0.01),功能性滤过泡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轻微。结论:单切口或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均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视力、眼压、功能性滤过泡的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而言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前段空间较狭窄、晶状体较厚、位置较靠前。晶状体因素在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浅前房的白内障患者及时行白内障摘除可以从发病机制上有效地阻止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我们观察了术前周边前房≤1/3PCT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前、术后周边前房深度、房角变化以及眼压情况。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我院2006-2007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且周边前房≤1/3PCT的患者50例50眼。男25例25眼,女25例25眼,年龄50~85岁,平均68.3岁。视力:0.05~0.3不等,晶状体核硬度Ⅱ~Ⅲ级。既往无青光眼病史。2方法(1)周边前房深度采用裂隙灯法。观察下方周边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以周边角膜光切面的厚度(PCT)表示。(2)前房角前房角镜下将前房角按Scheie分为W及N1、N2、N3、N4(W:宽房角,N:窄房角)。(3)眼压眼压测量采用非接触眼压计。(4)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球后麻醉。左上方透明角巩缘辅助切口,右上方透明角膜3.2mm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超声乳化晶状体核,自动灌注/抽吸系统清除皮质,囊袋...  相似文献   

20.
梁静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4-115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2例(45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最佳校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3.5±3.2)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明显下降;前房角镜检查发现术后前房角均有增宽,房角关闭及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减小。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