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对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EH患者206例,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70次/min(56例),RHR2组70次≤RHR<80次/min(84例),RHR3组RHR≥80次(66例)三组。对人选患者做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肌酐清除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1)RHR2组和RHR3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内径(C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MAU)均高于RHR1组(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清除率小于RHR1组(P<0.01)。(2)RHR与IMT、CAD、LVMI、MAU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2、0.289、0.630、0.576,P<0.01),而与LVEF、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3、-0.510,P<0.01)。(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和肾功能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或P<0.01),其中SBP和RHR的作用更大。结论RHR可能是老年EH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RHR分为3组,RHR〈65次/min为1组(54例),65次/min≤RHR〈80次/耐n为2组(58例),RHR/〉80次/min为3组(50例)。XCA选患者测定RHR、血糖、血脂、体质指数、肌酐、尿酸,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随着RHR的增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有上升趋势;左室重量指数、颈总动脉内膜厚度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下降、颈动脉内径增大,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RHR增高与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密切关系,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注重心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心率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患者262例,根据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平均心率(HRV)将患者分为HR1(HRV〈70)、HR2(70≤HRV≤80、HR3 (HRV〉80)三组,每组根据收缩压水平、病程长短、年龄和糖尿病状况又分为若干亚组,以左心室质量指数(ILVMI)、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观察指标,分析比较高血压患者心率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1)HR1、HR2和HR3三组间的LVMI、IM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2)HR1、HR2和HR3三组MAU分别为37.47±65.27、56.85±79.63、93.70±102.45(mg/l)差异有显著性(P=0.002),亚组间分析仍表现为心率快的患者MAU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心率呈正相关,且在糖尿病的血压较高、病程较长的患者中更为明显;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未发现与心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40~60mmHg(1 mmHg=0.133kPa)组45例和脉压>60mmHg组51例.对入选患者做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血压、头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颈动脉超声,并查血肌酐、尿白蛋白.结果脉压>60mmHg组左心室重量指数、颈动脉内膜厚度、尿白蛋白定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颈动脉斑块指数均高于脉压40~60mmHg组(P<0.05~0.01),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脉压40~60mmHg组(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示颈动脉内膜厚度与收缩压、脉压、脉压变异相关.左心室重量指数与收缩压、收缩压变异、舒张压、脉压、脉压变异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得到逐步回归方程,提示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脉压呈正相关,左心室重量指数与脉压及脉压变异成正相关.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增大的脉压有关,脉压是颈动脉内膜增厚和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相关性.方法将9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脉压<60mm Hg和脉压≥60mmHg两组,均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颅CT、颈动脉超声,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肌酐和尿白蛋白检查.结果脉压≥60 mm Hg组与脉压<60 mm Hg组比较,其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CAPR)、BUN、Cr、尿白蛋白定量等指标均高于脉压<60 mm Hg组(P<0.05),靶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脉压<60 mm Hg组(P均<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增大的脉压有关,控制脉压可以减轻靶器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点,评价高血压患者的HRV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59例,其中单纯高血压组41例,高血压伴LVH的患者65例;伴肾功能损害者53例,选择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HRV时域分析.对入选者做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 h动态心电图、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 和甘油三酯(TG)、血肌酐.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HRV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伴左室肥厚HR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伴肾功损害HRV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尤其是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及肾功能损害患者的HRV减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因此可通过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来估计靶器官受损的程度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MS患者264例,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65次/min(46例),RHR2组:65次≤RHR<75次/min(77例),RHR3组:75≤RHR<85次/min(89例),RHR4组:RHR≥85次/min(52例)四组。对入选患者行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结果①RHR4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内径(C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MAU定量均高于RHR1-RHR3各组(P<0.05或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清除率(CCr)小于RHR1-RHR3各组(P<0.01)。②RHR与IMT、CAD、LVMI、MAU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0.23、0.61、0.58,P<0.01),而与LVEF、C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0.51,P<0.01)。③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对心肌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功能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或P<0.01),其中PP和RHR的作用更大。结论 RHR可能是老年MS患者TOD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RHR对于老年M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并探讨老年高血压(HPE)伴靶器官损害(OD)患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应用DS-240无创伤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126例HPE和84例非老年高血压(HPNE)患并进行比较。结果:HPE伴TOD46.8%,明显高于HPNE的26.2%(P〈0.05);HPE伴TOD患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66.1%,明显高于不伴TOD或HPNE伴TOD患(P〈0.05~0.01);HPE2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杂志》2006,14(7):591-591
该文目的是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06例,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3组:SBP〈160mmHg(1mmHg=0.133kPa),160mmHg≤SBP〈180mmHg,SBP≥180mmHg。在以上每一组中,又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65次/min;RHR2组,65次/min≤RHR〈69次/min;RHR3组,70次/min≤RHR〈74次/min;RHR4组,75次/min≤RHR〈79次/min;RHR5组,RHR≥80次/min。对入选患者做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肌酐清除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心率变异性(HRV)以及高血压患血压昼夜节律正常与异常患HRV的变化,了解高血压患心率变异性改变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用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100例血压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对照组相比,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I和SD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与正常人心率变异性 (HRV)的比较。方法 5 0例EH患者和 5 0例健康成人 (对照组 )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各 1次 ,分析心率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 EH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10 8 4± 33 2 )msvs (130 6± 35 6 )ms,P <0 0 1)〕、SDANN〔(96 2± 2 5 5 )msvs (118 3± 2 4 7)ms,P <0 0 1)〕和SDNNI〔(41 2± 16 3)msvs (5 4 1± 17 6 )ms,P <0 0 1)〕明显下降 ;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RMSSD〔(2 8 4±10 3)msvs (32 8± 11 2 )ms,P <0 0 5 )〕和PNN5 0〔(6 1±1 5 )msvs (7 2± 1 8)ms ,P <0 0 5 )〕也有下降 ;频域指标VLF〔(186 2 7± 82 1 6 )Hzvs (15 34 8± 738 5 )Hz,P <0 0 5 )〕和LF〔(472 3± 2 6 5 8)Hzvs (396 2± 113 6 )Hz ,P <0 0 5 )〕升高 ,HF〔(112 5± 86 4 )Hzvs (2 0 3 6± 94 7)Hz,P <0 0 1)〕明显下降。结论 分析EH患者HRV有助于预测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资料齐全的门诊及住院老年EH合并T2DM患者133例(EH+T2DM组)、单纯老年EH患者140例(EH组)、单纯老年T2DM患者130例(T2DM组)、老年健康体检者141例(老年对照组)和年轻健康体检者139例(年轻对照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利用美国的Space Lab分析系统自动回放扫描并计算出反映HRT的各项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和动态心率震荡(TD),比较各组之间HRT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分析TO、TS、TT、TD与年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对照组TO和TT均明显高于年轻对照组(均P<0.01),但TS、TD和SDNN均明显低于年轻对照组(均P<0.05);EH+T2DM组TO均明显高于但TS、TD和SDNN均明显低于EH组和T2DM组(均P<0.05),EH+T2DM组TO均显著高于但TS、TD和SDNN均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均P<0.01),EH组和T2DM组TO均明显高于但TS、TD和SDNN均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均P<0.05),EH组与T2DM组间TO、TS、TD和SDNN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老年各组间TT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TO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与TS、TD和SDNN均呈负相关(均P<0.05);TS与TD和SDNN均呈正相关(均P<0.01);TD与平均心率和TO均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TS和SDNN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老年EH合并T2DM患者较老年EH患者、老年T2DM患者和老年健康体检者及老年EH和老年T2DM患者较老年健康体检者HRT均明显减弱,其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且以老年EH合并T2D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心率变异指数(HRV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测定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RVI,并与29例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事件组比非事件组的HRVI减低明显(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事件组与非事件组的HRV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最大心率与最小心率的差值缩小。提示HRVI减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判断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HRV)的变化。方法: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窦性HRT的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值(TS)以及HRV的SDNN、pNN50和LF/HF,比较ISH组(85例)、普通高血压组(80例),正常对照组(58例)3组之间的差别,分析HRT和HRV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SH组、普通高血压组的HRT和HRV与正常对照组的HRT和HR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H组的TS和LF/HF较普通高血压组明显降低(P<0.05);HRV的各项指标和HRT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pNN50与HRT相关系数最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HRT减弱及HRV的异常,其中ISH患者较普通高血压患者更加明显,且HRT与HRV的密切相关,表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对于高血压的发生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人昼夜分段时间的心率变异规律。方法: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系统分别测定100例高血压病人及100例正常人24小时心率变异性(SDNN)及每6小时的心率变异指数,并与之对照。结果:正常人HRV下午3时至9时最小,夜间3时至上午9时最大;高血压病人昼夜变化规律与此相同,但无论24小时的还是各分段时间的HRV均小于正常人(P<0.01)。结论:高血压病人昼夜及各段时间的迷走神经功能受损而交感神经张力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不同时期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记录原发性高血压病人46例,对照组23例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组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除PNN50外,SDNN、SDANN、SDANNindex,rMSSD显减低(P<0.01);(2)随高血压病程进展(1、2、3级)SDNN、SDANN、SDANNindex逐渐降低,各项之间均存在极显的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的HRV显减低,且随病程进展,变化愈显,提示HRV分析对高血压患有分层及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左心室肥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84例 EH患者和 31例正常人行 2 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并采空腹血查血 K 、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葡萄糖浓度。结果 :EH无左室肥厚组仅相邻正常 R- R间期差值 >5 0 ms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 EH左室肥厚组的各项 HRV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EH左室肥厚组的 2 4h正常 R- R间期的标准差(SDNN)、5 min平均正常 R- R间期的标准差 (SDANN index)和 5 m in正常 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SDNNindex)又显著低于 EH无左室肥厚组 (P <0 .0 1,<0 .0 1,<0 .0 5 )。 EH患者的 SDNN、SDANN index和 SDNNindex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EH左室肥厚患者的 HRV降低 ,HRV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达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5):440-441,461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7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成两组,单纯高血压病组(n=49)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n=28),采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及HRV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代谢及HRV指标特点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夜间心率、HRV时域参数及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检出率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HRV明显减低,且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变时性功能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EH患者60例,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心率、血压变化、运动时间(time)、代谢当量(mets);计算2级运动的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CRI2)。HRV采用24h时域法分析,指标采用SDNN、SDANN、PNN50、rMSSD,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EH组峰值心率及心率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148.75±11.81)bpm比(154.27±12.05)bpm],[(67.44±13.37)bpm比(74.12±14.43)bpm],P〈0.05;EH组CIR2低于对照组(0.94±0.22比1.03±0.15),P〈0.05;变时性功能不良(CI)的人数EH组29例(48.33%)明显多于对照组7例(17.5%),P〈0.01;表明EH组存在CI的改变。EH组HRV指标均下降,P〈0.05、P〈0.01。结论变时性功能及HRV从不同的方面说明EH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的损害,临床应重视变时性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