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伤寒论》柴胡系列方证中,大、小柴胡汤我们耳熟能详,用起来亦得心应手,相反,提到柴胡桂枝干姜汤则常感陌生,临床使用亦少,甚至有些医者从未用过。究其原因,不是该方证临床少见,而是在病机认识上,历代医家见智见仁,众说纷纭,让人难以准确把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伤寒论》教材将其病机诠释为"少阳病兼水饮内结"。而以此按图索骥的话,该方证在临床中确实不多见,且方中把牡蛎与栝蒌根的配伍解释为"逐饮散结",也不免让人有牵强附会之  相似文献   

2.
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药分析,认为本方证的主要病机是邪陷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并认为本方证并未兼有太阳表征及水饮内停,而太阴虚寒、阴津不足才是其兼证,因而本方具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主要用治邪入少阳、太阴虚寒、阴津不足之证。  相似文献   

3.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柴胡类方剂之一,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了其理论内涵,并逐步将本方运用到多种疾病的治疗之中,但对其病机的注解却各执一词。故通过搜集古今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不同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的见解,认为邪在少阳为诸多医家的共识,有表邪未解、津液损伤、水饮内停、气化不利、太阴虚寒等兼证的分歧。通过对导师李振华教授临床运用本方的经验进行总结,认为邪在少阳兼津液损伤、太阴虚寒是对其病机最合理的解释,临床只要见到少阳太阴合病,皆可加减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各家的见解进行了评述后,认为柴胡桂林干姜汤证的病机应重视正气虚弱的一面,汗下后致津液受损,伤其脾阳,邪在太阳少阳两经,不存在水饮、痰等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各家的见解进行了评述后,认为柴胡桂林干姜汤证的病机应重视正气虚弱的一面,汗下后致津液受损,伤其脾阳,邪在太阳少阳两经,不存在水饮、痰等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6.
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有不同的认识,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条文中“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此为未解也”三处看法不一。本文通过搜集古今文献,结合《伤寒论》条文对其逐一分析,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为少阳邪热内蕴,脾阳受损,痰饮结聚兼郁火伤津,寒邪内陷肝经,郁逆而上冲。其功效为清少阳、护太阴、降冲气。  相似文献   

7.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经典名方,古今医家对其邪在少阳、枢机不利病机的观点一致,但病机是存在津液损伤还是水饮内停,意见并不统一。丁象宸教授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精研仲景之学,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无水饮内停之机,而存津液损伤之情。从条文叙述、柴胡桂枝干姜汤药物组成及用量、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仲景用药规律加以分析,并以假设法阐释。  相似文献   

8.
中医临床,向以辨证论治为法,法随证立,方随证变。笔者在临床学习中认识到,许多经典古方,药虽数味,而各蕴深意。同一首方剂,可用于不同的病证,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例,试述一二。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简称柴胡桂姜汤)出于仲景《伤寒论》,由柴胡、桂枝、干姜、栝楼根(瓜蒌根)、黄芩、牡蛎、甘草七味药组成。为治疗“伤寒五六日,反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而设。 该方证属少阳病未解,又兼水饮微结,因此方中以柴胡、黄岑合用,和解少阳邪势;桂枝、干姜温化水饮;瓜蒌根、…  相似文献   

9.
廖蔚茜 《河北中医》2012,34(9):1346-1347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147条,该条指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由柴胡、桂枝、干姜、瓜蒌、黄芩、牡蛎、炙甘草7味药组成,专为治疗少阳病兼痰结而设。方中柴  相似文献   

10.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中少阳证的柴胡类方,源于小柴胡汤。该方证在六经辨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祖国医学的经典名方,柴胡桂枝干姜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中少阳证的柴胡类方,源于小柴胡汤,在六经辨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参阅近几年来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相关文献,其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胃肠型感冒、咳嗽变异性哮喘、溃疡性结肠炎、肠激惹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等等,均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基于其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药理及药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规律,用以指导本方的临床应用。方法:搜集医案建立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和黄金分割法分析本方证的发病、诊断、症状和药物等项目。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研究本方证的发病规律、症状规律和用药规律。结论:对于研究方证的临床应用规律,数据分析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工具,数据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可解决本方的部分理论争议,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曾天玉  郭玉红 《北京中医药》2021,40(11):1207-1208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所主病机复杂,临床应用广泛,包括少阳病兼汗下津伤、少阳病兼表邪未解、少阳病兼水饮内结、厥阴病寒热错杂等,为刘清泉教授临证常用方剂.刘教授认为,其所主以肝热脾寒为主要病机,肝热指自我感觉异常,主要症状有急躁、失眠、易怒等,但没有相应的阳性体征;脾寒主要症状体征有畏寒、腹泻、舌质淡暗、...  相似文献   

14.
<正>《伤寒论》第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表证内陷少阳,而兼饮停。盖少阳分司手足二经,胆与三焦皆属之,故水饮与邪热夹杂于三焦之故。笔者有幸入室江浙名家林丹峰,先生日诊近百之众,活  相似文献   

15.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临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为《伤寒论》中较有争议的一条方证。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参考临床典型治疗医案,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病机及功效。认为本方证的病机为:少阳病,阳气郁滞,枢机不利;太阴病,阳气内虚,运化失司;兼痰饮内停。功效为:和解少阳,行气生津;温阳化饮,温脾散寒;祛邪扶正,斡旋阴阳。进一步指出此方对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肿值得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原书主治“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该方为小柴胡汤的变方,即由小柴胡汤减去半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桂枝、栝萎根、牡蛎而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长恩 《北京中医》2004,23(4):244-246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在仲景书中凡两见:一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的第147条[1],二是<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的"附<外台秘要>方"[2].前者为外感伤寒病而设,后者为内伤杂病而立,而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仲景之经方,原用治少阳病兼气化失常等证,现代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疾病、急慢性中耳炎、结膜炎、湿疹、头部疖肿、美尼尔氏综合征、阳痿、糖尿病、放疗后味觉缺乏症等。  相似文献   

19.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147条,该条指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  相似文献   

20.
柴胡桂枝干姜汤首次出自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要用于少阳病兼脾虚津伤的证治。现在从大量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发现,柴胡桂枝干姜汤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风湿性、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近5年来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