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报道Lown于1962年开创的直流电复律可使90%的慢性房颤和97%的慢性房扑病人复律。尽管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后1年内仅20~60%的病人维持窦性心律。作者前瞻性研究在大组病人中直流电复律的即刻和长期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1986年2月至1989年6月间,302例慢性房颤和房扑病人转来复律,56例因故剔除。其余191例房颤和55例房扑病人择期进行直流电复律,此前,心律失常已有0.0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房顿抑与脑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63例房扑患者复律后2小时、1天、1周和1月的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和心房充盈分数(AFF),以A峰小于50cm/s作为心房顿抑的标准,测定上述时间点血浆BNP,并与2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房扑患者复律后2h心房顿抑的发生率为39.68%,复律后A峰和AFF至1周恢复正常;复律后1天和1周时BNP与A峰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复律后1天和1周时仍然存在心房顿抑的患者BNP显著高于无心房顿抑的患者(P<0.01),心房顿抑消失后,BNP迅速下降。结论房扑复律后BNP与心房顿抑关系密切,较高的血浆BNP水平可能提示心房顿抑的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毛花甙C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方法阵发性房颤及房扑发作1~72h,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毛花甙C组(28例),毛花甙C组静脉注射毛花甙C0.4~0.8mg;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或225mg后改为静脉滴注150~450mg,观察其复律情况,心室率的变化,QT间期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毛花甙C组,阵发性房颤24例,复律成功11例,阵发性房扑4例,复律成功2例。胺碘酮组,阵发性房颤25例,复律成功19例,阵发性房扑5例,复律成功3例。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均有明显控制,QT间期及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毛花甙C组复律平均时间3.5h,胺碘酮组平均复律时间6.5h。结论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复律胺碘酮疗效高于毛花甙C,二者心室率的控制及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别,复律时间毛花甙C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房颤房扑患者电复律后心电图与临床特点、复律结果、CK及CK-MB相关性的探讨,了解复律后ST段抬高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1988年4月至1989年6月间121例房颤和25例房扑经电复律治疗,每次电击后立即记录连续的12导心电图。开始复律的电量房颤为50焦耳,房扑为30焦耳,然后成倍增加,直至恢复窦性或360焦耳电击2次。电击时间相隔为1~1.5分钟。电击前停用洋地黄类药5天。除胺碘酮外,未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心脏术后3个月内不行电复律。ST段至少两个相关导联抬高≥0.5mv才有意义。26例监测复律前、复律后即刻、复律后头6小时内的每小时及复律后24小时CK和CK-MB。所有患者定期随  相似文献   

5.
早复极是临床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当具有早复极心电图表现的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时称为早复极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患者10%可以检测到基因学改变,发生猝死的危险性与ST段抬高部位波及下壁和侧壁、抬高幅度≥0.2 mV,具有心律失常或猝死家族史等相关.诊断需除外器质性心脏病和Brugada综合征等,临床应注意心电图早复极与早复极综合征的区别和危险分层.对有心脏骤停史者应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早复极综合征合并的电风暴,奎尼丁对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后患者可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6.
伊布利特问世已经多年了,而在我国一直没有进口,直到2006年国产伊布利特正式上市,使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药物转复治疗又多了一种新选择。尤其是心房扑动,以前药物转复主要依靠胺碘酮、普罗帕酮、普鲁卡因胺等.转复的成功率相对偏低(仅30%左右),因此在所有的教科书上均把房扑的转复治疗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或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程序心脏电刺激转复。伊布利特1995年12月经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临床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揭开了房扑药物复律的新篇章,多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其转复房扑的成功率可高达60%~70%。我们曾应用伊布利特对120余名房扑、房颤患者进行转复治疗,愿意把临床应用的经验与体会跟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如心房扑动(房扑)和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较高.有时需及时用药物终止。当药物治疗无效时.体外直流电复律被认为是转复房扑和房颤的有效方法。然而高能量电流有时可造成皮肤烧伤甚至心肌损伤.而且电击前需使用镇静药,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已报道了将食管电极置入犬的体内对心脏进行低电压电除颤.但是由于缺乏稳定的电极系统.故这项技术的应用受到限  相似文献   

8.
慢性房扑病人心脏电复律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研究提示:多数慢性房扑病人运用直流电复律能恢复窦性心律,而控制心律失常复发相对困难。本研究旨在使用一组心脏电复律方法前瞻性观察其远期效果及决定其成功的因素。 方法 慢性房扑标准:至少2次心电图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心肌病可导致心律失常,特别是心脏猝死风险增加。药物干预和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有效减少心脏猝死的风险。临床上需要采用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模型来评估、指导ICD的使用,目前我国及欧美相关指南推荐采用HCM Risk-SCD模型,但该模型不适用于16岁以下人群。该文对有关肥厚型心肌病不良事件的主要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病因众多,多见于风湿性瓣膜病及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而心包疾病由于炎症或心包压塞病变可以波及到窦房结及其周围神经,或直接影响心房肌电活动而引起房性心律失常。此类房扑、房颤的处理,不同于其他原因所致者,电复律和药物复律甚至用常用药物控制心室率都难以达到目的,而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可迅速使房扑、房颤转复为窦性,本文报道 3 例并复习文献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 例1 患者女性,29岁。因“全身浮肿 3 月,加重伴胸闷、心慌 2 月”入院,体检: BP110/80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HR150bpm,律不…  相似文献   

11.
食管心房调搏术在心房扑动复律中的应用王翔,葛宏余,俞锋(浙江省绍兴第四医院绍兴312007浙江省宁海县人民医院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房扑动(房扑)常能自动地或在药物影响下转为房颤或转复窦性心律,慢性持久者少见(董承琅等.实用心脏病学,第3版,429...  相似文献   

12.
文献报道,异搏定对房扑,房颤可迅速减慢室率(尤其对地戈辛不能控制室率的新近发作的房颤),但罕见有转为窦性者。本例试用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未复律,改用异搏定转为窦性心律,兹报告如下: 男患,59岁,近年来常出现劳累性胸闷,休息即缓解。近一个月来常感胸闷心悸,拟诊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发作时心房电极的置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置入心房电极的方法和可靠性。方法:对24例具有心脏起搏器安置指征的慢快综合征患者房颤发作时置入心房电极的方法、术中术后心房电极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成功置入心房电极。4例阵发性心房扑动(房扑)患者经超速刺激转复2例;普罗帕酮转复8例阵发性房颤、房扑患者4例成功,胺碘酮转复1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6例成功,总转复率45%。12例术后复律后程控测得P波振幅、心房电极阻抗、起搏阈值与12例术中复律患者测得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房颤患者术中测得心房波为(0.8±0.6)mV,明显小于术后复律后程控测得的P波(1.4±0.5)mV(P<0.05),但两者阻抗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房颤发作时置入心房电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在5年中遇到9例胎儿及乳儿房扑,其中3例(33%)为附加束传导,这多具有病因学意义。方法:自1985年1月至1990年1月,作者发现胎儿及乳儿房扑9例。胎儿房扑的诊断是靠心电图发现规则的房速(400~500次/分)伴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为2∶1)。新生儿房扑的诊断是体表心电图发现有房扑波,频率为300~500次/分,伴房室传导阻滞,预激证据是靠查看全部心电图,尤其是窦律时的心电图,但未作激发试验来发现隐性预激即诱发心动过速。结果:证实房扑9例,4例胎儿有2例出生前在宫内转复为窦律,这4例胎儿出生后心电图都无预激波。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房扑的7例中6例有持续心律失常经直流电复律后,房扑未复发,但3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点是心悸、脉律绝对不整;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绝对不等.根据临床发作特点房颤分:(1)初发房颤:特指首次明确诊断的房颤,包括房颤发作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难以确定房颤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和既往发作史者;(2)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常<48 h,多为自限性,但反复发作;(3)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常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4)长期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1年,药物复律的成功率低,用射频消融等方法仍可转复;(5)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无复律适应证的房颤.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性,74岁,因"心悸胸闷1个月"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典型房扑,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型糖尿病。住院1周,多次心电图均示房扑,呈不规则传导。给华法令抗凝,但未作复律处理。患者出院后因仍有较明显心悸胸闷,经与患者及家属协商,决定门诊口服胺碘酮试复律,复律前心电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7.
地离辛中毒的患者电击复律常可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多样化的心律失常,这些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常难以终止。正因为洋地黄化患者电击复律可诱发心律失常,故在临床实践中不管血清地高辛浓度如何,均在电击复律前24—48小时停止洋地黄治疗,这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衰左室功能减退的患者,可能因此而耽误电击复律。临床和实验资料均提示电击复律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心房顿抑     
1965年Logan WF.等首次报道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左房机械功能异常,其后将房颤和房扑恢复窦性心律时出现一过性的左心房和左心耳机械功能的异常称为心房顿抑。尽管已经恢复窦性心律,但由于发生心房顿抑,左心房和左心耳内血流速度仍然缓慢,这与复律后血栓栓塞事件的增加有关。心房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毛花甙C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病发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毛花甙C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和毛花甙C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复律成功26例(72.2%),毛花甙C治疗组16例(44.4%)。两组比较胺碘酮的治疗有效率较毛花甙C明显偏高(P<0.05)。两组患者给药后心室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但两组治疗后差异不显著(P>0.05)。毛花甙C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较胺碘酮组(8.3%)明显偏高(P<0.05)。结论胺碘酮对治疗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成功率高,转复律疗效高于毛花甙C,且治疗安全,副作用少。可作为阵发性房颤和房扑患者复律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0.
普罗帕酮、电复律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它发作时心率较快,特别是它合并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时往往需要急诊复律[1].现将应用普罗帕酮、电复律的方法急诊复律48例室上速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