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目的研究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的发育特点及围生期电生理特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观察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等区域OPC细胞数量。应用脑片膜片钳记录出生后7d大鼠皮层白质和海马OPC电生理学特性。结果出生后0、7、14、21、35、50d、18个月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域均有OPC细胞表达。在发育生后7d,细胞数量密度最高,成年大鼠也有较高数量OPC的分布。P7d大鼠海马OPC有小的内向Na^+电流,而白质区域OPC仅表现外向K^+电流和细胞膜被动反应。结论P7d大鼠皮层及海马区域OPC细胞数量及NG2蛋白表达量最大,海马和白质区域的OPC表现电生理学特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汪丙昂  赵振伟  孟新文 《医学争鸣》2006,27(13):1176-1177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脑内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 方法:用自行制备的COX-2多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COX-2蛋白在正常成年大鼠脑内的表达. 结果:在正常成年大鼠脑内COX-2蛋白主要表达于皮层、海马、齿状回、视上核、杏仁核、小脑和脑干等部位,阳性细胞主要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染色很少. 结论:COX-2蛋白在脑内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3.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不同脑区神经元变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后不同脑区神经元变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Fluoro-Jade B(FJB)染色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变性神经元荧光染色强度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新生大鼠各脑区内均未见FJB阳性细胞,GFAP呈弱表达。HI后1d即可见FJB阳性细胞,3d阳性细胞增多,5d达高峰,以纹状体受累最重,皮质次之,海马各区易损顺序为CA1、CA4、CA2、CA3、齿状回。GFAP表达的强度与FJB阳性细胞数密切相关。结论:新生大鼠HI后脑易损部位为纹状体、皮质、海马,FJB染色是一种标记变性神经元的有效方法,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是应答神经元损伤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大鼠生后脑星形胶质细胞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脑星形胶质细胞发育特征,推测其在大鼠脑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促大鼠脑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于生后3个月达成体状态;②室管膜区及室管膜下区辐射状GFAP阳性细胞不明显,整个大脑GFAP阳性细胞形态相对单一。③海马和齿状回的GFAP阳性细胞呈规则的分层排列。结论: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发育较晚,提示其对神经元迁移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 HAP1)在胚胎不同时期SD大鼠脑内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胚胎期SD大鼠不同脑区HAP1的表达情况.结果 E6.5组胚胎中未发现HAP1的表达;在E8.5组,神经上皮可见一定的HAP1的表达及stigmoid 小体;在E11.5组胚胎的脑组织中HAP1的表达略有增加,阳性细胞多呈中小型圆形,少见阳性纤维;在E14.5组,HAP1的强阳性信号出现在大脑皮质、后脑、末脑,丘脑、下丘脑、海马及纹状体的表达稍弱,细胞小而圆,排列密集;在E17.5组,HAP1的强表达主要集中在丘脑、下丘脑、脑桥、延髓、杏仁海马区和齿状回,并可见密集深染的阳性纤维;P0组和E17.5组比,HAP1的表达呈下降趋势.stigmoid 小体数目的 变化趋势与HAP1基本一致.结论 HAP1在胚胎早期即有表达,并逐渐增多,中期明显增加并持续到出生,提示HAP1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和成熟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2,IRS-1、2)在正常成年大鼠大脑中的分布,为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脑中InsR、IRS-1、IRS-2的分布.结果InsR、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分布,在与学习记忆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脑区如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的部分核团均有表达.结论InsR及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表达,但表达部位不完全一致,提示它们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黄精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和CA1区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术后3.5个月,痴呆+黄精口服液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21.5±6.6)s]较血管性痴呆组[(31.8±7.2)s]和痴呆+盐水组[(31.0±9.2)S]减少(P<0.01).(2)血管性痴呆组和痴呆+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结构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增多、校正灰度值比空白对照组增加(P<0.01);痴呆+黄精口服液组大鼠海马结构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及其胞浆校正灰度值[CA1辐射层、腔隙层和齿状回分子层分别为(27.3±7.6),(28.1±5.8),(35.4±9.6)]较痴呆+生理盐水组大鼠[(53.6±8.1),(57.9±6.4)和(59.7±6.5)]减少(P<0.01).(3)血管性痴呆组和痴呆+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微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细胞内线粒体变形、肿胀、嵴断裂,胞质内大量溶酶体形成;并见空泡化的胶质细胞足突和退变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痴呆+中药组大鼠海马CA.区中,毛细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有轻度水肿,局部区域胶质细胞增生.结论 黄精口服液可抑制海马CA.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减少其终足水肿,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震  郭灵 《广西医学》2020,(13):1678-1682+1690
目的观察外周伤害性刺激对大鼠脊髓及脑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分为实验组(n=18)、假手术组(n=6)、正常对照组(n=6),其中实验组又分1 h组(n=6)、3 h组(n=6)及6 h组(n=6)。实验组大鼠建立右侧前肢及后肢多发性、闭合性骨折模型,用组织钳轻夹取假手术组大鼠左侧前肢及右侧后肢,正常对照组大鼠则不予任何刺激处理。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并获取实验组大鼠脑和脊髓标本,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处死时间同1 h组。采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颈膨大、腰骶膨大后角及各相关脑区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脊髓颈膨大后角及腰骶膨大后角伤侧GFAP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健侧(均P<0.05)。1 h组大鼠端脑3个区域(扣带回皮质、第一躯体感觉区、斜角带)、海马各亚区(CA1、CA2、CA3)、齿状回、脊髓颈膨大后角及腰骶膨大后角伤侧的GFAP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其他组(均P<0.05),3 h组大鼠以上部位的GFAP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6 h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6 h组、假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2,IRS-1、2)在正常成年大鼠大脑中的分布,为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脑中InsR、IRS-1、IRS-2的分布。结果:InsR、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分布,在与学习记忆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脑区如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的部分核团均有表达。结论:InsR及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表达,但表达部位不完全一致,提示它们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Foxp1在两种模型小鼠脑内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利用脂多糖(LPS)、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构建LPS模型和MCAO模型小鼠,诱导两种模型小鼠脑内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使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分别标记模型小鼠脑内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并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鉴定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Foxp1与GFAP或Iba1在两种模型小鼠大脑皮层(CTX)、纹状体(STR)、海马(HIP)3个脑区中的共标情况。结果 两种模型小鼠构建成功,并且成功诱导小鼠脑内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Foxp1和GFAP双阳性细胞数在LPS模型小鼠的CTX、STR、HIP3个脑区均明显增加(P<0.05),而在MCAO模型小鼠的CTX和STR区域中均明显减少(P<0.05),在HIP区域中无明显变化;在LPS模型及MCAO模型小鼠的STR区域中均未检测到Foxp1和Iba1双阳性细胞。结论 Foxp1在LPS模型小鼠脑内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在幼犬脑组织不同部位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出生后家犬神经发生和神经元迁移机制。方法:4只出生后幼犬给以正常饮食饲养2周,4%多聚甲醛溶液灌注取脑,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管蛋白在幼犬脑皮层、室管膜下区、白质和海马的分布表达情况,观察不同部位新生神经元的形态和突起的伸展走行分布。结果:微管蛋白在脑皮层、室管膜下区、白质和海马均有分布,室管膜下区和海马齿状回表达最高,神经元突起表达明显,伸展方向较为一致,朝向大脑皮层。脑皮层第Ⅱ层以下层面均有表达。结论:家犬出生后早期脑组织仍有新生神经元产生,神经元生发区位于室管膜下区和海马齿状回,室管膜下区和齿状回新生神经元在迁移的过程中分化成熟,最终迁移至脑皮层,完成神经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2.
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利用无血清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巢蛋白(Nestin)并鉴定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的细胞群可不断增殖形成神经球,并能自我更新,表达Nestin。自神经球分化出的细胞分别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结论:自海马齿状回分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复合刺激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 成年健康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W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束后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CA1、CA2、CA3区和齿状回进行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特点。结果 正常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各区细胞形态规则、分布均匀,核仁及边界清晰,胞浆尼氏体丰富,无明显神经元变性坏死;模型组大脑皮层细胞形态较规则、分布均匀,无明显病理改变;海马CA1、CA3区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量减少,有较多空泡样细胞病变,CA3区更为明显;CA2区细胞排列较规则,分布较均匀;齿状回可见部分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尼氏体数量减少。结论 PTSD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为探讨PTSD患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脑创伤后Bax蛋白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②方法 采用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将Wistar大鼠204只,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及假手术组,每组又分别划分成伤后3、6、12、24、48、72、168及336小时等8个时相组,每时相组各12只.另12只作为正常时照组。采用免疲组织化学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动态观察大鼠颅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区神经细胞凋亡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区出现神经细胞凋亡,皮质、海马及丘脑出现Bax蛋白表达增加.而齿状回在各时相点均无Bax蛋白表达。④结论 大鼠颅脑创伤后皮质、海马、丘脑及齿状回出现神经细胞凋亡;Bax蛋白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脑创伤后皮质、海马及丘脑神经细胞凋亡,而不参与齿状回区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在体海马齿状回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制作右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右侧脑室注射GDNF,通过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记录正常组、脑缺血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GDNF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 min后再灌注14 d海马齿状回的脑电活动,分析脑电频谱。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GDNF组各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较脑缺血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增多。大鼠脑电图显示,GDNF组较脑缺血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脑电活动恢复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GDNF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脑损伤,促进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改善脑缺血后的行为和脑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观测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白松片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松片组、氟西汀组,采用连续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BDNF、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上升,分别为107. 73±3. 43、119. 40±6. 36、109. 20±4. 65;与模型组相比,白松片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下降,分别为105. 80±3. 32、109. 87±4. 82、105. 00±2. 56。结论白松片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的表达,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细胞新生的变化。方技: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液压打击脑创伤组,使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新生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损伤后大鼠齿状回神经细胞新生水平的变化和规律。结果:成年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在第3、7、14天,创伤组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以受伤侧齿状回变化最显著。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可促进齿状回神经细胞新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并观察不同剂量褪黑激素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 ,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培养 ,并采用 10、10 0 μmol/L褪黑激素诱导分化。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进行神经干细胞巢蛋白 (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enolase ,NSE)、胶质纤维酸蛋白 (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检测以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鉴定表明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 ,并可在体外增殖 ,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褪黑激素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但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的褪黑激素对神经元的分化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成功分离培养了神经干细胞 ,是研究细胞诱导分化的良好模型。褪黑激素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在成年C57BL/6小鼠海马内的分布及其与突触后致密区(PSD)蛋白成员的共定位,为揭示HDAC2与PSD蛋白复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在海马相关的学习记忆过程中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DAC2在C57BL/6小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分布。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HDAC2与PSD蛋白成员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1(NR1)、PSD-95之间是否存在共定位。结果 HDAC2在小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均具有明显表达,而在各区的始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以及齿状回多形细胞层表达均较少。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图片的重叠表明,HDAC2与NR1、PSD-95在小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内均可见显著共表达现象,其他区域偶见散在分布的双染神经元。结论 HDAC2在小鼠海马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表达丰富,并与PSD蛋白成员间存在共定位现象。本实验结果为探讨HDAC2对谷氨酸能突触后神经元依赖的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