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1]。中风后抑郁常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影响中风患者的全面康复。而中风后长期的抑郁状态亦会对躯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脑中风再发,故对中风后抑郁应积极干预和治疗。随着中风发病率的增高,中风后抑郁症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医学者从病因病机、针灸、中药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1病因病机分析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对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医经溯回集.五郁论》云:“凡病之起也多由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明确指出气机郁滞不通…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抑郁是常见的脑中风后并发症,可以严重影响中风患者主动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延缓恢复过程,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从病因病机、中医药及针灸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中风后抑郁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今后研究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中医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指导中医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工作.方法 中风后遗症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分配,观察组61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个月后,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效率是91.8%,对照组的总效率是85%.基本治愈患者观察组是44.3%,对照组是3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数中风患者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中医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解目前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现状,文章对近年来运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及中医综合方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22例中风患者为临床分析对象,对中医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做出评价。结果22位患者经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大部分患者经过坚持治疗后得到了康复。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但一定要长期坚持,并且要加强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中医治疗组,并与同期西药治疗40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病例资料作为西药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0%,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西药治疗中风早期临床效果优于中医治疗,但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可以标本兼治,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文献,从病位、病机及治则角度探讨缺血性中风与督脉的关系,从而阐明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基础;并总结其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失语、排尿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等后遗症状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针刺督脉为主或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方面描述,中风中医病机与风、火、痰、瘀、虚、气有关,目前用于治疗的汤剂多为经方,针刺以电针、头针为主.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无法治愈和高截肢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手段,在减轻病证和避免复发方面具有突出的疗效。糖尿病足的中医病因为消渴与脱疽,病机为气阴两虚及热毒寒凝,根据其病因病机可将临床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气阴亏虚型、瘀血阻络型、寒湿阻滞型和热毒炽盛型4种类型。目前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主要包括中医药内治、中医药外治和综合疗法,其中外治法包括熏洗疗法、足浴疗法、针灸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该文综述了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以及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今后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中医药是治疗胃癌术后及化疗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该文从胃癌发生的病因病机及术后的病机两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对胃癌的认识及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1.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针灸在对中风后抑郁症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针灸治疗手段丰富多样,提高了临床疗效。该文就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主要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大体可概括为:体针针刺、头针针刺、项针针刺、灸法、耳穴贴压等,均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因其"绿色"、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益气活血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益气活血方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通心络胶囊及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证候类型,气虚血瘀生风作为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经治疗缓解后而遗留下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传统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病机,过伟峰教授临证30余年,独辟蹊径,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肾虚是中风发病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是中风后遗症的基本病机,提出补肾化痰通络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基本大法,自拟"中风方",标本兼治,临证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讲的“中风”病是当前最为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生活的一大疾病,近些年来,由于受社会因素、精神因素、气候环境及饮食谱的改变,目前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各类疾病发病率的排列顺序中占据首位,中风发生后经过积极的救治,病性稳定后有50jl以上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能力,治疗中风及中风留有的后遗症,在临床上是棘手的问题,应用的药物很多,但是疗效不明显.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的优势,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理论进行了研究,在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恶化,临床上辨证的加减用药,对33例中风患者疗效观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临床观察,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提出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之一,西药常因长疗程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难以取效。从疾病的中医病机,少阳生理病理特性论述,并从临床实践疗效进一步论述,"宣畅少阳"为主论治,以图开泄肝胆郁结,疏解少阳郁滞,恢复少阳转枢之功,使三焦畅达,中风恢复期后痰浊血瘀病理产物随之日化,情志畅达,枢机健运,使郁证得以解除。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方法,凸显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同时尚待从大标本、药物作用机理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后患者常见的精神障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悲忧欲哭、语言动作减少等症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4.2%~76.1%,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近年来,笔者采用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3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on,PSD)的研究近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方法:共综合了26篇相关文献的内容,先分析中风后抑郁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认为负性生活事件、病灶3个以上、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为最有意义的相关因素,又探究了中风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再对各种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众医家多采用辨证取穴、特定针刺法、特殊取穴法、电针治疗和综合疗法等,多选取头部的百会、神庭、头维、本神、风池,配合内关、太冲、神门穴。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点。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善。强调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性、优越性,并对优选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针灸疗法作了探讨。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治疗及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后患者常见的精神障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悲忧欲哭、语言动作减少等症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4.2%~76.1%,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近年来,笔者采用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3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风是脑病科最常见的疾病,后遗症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机虽然复杂,但气虚血瘀是其中心环节。治疗总体思路是运用现代医学方法迅速缓解症状以治标,同时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治本,目前中草药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冯方俊教授根据多年来的行医经验,临床上应用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以达到治愈效果,广受认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方法:中西药、针灸治疗(电针、穴位注射)结合科学的运动功能训练中风后遗症34例。结果:34例患者中,基本痊愈30例,占88.24%,显著进步3例,占8.82%,进步1例,占2.94%,无变化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治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单纯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