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肝论治失眠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中医称之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失眠病位在心,又与肝、胆、脾、胃、肾相关。我们从肝论治,依据病机特点,将失眠分4型:肝气郁结、肝郁血虚、肝郁化火、  相似文献   

2.
睡眠对机体的自我修复极为重要,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增快、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失眠的状态。失眠虽然不是急性病症,一次或偶尔失眠对身体的影响不大,但长期失眠会显著影响人体的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会产生精神方面的疾患,如:焦虑、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根据临床发现,大多失眠的患者会有情绪抑郁消极、多思多虑、心烦多疑等症状,由此可见情志因素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基于此,现在很多临床医生提出:从肝论治失眠;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肝郁证"乃从"肝"论治失眠的重要证型之一。本文意在论治肝郁型失眠,举验案三则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肝"论治疑难杂症往获疗效。文章记录了一则从"肝"论治失眠合并血精症的临床验案,以"异病同治"和"形神兼治"为治疗原则,将共同病机归纳为肝郁血瘀,治以疏肝养血,活血化瘀,收效显著。文章结合古今各家医论探讨了"肝"之理论与失眠合并血精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宁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将我院2013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69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n=35)和常规组(n=34)。常规组采用佐匹克隆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宁神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治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对肝郁脾虚型失眠采用宁神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肝郁失眠常见的致病因素,评价肝主疏泄与睡眠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失眠患者204例,分为肝郁组117例与非肝郁组87例,分别填写性别、工作性质、感受压力、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情绪、心理特征,以及失眠的性质、特点、诱发因素、兼症、舌脉等相关内容。结果:肝郁失眠患者中生活压力大者、有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情绪者比例较大,与非肝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活工作压力、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情志以及平素急躁易怒是肝郁失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睡眠健康作为深刻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医学及社会问题,目前仍缺乏疗效稳定、长效、安全、副作用小的干预手段。导师贾跃进结合40余年的临证经验,针对失眠提出了"从肝论治"的诊疗思路。同时,结合现代人体质,情志因素,以疏肝清热、养血益气角度立法,自拟疏肝安神汤治疗此类"肝郁化热"型失眠,临床收获了良好效验。本文将简要介绍贾老师运用本法拟方治疗失眠经验。  相似文献   

7.
高希言  时明伟 《中医学报》2011,26(5):624-625,628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研究,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按从心论治、从脑论治、营卫学说、辩证论治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宁神穴配合耳穴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方法治疗。治疗组30例予宁神穴、于氏头穴丛刺分区额区、风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公孙、涌泉、心俞、肝俞。耳穴: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肝区。对照组予舒乐安定片治疗。结果:2组患者睡眠时间均比治疗前延长(P〈0.01),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宁神穴配合耳穴对于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激烈,失眠已经成为了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本文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方法 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结果本组患者38例,其中痊愈13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0%.结论 当前对于失眠的研究治疗也日趋成为了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心脾两虚和肝郁化火两型失眠患者80例,针刺神门、三阴交、四神聪。心脾两虚型配心俞、脾俞及中药归脾汤加味;肝郁化火型配肝俞、行间、大陵及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疗效佳。  相似文献   

11.
失眠是指相当长时间的睡眠障碍。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失眠症产生当责于心,在治疗上也多从心论治。但笔在临床发现,单以心论治,疗效不甚满意。而采用宁心安神,疏肝柔肝养血之法,从心肝两脏合治失眠症共1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裴瑞霞教授从肝论治亚临床甲减的辨治思想和选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裴瑞霞教授门诊,收集裴教授治疗亚临床甲减的典型医案,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从病因病机、选方用药等方面论述裴教授从肝论治亚临床甲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思路,并附典型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裴教授常以肝为着眼点辨证论治亚临床甲减,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亚临床甲减的发生多受情志因素影响,其病机与肝郁密切相关,气机郁滞、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瘀互结为本病病理基础,并将其分为肝郁气结、痰气阻滞证,肝郁脾虚、痰湿蕴结证,肝郁血瘀、痰瘀互结证,肝郁日久、气阴亏虚证等4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常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所举验案一为肝郁脾虚型,治疗当以疏肝解郁、健脾和中为基本原则,方选逍遥散加减;验案二为气阴两虚型,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基本原则,方选小柴胡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后均获得显著疗效。[结论]裴瑞霞教授从肝论治亚临床甲减,紧扣病机,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整体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但与肝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对肝郁、肝气上逆、肝火犯胃、肝胃阴伤、肝郁脾虚(或脾虚肝乘)的一系列发展过程从肝论治,收效明显。证明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妇女非器质性失眠严重程度(ISI)与肝郁的相互关系,为预防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提供临床思路.方法 纳入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妇女182例,根据朱文锋《证素辨证学》确定肝郁积分并分级,运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进行失眠严重程度评估,统计分析ISI与肝郁积分的相互关系.结果 ISI在不同肝郁分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9,P=0.024),且肝郁分级越高,ISI积分越高;样本总体的ISI评分与肝郁评分呈正相关(r=0.246,P=0.001);不同肝郁分级与不同失眠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43,P=0.001).结论 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妇女广泛存在不同程度的肝郁,且肝郁越严重,失眠程度越重.心理因素肝郁可诱发失眠,并且加重失眠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震后不寐从肝脾论治的疗效.方法:62例震后不寐患者服用从肝脾论治方药,每日1剂,7天1疗程.结果:治愈28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结论:从肝脾论治震后不寐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治疗均以疏肝健脾为主,方选痛泻要方、四逆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70例,显效112例,有效132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9.7%。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失眠是指经常不容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后难于再入睡,有的甚至整夜不眠。失眠的病因虽多,但临床所及,每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因。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常见症候群,从肝论治,略有成效。兹将失眠从肝论治的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失眠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而与肝、心、胆、脾、肾有着密切关系。如:肝郁血虚化火、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胆胃湿热内扰等,均可引起失眠。在治疗上若能着重调治内脏,采用舒肝养血、清泻肝胆、补益心脾、交通心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清胆化湿等治法,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使机体重新获得正常睡眠。临床上根据脏腑辩证论治276例失眠。有效率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杨秀清教授从肝心论治失眠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清教授认为肝阳炽盛、邪火扰动心神和肝肾阴虚、心神失养是失眠发病的关键,将失眠分为肝阳炽盛、心神被扰型和肝肾阴虚、心神失养型,多从肝心论治,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20.
耳鸣为临床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中医学认为,耳鸣症状虽然表现在耳部,但与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均相关。刘大新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来的是人们压力日益加大,最终导致耳鸣患者日益增加。刘大新教授认为目前临床中耳鸣与肝关系最为密切,且临床耳鸣患者“肝郁”者居多,故从“肝郁”论治耳鸣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疗效。文中从典型案例入手,详细论述刘大新教授从“肝郁”论治耳鸣临证思维和诊治特色,总结其常用方药配伍及加减化裁特色,并附验案举隅。系统总结刘大新教授从“肝郁”论治耳鸣经验,多采用舒肝解郁、清肝泻火、清利湿热等方法,丰富了耳鸣的治则理论,对于临床施治耳鸣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