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病期外周血清中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oluble sem ell actor,S-SC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哮喘发作组)、缓解期(哮喘缓期组)及健康儿童(对照组)各30例血清中的S-SCF、β-胰蛋白酶(β-ryptase)浓度。结果哮喘发作组患儿血清S-SCF和β-类胰蛋白酶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O.05);哮喘缓解组患儿血清S-SCF和β-胰蛋白酶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S-SCF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临床评价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实施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干预,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依从性以及随访1年后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治疗次数以及再住院率。结果干预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干预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D)缺乏与婴幼儿哮喘的关系。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VitD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记录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及喘息持续的时间。结果:(1)哮喘患儿血清25-(OH)D3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ECP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itD治疗后患儿血清25-(OH)D3增高,血清ECP水平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VitD治疗组1年内哮喘发病次数较常规治疗组少,发作时喘息持续的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过程中,补充VitD可减少哮喘发作,缩短喘息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水平的变化,明确clara细胞及其分泌蛋白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内源性抗炎机制,完善哮喘的气道炎症理论.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1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病人各15例,留取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和BALF上清液中CCSP的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的肺活量(FEV1)及呼气中段流量(MMEF),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及BALF上清液CCSP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及BALF上清液CCS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哮喘急性发作组肺功能FEV1、FVC、MMEF显于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肺功能FEV1、FVC、MMEF值无统计学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申鸿  周萍  白香妮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09-110,1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支气管哮喘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组46例、缓解期组46例)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的4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4、IgE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缓解期组比较,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4、IgE水平均显著升高,而IFN-γ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FN-γ水平与IL-4、IgE水平呈负相关(r=-0.49、-0.52,均P〈0.05),IL-4水平与IgE水平呈正相关(r=0.60.P〈0.05)。结论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对患儿哮喘病情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与哮喘患儿免疫因子的相关性及对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8个月~5岁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哮喘1组和哮喘2组,各40例,8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哮喘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30万单位维生素D肌肉注射。并选取保健门诊体检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及健康儿童体检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2、IL-4、IL-8和IL-12的浓度。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25-羟维生素D3、IL-2、IL-12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后和健康组,IL-4、IL-8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健康组。治疗后哮喘1组与2组患儿的各免疫因子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哮喘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与哮喘免疫因子均具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哮喘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且IL-2、IL-4、IL-8和IL-12等免疫因子水平失调,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使患儿体内维生素D及免疫因子水平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23例缓解期患儿和30例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中IL-23、IL-9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及与IgE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及缓解期组患儿血清IL-23、IL-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组患儿血清IL-23、IL-9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血清IL-23、IL-9水平均与IgE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5;r=0.475,P〈0.05)。结论 IL-23、IL-9的测定对于评价儿童支气管哮喘病情及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对儿童哮喘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儿童50例(支气管哮喘组)及正常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支气管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及正常儿童的FeNO及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FeNO与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无论在急性发作期或临床缓解期,其FeNO值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而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FeNO值较临床缓解期也显著升高( 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指标较临床缓解期及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而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FEV1%恢复至正常水平,但FEF25%、FEF50%、FEF75%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其FeNO值与肺功能指标FEV1%、FEF25%、FEF50%、FEF75%间均无关( P>0.05)。结论 FeNO的测定能够准确反映气道炎症的发生,对于儿童哮喘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肺功能特点并对缓解期患儿行气道反应性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做肺功能测定,经治疗后选取符合缓解期标准的患儿56例,再做肺功能测定并予运动激发试验,比较两期患儿肺功能并观察哮喘缓解期患儿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FEV1、PEF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缓解期患儿中肺功能异常38例(67.9%),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哮喘缓解期运动激发试验阳性39例(69.6%)。肺功能异常组运动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组(P〈0.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存在功能异常,而哮喘缓解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25、FEF50、FEF75在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变化不大,表明哮喘患儿小气道可逆性差,大部分缓解期患儿仍存在小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需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缓解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维生素D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患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的各种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79例首次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首次就诊时各种临床指标和相关生物学指标,根据初始维生素D水平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比较。将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下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哮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维生素D 400~800 IU/d口服,比较两组患儿1年中哮喘急性发作的人数比例、症状的控制水平分级、降阶治疗不顺利次数的差异。结果:维生素D水平低下组平均血嗜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患儿[(4.46±3.92)% vs. (3.46±2.61)%,P <0.05)]。随访1年期间,试验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哮喘急性发作比例、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及降阶治疗不顺利次数较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在治疗3个月内,试验组患儿出现哮喘急性发作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7.3% vs. 12.5%,P <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维生素D水平低下的儿童可能更容易过敏。维生素D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对哮喘症状的控制无明显效果,甚至可能有增加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喘憋性肺炎婴幼儿发作期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 D]和维生素A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血清Ig E之间的相关性,以进一步发现维生素A、D与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关系。方法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月~3岁符合喘憋性肺炎诊断标准的56名婴幼儿和50名匹配的健康婴幼儿,用酶联免疫法检查血清25 (OH) D和Ig E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喘憋性婴幼儿患者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时间、达峰时间和达峰容积。分析2组儿童血清25 (OH) D和维生素A含量差异,及喘憋性肺炎组患儿血清25 (OH) D和维生素A水平与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喘憋性肺炎组患儿发作期婴幼儿血清25 (OH) D和维生素A浓度分别为(18.26±6.64) ng/mL、(0.20±0.09)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28±3.48) ng/mL,(0.58±0.12)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25 (OH) D水平与发作婴幼儿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时间、达峰时间呈正相关(r=0.364、0.341、0.369和0.5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和瘦素在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浆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法对108例支气管哮喘和60例正常儿童血浆NPY和瘦素进行了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浆NPY及瘦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哮喘缓解期瘦素和NPY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NPY与瘦素水平之间有轻度相关关系(r=0.65,P〈0.05)。结论NPY和瘦素在血浆中的升高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且与哮喘病情严重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总IgE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哮喘发作期患儿20例、缓解期患儿27例和21例健康儿童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哮喘发作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1).结论 血清总IgE检测在儿童哮喘中起到辅助性诊断作用,为哮喘病的疗效观察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与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82例轻中度哮喘病儿(哮喘组)血清IL-17、IgE水平以及EOS计数,以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哮喘组血清IL-17、IgE水平及EOs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857-8.379,P〈0.01)。哮喘病儿发作期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高于健康对照组(F=32.825,q=16.05~35.68,P〈0.01);发作期血清IL-17水平及EOS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38.781、79.471,q=3.56~8.35,P〈0.05),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哮喘病儿血清IL-17与EOS计数呈正相关(r=0.846,P〈0.01),IL-17、EOS计数与IgE之间无明显相关,但哮喘急性发作时IL-17与IgE呈正相关(r=0.438,P〈0.05)。结论IL-17可能参与介导哮喘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联合检测血清IL-17、IgE水平以及EOS计数对哮喘病情判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长期缓解患者肺功能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20例成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行肺功能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与4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哮喘缓解期患者(FEV1/FVC)%<70%者13例,FEV1<80%预计值者14例,FEV1、PEF、FEF25、FEF50、FEF7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哮喘患者血浆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FN-γ/IL-4显著降低(P<0.05)。IFN-γ/IL-4与FEV1、PEF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临床症状长期缓解的哮喘患者仍可能存在肺功能损害,气道炎症和Th1/Th2平衡紊乱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哮喘、27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血清Eotaxin的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Eotaxin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组(P〈0.05)以及其余三组(P〈0.01),哮喘慢性持续期组显著高于COPD组(P〈O.05)及健康对照组(P〈O.01),但与缓解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缓解期组、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otaxin可能通过对过敏性炎性细胞的激活和从血中向支气管粘膜浸润过程的调控,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尤其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哮喘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COPD比较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0例,另选择同期正常对照组健康儿童30例,比较正常对照组及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hs-CRP、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126、7.835,P<0.05),经治疗3个月后,支气管哮喘患儿hs-CRP、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6.937,P<0.05).且治疗后的支气管哮喘患儿hs-CRP、IL-1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7、0.375,P> 0.05).结论 通过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hs-CRP和IL-10的变化,有利于了解哮喘患儿的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哮喘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及肺功能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血清的25羟维生素D,(25-OH-D3)浓度变化,分析与其相关的肺功能指标.方法 155例哮喘儿童和30名健康儿童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3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ALP);肺功能仪检测哮喘儿童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第一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儿童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50例哮喘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50例)、临床缓解期组(50例)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组(50例),另选择50名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缓解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缓解期组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与发展,哮喘的严重程度可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