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直肠及肛管病变 ,引起的排便困难 ,通常称为出口梗阻性便秘 ,最常见的病变有 :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 (包括直肠内套叠 ) ,会阴下降综合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 ,目前西医对这类便秘基本采用手术治疗。我们根据这类便秘的病理特点 ,将其分为两大类型 ,即弛缓型和痉挛型。弛缓型多见于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会阴下降综合征等 ,痉挛型多见于盆底痉挛综合征和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症 ;结合中医理论分析 ,弛缓型大都由于气虚所致 ,而痉挛型则大都系湿热所为。笔者在 1993年 3月至 1999年 10月间收治本病 90例 ,其中男 14例 ,女 76例 ;年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FOOC)答疗效和途径。方法:对181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在术前已明确具体病因,行微创手术、硬化剂注射及使用肛管扩张器、口服六味安消胶囊等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结果:治愈179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结论: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在术前行肛门直肠测压、排粪造影和胃肠通过时间测定,可以明确该型便秘的具体原因。将该型便秘分为两类:一是盆底松弛性(包括直肠内套叠或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综合征),二是盆底痉挛性(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盆底痉挛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手术方式固定,疗效确切,创伤小,远期效果明显,其与单纯西医手术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是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排便困难的一种疾病.临床以排粪造影的结果,将该疾病分为盆底松驰综合征(弛缓型便秘)和盆底痉挛综合征(痉挛型便秘)两大类.2005年3月~2006年6月,笔者在导师指导下采用中药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刺激八髎穴联合长强穴对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管直肠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失弛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八髎穴联合长强穴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便秘临床各症状(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排便频率情况)及肛管直肠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40/45),对照组为71.1%(3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后便秘临床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肛管直肠动力学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八髎穴联合长强穴电刺激治疗失弛缓型便秘疗效好,更有利于恢复肛门直肠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盆底松弛、耻骨直肠肌肥厚及直肠前突引起的便秘为例,介绍陆金根教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经验。其临证不提倡常规使用大黄、芦荟、番泻叶等刺激类通下药物,认为治疗此类便秘应在明确具体疾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主张以益气、开秘、通络为大法。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6.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便秘在《伤寒论》中,有“脾约”、“阳结”、“阴结”之称,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而言。随着便秘研究的深入,及各种检查项目的完善,现代医学将便秘分为结肠性便秘、出口梗阻性便秘、混合性便秘三类。其中,出口梗阻性便秘是指在排便时,由于肛门及直肠形态改变,而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种病症,常见有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盆底肌失迟缓综合征等疾病。现就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辨证治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辩证论治──附90例临床观察南京市中医院(210001)王业皇,钱世华,张苏闽,王晓宏[关键词]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在排便时,由于直肠及肛管的异常改变而引起的排便困难,通常称为出口梗阻性便秘。如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8.
余苏萍  哈楠林 《新中医》2003,35(2):30-31
目的:观察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1);2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肛和排便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括约肌功能长度显著缩短(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所滞血亏是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形成的主要病机,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味能明显改善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elvic floor dyssynergia,PFD)是盆底肌反射性或随意性异常引起的一组症候群[1],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患者静息时盆底肌呈持续收缩状态,排便时盆底肌不仅不放松,反而收缩;肛直肠角不增大,反而缩小,因而导致排便困难[2].目前认为,该疾病为一组综合症候群,除了便秘症状外,还可能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排尿困难、肛门直肠痛、帕金森氏病等多种疾病.现将近年来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直肠黏膜内脱垂以及直肠黏膜松弛其主要临床表现:排便困难,排不尽感,便后肛门下坠感持续等.主要原因是直肠远端因在盆底附着松弛,加之用力排便引起的腹内压增高使直肠远端黏膜挤入到肛管,使大便不能顺利排出.临床医学把此类便秘归为出口梗阻型便秘.传统医学认为是脾肾阳虚,阳虚不举,中气下陷所致,属冷秘范畴.近年来我们应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用温阳补气升提润肠法治疗此类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