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省贵德县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及改水降氟工程修建、使用情况,为深入开展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05年,对贵德县未改水病区村进行普查,并对病区村及周边非病区村进行高氟水源筛查,每个村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采集居民户家中饮用水水样;对已改水病村,进行工程运转状况调查、采集全部水源水、末梢水进行改水工程质量监测,水氟测定采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在2008年,按改水前水含氟量,将贵德县氟中毒病区村按轻、中、重分类,分别抽取其中1、1、3个村作为调查村,采用Dean法对调查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每个年龄段抽检尿样6份,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调查村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在中、重病区村,每村按年龄抽取20人(男女各半)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结果 共对85个村进行了高氟水源筛查,其中有3个村饮水含氟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0 mg/L);在16个改水降氟工程中,有8个间歇供水,3个报废,工程正常使用率仅为31.25%.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1.13%(116/282);尿氟中位数为1.06 mg/L,范围为0.20~9.44 mg/L;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47.95%(969/2021),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20.73%(17/82).结论 青海省贵德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大部分改水工程供水不正常,病情有回升趋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的重点应放在保证改水降氟工程的正常使用上.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为了掌握青海省化隆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和防治措施落实效果,2009年作者对化隆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进行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于20个县(市)、120个乡(镇)、415个村,自1982年采取以改水降氟为主的防治措施以来.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状况不清,各县防治措施不均衡,有些县防治措施落实缓慢。为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作者于2005、2006年对青海省11个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于1973年被判定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在长期的地方性氟中毒预防控制工作中,收集和积累了大量的调查资料.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部分资料已采用微机化管理,通过对各种不同属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氟中毒的发展和流行趋势,为氟中毒防治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2008年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青海省所有地方性氟中毒病村以改水前的水氟分为轻、中、重3类,分别抽取2、4、4个调查村.对未改水的村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采集5份水样,测定水氟;对已改水病村,抽检3份末梢水样和1份水源水样测定水氟,水氟测定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用Dean法对调查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按年龄段各抽检6人的尿氟;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调查村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在中等病区和重病区调查村,每村按年龄段抽取约20人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结果 共检查8~12岁儿童562名,氟斑牙检出率为43.59%(245/562);检测300例8~12岁儿童尿样,尿氟为1.52 mg/L:对3144名16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50.32%(1582/3144);对163名成人进行了X线拍片检查,氟骨症检出率为29.45%(48/163).结论 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很严重,并且有回升趋势,须进一步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山东省梁山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情况,查清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和危害程度,为进一步搞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我们对梁山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评价指标及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1997年颁布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 17017-1997),对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认识的加深、病区类型的增加及农村小型分散式供水卫生标准的放宽,原标准已不适应我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地方性氟中毒与白内障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对河南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非病区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比较两地区1年内新增白内障发病率,并比较病区、非病区及地方性氟中毒患者、非氟中毒患者白内障发病情况,分析晶体氟含量对白内障发病的影响。结果病区组地方性氟中毒、白内障发病率均高于非病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方性氟中毒患者白内障发病率为6.03%,高于非地方性氟中毒受试者的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非病区白内障患者中,分别有185例、15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病区白内障患者晶体氟含量高于非病区白内障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居住人群地方性氟中毒、白内障发病率均高于非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且地方性氟中毒患者白内障发病率更高,晶体氟含量的上升可能是导致白内障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009—2013年山西省三级地方性氟中毒实验室外质控网络运行情况,切实巩固地方性氟中毒实验室质控工作成果,建立全省地方性氟中毒实验室质控考核工作的长效机制。方法分析山西省地方性氟中毒实验室外质控网络考核工作反馈率、合格率等数据,总结人员、设备、培训等情况。结果 2009—2013年,除2010年有2个市级、2个县级地方性氟中毒实验室考核结果出现可疑值外,几乎每年市级及县级地方性氟中毒实验室反馈率和合格率均为100.0%;5年的外质控网络运行,使全省三级地方性氟中毒实验室能力建设和人员素质逐步提高,质控考核合格率位于全国前列。结论技术培训、实验室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外质控网络运行是提高地方性氟中毒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之一。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及病区改水降氟措施效果.科学地指导防治工作,对黑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历史重病区林甸开展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现将2004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大安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群众对地方氟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给今后开展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活动打下基础,于今年开展了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晓情况调查现将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贵阳医学院主编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方性氟中毒》,是一本系统而又全面地论述地方性氟中毒的专著,体现了我国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编者力求反映国内外氟与健康及地方性氟中毒研究的新水平,在以下诸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研究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探讨其在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1982-1985年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调查数据,建立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江苏省县界数字地图为背景,在Are View 3.3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IDW,建立江苏省水氟和氟斑牙患病率的空间分布预测网,并与实际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利用IDW得到江苏省水氟和氟斑牙患病率的空间分布预测图.通过与实际调查结果的比较,表明运用IDW得到的空间分布预测图是真实、准确而详细的.结论 在地方性氟中毒监测中,利用IDW能够较好地通过抽样调查地区的氟中毒数据推断总体,估计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氟中毒发病机制及硒的抗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一种全球流行的地方病,我国的病情尤其严重.据调查,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分布于1300多个县,暴露于高氟环境中的人口约2.6亿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地方性氟中毒多发地带.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氟中毒神经系统损伤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经系统损伤是地方性氟中毒各种非骨相损伤中最严重的一种,临床上多表现为锥体束征和神经根损伤,是氟中毒病人瘫痪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地方性氟中毒神经系统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选择病例,分别  相似文献   

16.
限制高氟摄入后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概貌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早已清楚,对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人们也有较深入的了解。近年来,针对地方性氟中毒高氟摄(吸)人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改变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原状,病人的健康状况也出现了很大变化。为利于今后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有必要对病区及病情现状做一新的评价和认识。本文谨就以往有关研究结果做一综合,供同仁们参考。1摄氟量明显减少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从饮水、食物中摄入或从空气中吸入了过量的氟化物而引起的。限制过量氟的摄入便可控制其发生与发展。1.1饮水氟摄入…  相似文献   

17.
饮水除氟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人们生活在高氟环境中,长期摄入过量的氟,造成氟在体内过量蓄积,形成慢性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其根本措施是使病区的人摆脱高氟环境,减少氟摄入量,以解除病因,达到预防目的。我国饮用高氟水的人口达7000余万,对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国家监测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掌握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措施落实进度和病情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政府部门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青海省互助县普查改水防氟工程使用情况,同时以互助县蔡家堡乡岩崖村作为监测点,检测该村生活饮用水,8-12岁儿童及16岁以上成人氟斑牙和尿氟,成人临床及X线氟骨症.水氟和尿氟测定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氟斑牙诊断用Dean法,氟骨症诊断按国标(GB 16396-1996,WS 192-1999)进行.结果 互助县有60个病区村,其中有36个村实施了改水,改水率为60%.监测点岩崖村水氟均值为1.25 mg/L(国家标准<0.05 mg/L),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90.20%(46/51),成人为88.89%(48/54),儿童氟斑牙指数为1.77,成人为2.95,儿童尿氟几何均数为2.27 mg/L,成人为2.00 mg/L,成人氟骨症临床检出53例,检出率为98.15%(53/54),X线检出10例,检出率为18.87%(10/53).结论 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重,降氟措施落实缓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范围广,病区类型复杂,有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3种类型[1].2012年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现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13个省(市)的188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582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28个省(区、市)的1137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8728万.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7个省(区)的316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100万.地方性氟中毒不仅严重危害病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还阻碍了病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我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  相似文献   

20.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晋中市饮水性氟中毒的重病区。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平遥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及病区外环境水介质的氟水平,了解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效果,于2002年5月上旬在全县范围开展了占全县总人口10%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